第五章


本站公告

    有件事我必须承认。

    我打不过失落叶。

    丫打球挺凶狠的,外表挺斯文的一个人,招招都玩扣杀,你当你是邓亚萍啊?

    每一次扣杀成功,他就会做出如帕瓦罗蒂唱《我的太阳》时那双手拥抱朝阳般的动作,极度风骚的来一句:“高手,真TMD寂寞!”

    这两天他被我虐得欲 仙 欲 死,终于找到机会报复了。

    打了没几分钟,我体力就严重不支。宅在家里好多年,缺乏锻炼的后果。相比之下,失落叶依旧风骚,象只猴子上窜下跳:“来呀,来呀!”

    我摇摇头:“哥不行了,哥要玩完了,哥不玩了。”

    “我日你个缘分,你真没用。”

    我轻蔑道:“哥玩的是脑力,哥是文明人。”

    第一次打球,就这么结束了,除了我和失落叶,没有别人参加。

    这是我和学员们来到鲁迅文学院的第二天,这个时候的大家,都还想着如何能在上课的同时继续保持更新。

    下午的课,是一位著名作家蒋老师为我们讲课。他的《乔厂长上任记》曾经在全国引起销售热潮。

    而村长就是蒋老师的忠实拥趸。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还能听到这位大作家为我们讲课,以至于激动不已。

    下午2点钟,蒋老师来了,那是一位头发已然稀疏的老者。

    当他坐在讲台上的时候,他习惯用手指划着台面讲话,仿佛是在写着什么。

    他的开篇第一句话是:“美国的篮球运动解说员,通常是由退役的篮球运动员担任,日本的相扑运动解说员,通常也是由退役的运动员来担当,有很多曾经在台前的名人,到了幕后担当的就是一份解说的工作。所以真正适合去讲文学的,也该是一些已经不再从事文学工作的前作家。”

    他看着我们说:“我算是其中一个吧。”

    我心中有些悸动。

    蒋老师的声音继续回荡:“记得在以前我小的时候,我就很憧憬成为一个作家。那个时候,作家这个领域,是一个神圣的殿堂,通向殿堂的门是关着的。你需要用力去推开它。当我大了之后,这扇门自己打开了,我发现我只要走进去就可以了。再后来,这扇门越开越大,直到今天,文学已经没有门了。文学的殿堂向着四方敞开,任何人都可以写作,成为了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

    “我听说,坐在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完成过至少二三百万字以上的作品?很了不起啊。我这一生,差不多也就写了这么点而已。”

    我很想说,我们的文字价值,完全无法和您比较。就算我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但至少我还懂得去尊重文学,尊重传统作家,而不是妄自抬高自己。

    蒋老师的声音在继续:“所以,我不敢说我能教你们什么,我的经验也未必对你们有用,但是你们不妨也听一听一个过了时的老头子对文学的一些看法……”

    我们认真的在听。

    这堂课的名字,就叫作《文学无门》。

    ———————————————————

    下午的课结束的时候,很多人上去要了蒋老师的签名,村长很得意地对我摇晃本子上的签名:“瞧,我的偶像啊,我终于得到他的签名了。”

    “回头哥也给你签一个。”

    “你那算个屁。”村长一甩长发回答我。

    靠,当初哥下飞机刚到酒店的时候,村长知道我是缘分0的一刻可是抱着我喊“偶像”的,这才几天功夫就叛变了。

    所以说距离产生美,凡是熟悉我的人都想扁我,那是一点没错的。

    哥还是保持距离吧。

    回到房间,上QQ。

    小六的头像在上面一闪一闪:“哥,在鲁院过得怎么样啊?”

    小六,17K的新晋作者,一个很有风格的小正太,写《一起混过的日子》,在百度有点击超过三千万的辉煌。

    由于我曾经在不认识他的情况下,推荐过他的书,他特感动,一直说要好好谢我,还特意找人要了我的QQ。

    我到亚洲大酒店的时候,第一个见到的作者就是他,那时候他冒充是中文在线的接待员,在还不知道我是谁的情况下问我:“您是哪位。”

    我说我是缘分0。

    他唰的就扑了上来。

    我纳闷一接待员对我这么热情干吗?难道也是我的书友?

    所以我只是客气的回了几句。

    聊了几句话,觉得不大对劲,小心地问:“你是不是也在17K有书啊。”

    他说:“是啊。”

    我问他:“那是什么书?”

