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本站公告

    第六回 财主学成避世 只种桑麻

    丽人倾城天下 佳对才子

    诗曰:    世间才子多如麻,非是圣贤无人夸。

    出言不到精妙处,岂有法力撼天涯。上回讲到顾剑老师的“电影”,其实是他的一个梦。这个梦不是他培养小金科那希望的梦,而是小金科把前身的事托梦给他的梦。小金科说:“他原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三百年前,他是名噪天下的状元郎。如今的学道,滥学无度,上帝有所耳闻,所以就特地派他前来体验。如今体验完毕,需要回去奏准,拿出一个改良的方案来。在此之前,他只得把他自己成为状元的一些事情略微告诉一二,以报教养之恩。”

    顾剑老师的这个梦,说来有点迷信。我们知道,所谓“文曲星”、“上帝”之类,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纯属无稽之谈。但是,作为梦,是允许的。因为,梦从思来。我们经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顾剑老师看的书多,我国的书籍之中,关于“文曲星”和“上帝”的事情到处都是。所以,我们的顾剑老师做了这样的梦,也是正常的,也大不可去非议了。既然如此,我们来说一说这个梦,也不算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要说这个梦的事情,还得从三百年前,我们县的一个财主的事说起。

    那时,我们倚山,有一个财主,真可以说是名闻天下了。财主姓史,佳名有进,美字介推。由于祖上积德,又加上自己先天的聪明过人和后天的努力刻苦,加冠不久,便得了“两元及第”,本该再去应试,得个“三元及第”。但是,我们的这位财主却不然。他不但不去应试,就连当朝皇帝下了诏书,要他出去当官,他也有如仲由洗耳一般,不但不去做官,反而退避三舍,非常乐意于自己的南畴桑麻生活。

    史财主不愿为朝当官,但是贤德有加,天下闻名;所以,当今多少名人才子,不管有事无事,都要前来拜见拜见。又因为财主生性好客,自己手上钱粮又松,所以,凡是有客人造访,他都是以礼相待。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富在深山有远亲”和无法了断“尘缘”的趣味生活。

    财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有人可能会问,那朝那代,如此这般的人物,为何不生他十个八个的。一妻不行,续他几个也未尝不可。此话不假,但是这财主又为何只生一女呢?其实很简单,道理只有两条:一是,财主重情重义,深爱结发妻子,容不下“第三者”进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二是,还在早年的时候,一位从峨眉山下来的和尚,给财主算了一卦,说他此生只有一女,这还是他祖上的积德,观音娘娘送的。但是,这个女儿却是一位不凡的人物,是星君下凡,是来帮助劳苦大众的。此女之后,不但子孙满堂,而且还会繁衍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的诸多后人来。财主听信了和尚的说法,不去续房,悉心放在妻子与宝贝女儿身上,而且给宝贝女儿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娟。

    这小星娟确实不同一般,有如星光明月一样,出生不到周岁,就能辨金识玉。为了验证她的命运,周岁那天,家人为她举行了一次金玉吉祥会,就是用盘子盛了一盘真假金玉首饰,端到小星娟的面前,看她抓弄什么。殊不知,这小星娟却是巧得很,不抓别的,只选真金真玉来抓。在场的人见了,都感到吃惊,都说她是天生的金玉命。

    这还不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小星娟刚学讲话的时候,说起话来就有抑有扬,有顿有挫,说得清清楚楚,全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咿咿呀呀”的,吐字不明,含混不清。

    小星娟长到四五岁的时候,那就更让人折服了。她说起话来,不但流利清晰,而且能够出口成章,还能够提起笔来写出不少妙语诗句。所以,见过她的人,都称她为神童。就像本回开头的诗说的那样:

