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本站公告

    哥这个称呼,其实是东门发明的。

    至少在我印象里是如此。

    事情发生在我们初到鲁迅文学院不久,村长要借东门的墨镜拍照,东门坚决拒绝,声称:“哥的酷,只有哥能拥有。”

    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对哥的泛用,并越用越强悍。

    后来在一次聚餐会上,我们称其为网络创作的第四人称。

    当将此称呼用到高潮时,我甚至冲出去对着饭店里的服务员大喊:“服务员,给哥来瓶橙汁!”

    当场把服务员雷昏。

    一早,我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才醒来的。

    一看到那耀眼的阳光,我骂了一句:“日哦,哥今天又没法码字了。”

    决定去吃早饭。

    食堂里人不多,除了几位面生的老师,同学里只有骁骑校和七尺居士在。

    骁骑校,17K的大腕之一,创作有《铁器时代》《武林帝国》,目前正在写一本《橙红年代》,一如前两本般坚挺,因此大家都称他做校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书写得好,也是因为他人性格稳重。

    网络写手和写手之间的接触,常常是一开始根据对方的成绩来称呼某大,然后是根据年龄,最后就是根据性格。校大无论是资历,成绩,年龄,性格,都够格称得上这个大字,相比之下,哥我好歹也算一新晋小神,但通常总是认识我的人在两个小时内会喊我缘大,一天内喊我缘分,两天内喊我猿粪,三天后每个熟悉我的人看见我都只想踩我两脚了。

    这个大字,我是万万不敢领受的。

    而校大本人是徐州人,恰恰我也有一半的徐州血统,这样一来,两个人感觉上就要亲近一些。

    不过由于骁骑校的为人闷字大于骚字,我对于挑逗他通常很难提起兴致。他最风骚的表现,就是躲在一旁嘿嘿冷笑着看我们嬉闹,自己是轻易不介入的。

    至于七尺居士,我一时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他。

    作为17K最老资格的作者,一本数据侠客行在整个网络小说界也算能排得上字号的。然而他看上去就象是一个长着胡子的小正太,憨厚的笑容,纯洁得仿佛邻家男孩,以至于我对他有不忍下手的怜悯。

    对于校大,我是撩拨不动,对于七尺,我是不忍撩拨,相比之下,还是挑逗失落叶比较容易得到快感,他的反抗就象是某种不法行为下的欲拒还迎举动,令人精神亢奋。

    所以坐在他们面前,我难得的没说什么,来了句“校大早啊,七尺早啊。”就自顾自低头吃早饭。

    七尺问我:“你码好字了?”

    “没,哥今天起晚了。”我回答:“你们呢?”

    “我昨天晚上码了两千字。”七尺笑呵呵说。

    校大说:“我也码了点,在鲁院时间紧,不能象以前那样码字,能码多少是多少吧。”

    “那可不行。”我说:“中午我得补上去。”

    “干吗这么拼命。”七尺说。

    “我现在只相信投资工作比投资什么都来得有价值。”

    “这就是心灵受伤害的人说的话。”校大是知道我的事的,意有所指,小七尺一脸迷茫。

    很显然他难以理解我看上哪里象心灵受过伤害的人,好象这几天的接触,只有我伤害别人的心灵。

    我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好在那时,有人突然为我解了围。

    “你们网络写手每天大约要写多少字?”坐在不远处吃早饭的一位中年男性突然问我。

    我立刻回答:“不一定,写得快的,一天一两万字,写得慢也就几千字。”

    那男子发出了惊叹的唏嘘:“这是很大的工作量啊!”

    “看怎么理解了。”我回答:“传统文学一篇文章那是要反复修改研究的,全盘推倒重写也是常有的事,而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构思好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然后把故事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够了。两者的性质不同。你们是精雕细啄刻萝卜花,我们是做大锅菜。这次到鲁院来,说白了就是让我们的大锅菜提升品位,改善质量的。”

    说到专业问题上,我还是比较认真的。

    男人又问:“那你们整天守在家里电脑前,就不出去接触生活吗?你们不接触生活,怎么能写出好作品呢?”

    我回答:“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写出好作品,试图在网络上写出经典的人不是没有,绝大多数都扑了,哦,扑就是没人看的意思。传统文学领域,注重观察社会,从生活中提炼情节,反映社会现状,但是对网络小说来说,我们只是出售想象力。走到乡间小道上看农民劳作,不会对我构思一个异世界的故事有任何帮助。”

    “原来是这样。”问话的男子点了点头。

    他又向我们提了一些问题,都是关于网络小说的。

    吃好早饭,我和校大七尺走出食堂。我问校大:“那人谁啊。”

    校大骂:“我日,那是我们的辅导老师马老师。”

    我倒。

    七尺也笑我:“昨天开班仪式不是过介绍马老师他们的吗?”