    他说:“一起混过的日子。”

    我日,我差点抓狂。

    丫耍了我半天。

    就在那个下午,这个小混蛋先后冒充中文在线的接待员,编辑和酒店服务员,骗了三位作者,我是第一个倒霉的。

    而现在,他在QQ上呼唤我了。

    我回答:“哥过得很好。”

    他说:“过几天我去看你哈。”

    他家就住北京。

    那个时候我想起了村长的变化,决定保持距离。

    我郑重地敲下几个大字:“不必了,你工作也忙,好好写你的书吧,别为了看哥耽误你自己。以后有机会见面呢。17K的年会,今后咱哥俩一次不拉,年年去。”

    他老感动了。

    这破机器上QQ太卡,没等我说休息,QQ就自动罢工了。我正郁闷,编辑过来通知我们,晚上要召开一个座谈会,所有学员一起讨论作品创造,由王老师和马老师负责。另一位王老师陪同,为了便于区分,就分别称呼为老王老师和小王老师吧。

    人多了,就不好分,也不好写。现在想想,鲁院那么多人,我还有好多人搞不清谁是谁。

    不过不好区分的其实不是老师,而是公司编辑。

    因为他们每天都要换人。我不是不知道哪个编辑是谁,而是实在无法记清他们是在哪一天过来陪我们的。

    陪太子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陪一群网络作者读书,那就真正辛苦到家了。他们必须每天和我们一起上课,晚上我们要出去,就势必要有一个编辑跟着我们,惟恐我们走丢了。每天还要给我们送水果,我们不睡觉,他们硬是不敢睡,就这样还要在自己房间里审稿子。

    从这一点上说,17对作者的照顾还是相当不错的。

    记得当初我写天风的时候,由于人在农村没法天天上网,就是影影文天天帮我更新,这次我也见到了他,他现在已经是都市主编了。据说这厮也是一工作狂,每天开口闭口就是工作,曾经有过在地铁上和其他编辑大谈哲学理论,吓得周边没人敢坐他身边的“糗事”。

    所以对于每天晚上到底是哪两个编辑来陪我们,我就只能信口扯,逮着谁是谁吧,张冠李戴也无所谓了。

    大概六七点钟的时候,网络作家作品座谈会在3楼小会议室正式召开。

    主持会议的是老王老师和马老师,两位老师之前都在食堂有过和我们共餐对话的记录,因此也没什么陌生感。

    二十名学员围绕着椭圆形会议桌坐下,我正好就坐在老王老师的身边。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鲁院网络培训班第一次举行座谈会……”说话的老是王老师,年纪虽也不轻,嗓音到还挺富吸引力。

    我已经不大记得那场会议的开场白老王老师大体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他最后告诉我们两件事:一,自从他接受指派做我们这个网络培训班的辅导老师后,他开始研究网络小说,并尽可能地阅读我们的小说。他很感慨,说看我们的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几乎每一个作者都是长篇大著,动辄数百万字,看得他老人家头昏眼花,到现在也没能全部看过来。

    我们对此表示深深地理解。

    二就是在座谈会开始之前,他希望我们互相间能先沟通一下,彼此认识交流。

    那个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和骚叶,村长他们的关系,已经从同一家网站的签约作者变成了同学关系,甚至连那几位我还不认识的女作者也成了我同学了?

    接下来就是同学挨个介绍自己。

    第一个进行自我介绍的,是李子燕。

    ——————————————

    “大家好,我是李子燕,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我的情况了……”会议台的对面,那个戴着眼镜斯文瘦弱的女子,嘴角边流露出迷人的微笑,轻声细语地进行着自我介绍。她说:“是的,我是个残疾人,在我十九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我再也没法站起来。但是我要说,我真得非常非常幸运,因为我有一个爱我的丈夫,他非常疼我,照顾我,关心我。因为有他,我才能在现在坐在大家的面前,和大家一起接受鲁院的教导,并且认识你们。”

    “真得很高兴能认识你们,这些天同学们对我都很照顾。我非常感谢你们……”

    她的声音很轻柔,言语很真诚,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开心的笑容,以至于我甚至无法怀疑她所说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世界,就好象我眼中的鲁院生活,放在其他人眼中,定会另有一番色彩。从李子燕的阐述中,我听出一件事,在她的世界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友好的,都是愿意帮助她的。

    所以她才能笑得如此阳光,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爱。她的丈夫爱她,她的孩子是个英俊懂事的小帅哥,她身边从不认识的作者愿意热情的帮助她,所以她很感动,很感激,并在这刻尽情地表达出自己感激的想法。

    然而她真得没有痛苦过吗?或者对她不好的人?

    不,那不可能。我知道她一定有碰到过。

    但是我没有从她的脸上看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不满。

    那一刻,她的声音如清泉流水滴滴淌出,她的心灵也在向我们敞开着。

    我很想知道在她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