    世间才子多如麻,非是圣贤无人夸。

    出言不到精妙处,岂有法力撼天涯。

    别的不加多说,只说那一日的事情。那是小星娟刚过完五岁生日的事情,人们都还沉浸在喜庆的日子里,财主正在书房看书,小星娟也跟着在书房里,伏在自己的桌案上写着画着。这时,一个女仆端着一杯茶,给财主送来,正要把茶杯放下,一不小心,茶杯碰着桌沿,茶杯连着茶水,“咣啷”地一声,打翻在地。女仆吓得尖叫起来,“呀”了一声,双手降举,目瞪口呆,不敢动弹;财主见了,先是一惊,而后有些不快起来,白着眼,敌意似的瞧着女仆。这时的小星娟却是不然,她不急不忙,全然没有尴尬的情态,只见她一边在地上收捡打破的茶杯碎片,一边还灿烂地吟起诗来。诗曰:

    悉心为主上香茶,作祟茶杯不机札。

    跟斗翻身哗哗去,笑逗主仆怒生花。

    财主听了女儿吟出这样的好诗,怒气顿时化成了喜气,连连称赞宝贝女儿的诗吟得好,不但声情并茂,而且理出自然。由是,不但化解了当时主仆之间难看的局面,更成为了世人刮目相看的小神童与小才女。

    又有一回,一位远房亲戚前来投亲求事。象这样的事情,在一般的人看来,可能会不理不睬。因为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但凡人不愿理睬,就是佛祖也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在我们财主的心里,却不是这样。财主认为,人生一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莫过于开口向人求助了。别人如果有求于己,己却不予,这不仅是对别人的莫大羞辱,更是自己良心的丧失。所以,凡是有求于财主的人,不管是新交还是故友,不管是远亲还是近邻,只要有求,财主都会尽到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别人。这一回,对于这位远房亲戚的造访,也是一样,财主二话没说,杀鸡宰鸭,好酒好菜,以礼相待。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围着火炉,吃上火锅,那才是神仙过的日子呢。火炉旁没有别人,只有财主和客人,外加一个小星娟。主客之间,一边吃着,一边谈着,虽说礼数有佳,但是,只因久不来往,说起话来,总有一些生疏的地方,常常出现话不投机的尴尬局面。这时,主客总要借一个话题来打一个圆场。小星娟看着爸爸与客人,如此这般,心理想着,怎样才能帮他们一帮呢?这时,客人从锅里选了一块好的鸡肉,夹给了小星娟;小星娟学着大人们的行为,推辞一回,推脱不去,接受了。接着,小星娟也从锅里选了一块好的鸡肉,夹给了客人。客人好不高兴,连连夸奖小星娟,说小星娟懂礼。小星娟听了客人的夸奖,自然而然地吟出了一首诗来。诗曰:

    鸡肉锅中皆筷下,我让你推把话拉。

    相见何需刨心底,来来往往礼无涯。

    父亲听了宝贝女儿出口成章,吟出这样容理于事的好诗,乐得哈哈大笑起来;客人听了小星娟的诗,虽说半懂不懂,但也惊奇万端,连连夸奖小星娟是才女,是神童。

    确实的,小星娟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才的小才女。她不但能够捕捉生活之中的小事来写诗,而且能够把理容于诗歌之中。这首诗,她就是通过吃饭的时候,主客的情形,巧妙地告诉人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走亲走亲,越走越亲。所谓的理,就是这么一回事,如果是亲戚,时间久了,不去走往,那本来是亲戚的,也就成了生疏的了。所以,我们的亲戚朋友,逢年过节,有事无事都要你来我往,你拿点东西给我,我拿点东西给你,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感情的联络,为了不要疏远那亲近的情义。

    一个小小年纪的小星娟,尚且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我们多少成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么?有的人即使略微知道一点,但是,一旦做起来就丢到脑后去了。所以,对于小星娟这样的小才女,我们不得不佩服。

    是啊,世界上的事情真是无奇不有!一位小小的小星娟,就这样知情知理,相比我们多少人,又是怎样的呢?是是非非,你不去说,总有世人评说.小星娟这样的例子,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小星娟不但有才,而且非常美丽。小星娟还在花季的时节,就有人编了一首歌来赞美她的美丽。歌词说:

    时至二八,豆蔻年华。

    出水芙蓉,窈窕仙化。

    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美人啊!

