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身在狄城的重耳心有牵挂


本站公告

    重耳与狄君并辔而行,观看着狩猎的场所。起伏的山峦,兔奔狐窜。马挂銮铃声,不时惊起树上的飞鸟。

    颠颉从马鞍上摘下弓,一边取箭一边道:“看见飞鸟走兽,管它大小,颠颉的手就痒痒。”

    重耳喝道:“收起弓箭,不是狩猎季节,不许动手。”“小的不猎,揣崽的不杀。这不那不的,规矩多。”颠颉小声嘀咕着,悻悻地拉着弓

    转过树林,进入山峦腹地,秀峰相连,流水淙淙,雉鸡飞舞。登上山峦,一群群的野兽,不慌不忙地走着。狄君慨叹道:“公子到了狄国,我们可是借了大力。别的不说,这山林中的鸟兽也格外地多起来。”狄国国师点头:“不猎不杀的好处。”

    转过山峦,来到树疏草密的大山深处,成群的鹿悠闲地啃着嫩叶青草,小鹿追逐着,在离人们不远的地方嬉戏着。

    狄国国师勒马,慨叹道:“戎狄人狩猎为生,以前狩猎,看啥打啥,管它是大是小,是凶是善。”

    狄君:“竭泽打渔,焚林狩猎,瞻前不顾后,我等短见。”重耳:“捕大的,射凶的,才能保障生活之源不被破坏。”

    狄君点头:“是这个理。”重耳颇有深意地:“只靠打猎为生不行,要垦荒耕种,还要畜养家禽。”狄君笑了:“行,公子领我们干。”

    季隗在给灯碗里添过油,又捧过竹简,放到一侧的案几上,重耳真诚地:“福气,贤妻。”

    季隗拎起壶,给重耳倒着:“杏花泡的,喝了提神”

    重耳拿着泥土、石块等材料,在沙盘地图起伏的山峦上堆着。季隗仔细地审视着:“猫脑袋,猫儿山。”重耳满意地笑了,端起杏花茶,扬脖而尽:“人好茶香。”

    “舆地图真好,瞄一眼就能看明白。”脸上洋溢着笑意的季隗,从书橱的角落里拿过旧帛小包,打开翻着,找出狄国舆地图,在案几上铺开。

    重耳握笔道:“读齐国《春秋》,我们了解紧靠东海的临淄,地形上有渔盐之利,贤相管仲因地制宜,经营通商,邦国大富。狄国有山有水,有草原树林,因势利导,重耳也能让狄国富起来。”

    季隗:“你又有了新主意?”重耳点头道:“修渠灌溉,养起牛羊,换来了盐粮。再开垦土地,自己种五谷杂粮,不动刀兵,就能丰衣足食。”

    季隗闪动着黑眼珠:“你不怕长生天降灾,狄城臣民有想法?”重耳笑了:“那是过去,不是现在。”

    季隗突然问道:“过去,现在,将来,公子将来回不回绛都?”重耳不假思索地:“晋国故乡,重耳当然要回去。”

    季隗仰脸:“我和儿子呢?”“重耳到哪儿,你和儿子就到哪儿。”重耳的手搭在季隗肩上,理着季隗的黑发,感慨地:“满头秀发,人正年轻。重耳在这里住着,君父的头发一定又白了不少。君父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奚齐还小,国事令人担忧,重耳却不能回绛都。”

    季隗劝慰地:“公子别心急,会回去的。”重耳反问道:“季妹,你不希望我留在这里?”

    季隗:“落叶归根。狄国是你的驿站,绛都才是你的归宿。”季隗、重耳立身图案前,细语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