    我耸了耸肩,摊手:“哥从不观察生活。”

    ——————————————

    上午的课,是来自中央党校的周老师来为我们讲解,主要讲述《科学发展中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思维》。

    在这堂课上,周老主要为我们讲解了文化性质问题。

    他提出:文化镣铐是一种必要的存在,摆脱过去的镣铐的同时也需要打造新的思想镣铐。这种思想镣铐并非是狭义的禁锢他人思维的存在,而是建立在一定制度程序下的必要存在。

    这个话题听起来很空,但如果结合前言后语,我们还是能够听得明白的。

    我记得我曾经在龙空论坛发表过一篇帖子,是论YY的创新问题的,那个时候我就说,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可能是建立在完全推翻现有社会架构和生命形态的基础上的。

    就好比你可以设想某个世界拥有地球所没有的生命,但无论哪种生命,它都必须依然拥有进食的需要,会生老病死,会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会有爱恨情欲,或者至少拥有其中的部分。

    没有任何一种奇幻思想,能完全脱离现实架构的存在。

    同样的道理,文化镣铐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放任思想无节制的放飞,当我们解放思想的同时,也需要为自己的思想背负一些命运。

    说到文化的命运,周老讲了一件轶事,是说当年的滑铁卢战争,当威灵顿公爵终于打败拿破仑时,有超过半数的英国人认为,此次战役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写出了《国富论》的亚当斯密。而尽管受到国人如此的拥戴,亚当斯密依然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英国人并没有因此为他加官晋爵,但是当英国政府邀请亚当斯密赴宴时,连首相都为他让座。

    这正是中国所依然欠缺的一种浓厚的文化环境——仅仅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而非尊重其他。

    问题是就在那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冒了出来:“老师,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环境不比西方差。”

    所有人一起向着音源发声处望去。

    那是一个小姑娘在说话。

    事实上我已经不记得她当时是怎样和老师辩论的,因为我更注重于观察姑娘本身。

    小姑娘叫林芝,长得不错,细皮白肉的,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

    “小妞长得不错啊,就是矫情了点,跟老师顶什么呀。”我对失落叶说。

    我和失落叶还有南海十三郎都坐在第一排,所以叶子每天都要忍受我的蹂躏。后来他主动跑到后面去坐了,尽管他自己解释那是因为坐前排压力太大,不适宜小动作,但我一直怀疑他是不堪忍受我的骚扰而逃跑。

    “不要因为第一印象就妄下断言。”这会骚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我说她是她就是。”

    “你以为你上帝啊。”

    “哥说,要有光,从此,这世界就有了光。”我超牛叉地说。

    失落叶看看我,突然紧抿嘴唇,我知道当他做出这个动作时,通常他就会晃着脑袋对我说:“哥对你已经无言。”

    果然如此。

    争议很快就结束了,这是我自进入鲁迅文学院以来,第一次经历文学辩论。

    很好,很有吸引力,小姑娘多多辩论吧,哥喜欢你发飚的样子。

    事实上我很快就杯具了。

    因为当天晚上小林芝真得发飚了,而且那个发飚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下课的时候,我看到那位坐轮椅的女子被其他的女同学推了出去。

    这一次我看清了她的名牌,她的作者名叫李子燕。

    她的脸上依然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很美。

    ————————————————

    中午吃饭的时候,坐在了王老师的旁边,聊了几句。

    王老师是我们的另一位辅导老师,看上去挺和善的一位长者。

    这次哥学乖了,没问别人,是自己想出来的。

    王老师问我:“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北京的天气还适应吧?”

    我回答:“挺好的,我喜欢阳光明媚的天气,这种天气下写作对我的状态比较好。无锡经常阴天,我最头疼了。”

    失落叶好死不死又插嘴:“我就喜欢在雨天码字,听外面那雨声,多有诗意啊。”

    “各人各不同。”我一贯坚持这说法,每一个网络写手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行事习惯,连写出来的文章也带着明显而强烈的个人气息。

    “那你们一般用多长时间写作?”王老师又问。

    我回答:“别人我不知道,我一般一个小时能写两千字左右,但这是打字速度,不是码字速度。正常情况下,一天写七千字,怎么也要四五个小时,另外每天再花一两个小时修改,剩下的时间就是思考和审查存稿。”

    “很大的工作量。”听得出来,王老师的口气里颇有些佩服我们:“那这两天你们的创作一定受到影响了吧?”

    “影响是肯定有的,只能少写点了,还好也就是十天。”

    “那你们平时基本就天天都在网上了?”

    “是啊,只能这样,网络写手是没有资格断更的。”

    “呵呵。”王老师笑呵呵道:“难怪我听你们说话都带着很浓重的网络气息啊。比如我日。”

    我摊手:“一种新生的语气助词,它的辅助语气表达效果已经超出了原意,象这样的词还有很多。”

    “那你们在自己的作品里也经常用到这些网络用语吗?”

    “当然,不过写历史类和玄幻类的不能乱用,叶子可以随便用,他是写网游的。”

    叶子很风骚地用他的桃花眼看着我说:“哥写的不是网游,是寂寞。”

    “我日。”我从牙齿缝里吐出这两个字。

    吃好饭,走进一楼大厅。

    大厅里有个乒乓球台,是给学员们空余时间活动用的。鲁迅文学院不鼓励宅男生活,提倡运动。

    失落叶突然冲了过来,拿起球拍对我叫嚣:“缘分,来,咱们打两把。”

    我日,难得闷骚叶第一次主动向我叫板,哥要是不应也太没面子了吧?

    说起来其实我并不会打乒乓球。

    作为一个职业宅男,坐在电脑前码字才是我的生活。

    对我来说,生活已经变得简单到没法再简单。每天早晨醒来,就是对着电脑码字,累了的时候,就躺在床上休息,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写,如何制造出新的优秀的情节。

    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不仅可以让我得到丰厚的报酬,同样也可以让我忘记所有不愉快的过去,以及那些令我心痛的回忆。

    然而这一次,情况好象有了些变化。

    我最近几年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人。

    我们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和兴趣,从祖国各地来到同一个地方,怀抱着同样的梦,有着数不尽的共同语言……

    我喜欢他们,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我。

    “渣叶,等死吧!”我大吼着挥拍而上。

    啪!

    球出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