    美人的出现,就像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给黑夜带来了亮点,给夜行的人们一种追随的希望。小星娟的出现,也是一样。随着她父亲贤德的名声在外,又加上她自己神童、才女美名的传扬,一时之间,这个神童、才女、美人,成了朝野之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名声大了,知名度高了。人家说:“一家养女百家求。”她可是“一家养女四海求。”不管是相识与不相识,也不管是地位高还是地位低,好象是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想要来试上一试,都要央人来求亲,都想得到这样一个传闻天下的美人儿。这才叫做:

    美人本是天上来,凡夫俗子起擂台。

    竞相蹦跳频频事,枉费心机肚少才。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有的事明明知道是自己办不到的事,却偏偏要去瞎忙乎。这就好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样,明明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它却整天地想,一直想到死的那一天才肯甘心。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前来向小星娟这位美人儿求婚的人,简直是多于牛毛,弄得财主寝食不安,也搞得个美人儿厌烦不已。但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然规律,凡人之间,又有谁能够逃得脱呢?财主知道,美人儿小星娟也自然明白。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小星娟她自己也有一种牵扯不断的异性向往,心理也常常会突出奇想,希望能有一个如意郎君来到自己的身旁。但是,此等终身大事,岂能马虎,岂能猪狗情配那样,两性相交,留下种子就完事了呢?所以,不但财主要考虑再三,就是小星娟也必须是慎之又慎的事。因为,人是与畜生不同的,他们要组成家庭,生儿育女,还要终身相伴。然而,事到如今,又该怎么办呢?才女为难,财主也为难。为了这件事,财主不知操了多少心,也不知道与宝贝女儿交换过多少意见。最终,父女俩达成了共识,都认为选择才华是第一位的。父女俩琢磨着,要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该如何操作呢?琢磨来琢磨去,父女俩又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要用对对子的方法来选择才华出众的人。这对对子,不要说是在当时,就是到了我们现在,科学如此发达了,文化如此普及了,也还是一门深刻的学问。它不但要求人们要有极深的文学功底,更要求人们要具有熟悉事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巧妙的对子,往往是文、情、事、理容为一体,看似简单,其实是无文不用,无事不包,无义不在,无情没有,无妙不藏的万象同。所以,父女俩一拍即成,决定用对对子的方法来选择才华出众的人才,来决定才女的终身。

    形式定了,但又选用什么样的内容呢?这个问题却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财主凭着他的内才,一段时间里,虽说拟出了好几个出句,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一天、两天就这样过去了,一个理想的出句,还是没有拿出来。

    一天,小星娟与几位丫鬟在花园里踢毽子玩耍,一脚把毽子踢飞到一蔸桂树上去了。桂树枝叶繁茂,托住了毽子,毽子稳稳当当地坐落在树枝之上,不下来了。小星娟见状,心头一亮,吟哦出了一句诗来。诗曰:

    桂树横柯枝相架

    吟罢后,她反复品味。越品味,觉得意味越浓;越品味,就越象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一样。于是,我们的小星娟红烧着脸,回到自己书房,捏起笔来,写下这个句子,拿给父亲去看。财主看了,吟哦一番,细细一品,觉得绝妙有加,当即决定使用这个句子作为选择女婿的出句,于是便广告天下。这才叫做:

    情景交融绝妙句,试向天下谁能知。

    一点也没错,这样的绝妙佳句,有的人可能连读也无法读懂,又哪能作出对子来呢?这不但需要极深的文学功底,更需要巧妙的结构。要知当世的人有谁能够对出这样的好对子,有谁能够成为小星娟这个美人儿的如愿郎君,请看下回。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