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领命


本站公告

    杨逸之看到众人纷纷举杯,只有暗暗叫苦,他刚才和李善长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再喝的话恐怕连回去的路都不认识了,但是他初来乍到,有很多人是需要打交道的,以后在朱元璋手下,少不了要和他们周旋,于是他只得硬着头皮端起了酒杯,逐一和人干杯,他已经完全豁出去了。

    在你来我往的敬酒中,杨逸之记住了那些曾让他震耳欲聋的名字,徐达、郭英、郭兴、冯国用兄弟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杨逸之想看清他们的面貌,想和他们交谈,但是他已经不胜酒力,他只感到两眼模糊,一阵酒意袭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杨逸之醒来的时候发现外面天已大亮了,自己躺在一张温暖、舒适的大床上,李善长坐在床边,笑吟吟的看着他。

    “我这是在哪里?”杨逸之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有点忐忑,急忙想挣扎着坐起身来。

    “不要动,你需要好好休息,这是咱们刚来的那个宅子,你不用惊慌。”李善长慌忙把杨逸之按住,关切的说道,“昨天你多喝了酒,昏迷不醒,是花将军把你送回来的,一直睡到现在呢!”

    杨逸之摸摸脑袋,还隐隐生痛,看来昨天酒喝的不少,他无奈的躺了下去,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花将军有没有将昨天的事和先生说起?”

    李善长忽然离开座位,朝着杨逸之深深的行了一个礼,说道:“花将军已将昨天的事都和我说了,多亏杨兄弟帮忙,我李善长无以为报,怎么还能厚颜做你的老师呢?”

    杨逸之脸上一红,昨天他那么说其实也是迫于无奈,没想到李善长还当了真,再说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李善长失去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啊,他惭愧的笑了,自己所做的并没有什么,最多是比别人预先知道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已,有点投机的味道,他忙说道:“李先生千万不要这样,您的能力足够担当这样的重任,再说如果不是朱总管对您的信任,光凭我的一己之言,恐怕他也不会这么干脆的委你官职啊,我的所作所为实在太微不足道了,请不要放在心上。”他这样一说,心里才稍稍感到塌实了一点。

    李善长感激的正待再说两句,一个兵丁突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二人回首一看,原来是王源,他脸色红润,大汗淋漓,看样子非常焦急,他看见杨逸之二人,惊喜的说道:“原来你们二人都在这里,我还以为出去了呢,总管正要找你们去商量要事呢,花将军说赶快去,不能耽误!”

    杨逸之二人见他神情紧张,知道必定是大事,不敢怠慢,于是他急忙从床上爬起来,三两下把衣服穿好,对王源道:“前头带路,我们马上去!”

    二人赶到朱元璋的府邸时,只见议事厅里已经坐了许多将领,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的严肃,看到二人,也只是默默点头,二人找了后面的位置悄悄坐下。朱元璋坐在正中的椅子上,紧闭着嘴巴,两眼深深的陷了进去,似乎没休息好,不一会儿,将领们都到齐了。朱元璋将大手一挥,众人顿时都安静下来,等候他的讲话。

    “现在的形势,我即使不说想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虽然我军暂时占领了滁州,但是四面受敌,元军随时会来攻打,我军孤立无援,其他的义军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我实在不敢奢望他们会出兵相助------”

    众人听了都作声不得,杨逸之对当前的情况已经了然于胸,当然知道朱元璋言下之意,他想还是听他讲完再作打算。

    “滁州城一下子驻进几万大军,粮食非常显得紧缺,而且士兵伤亡很大,也急需要补充,所以我把大家找来,想听听大家有何想法。”朱元璋继续说完,然后目光紧紧的在每个人的脸上扫来扫去,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替他排忧解难。

    杨逸之知道现在朱元璋手除了刚招纳到的李善长外,像刘伯温等人尚未到他的麾下,所以并无杰出的谋士,果然众将领都低下了头,不敢和朱元璋的目光相接。朱元璋的脸上显现出了一种失望的表情,花云忍不住了,站起身来说道:“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那些元兵只要敢来,我花云一枪一个解决他们!看他们谁还敢来送死?”

    朱元璋明显不满意花云的态度,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花云这才悻悻坐下,朱元璋又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诸位真的一句话也没有吗?太令我失望了!”

    朱元璋最后的这句话狠狠的伤害了杨逸之的自尊心,他想自己好歹是现代社会的人,比在座的人多喝了不知多少墨水,怎么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呢?他气血上涌,就想站起身来,因为他心中已有了一些对策,可以帮助朱元璋度过难关,指明下一步的方向。这时,坐在他身旁的李善长却“呼”的一声比他先站了起身。

    朱元璋定睛一看是个中年男子,疑惑的问道:“你是哪位?我怎么觉得有点面生。”

    “在下李善长。”

    “哦,原来是李先生呀,我听说你的名字已经很久了,没想到今日终于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你有什么高见吗?”朱元璋非常客气的去搀扶李善长坐下,颇有点礼贤下士的味道。

    李善长受宠若惊的坐了下来,说道:“属下得蒙总管赏识,惭愧至极,今日总管有惑,敢不尽力吗?我认为唯今之计,不能贸然出击,因为滁州四周不仅元军虎视眈眈,就是彭大、赵均用等人也居心叵测,所以我们只有据守滁州,等候郭元帅大军的到来,只要两军会合,兵力大增,就没人能奈何我军了。”

    朱元璋听了,不住点头,这些话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现在他羽翼未丰,郭子兴是他唯一的靠山,目前,除了仰仗他的力量以求自保外,别无他法了。他望着李善长,目光中流露出一种鼓励的意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就连杨逸之看了都有一丝嫉妒的感觉。

    李善长得到鼓励,吞了一下唾沫,继续说道:“滁州是个孤城,并不能长居,总管一定要早作打算,当然目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粮食问题,如果粮食得不到解决的话,军心就会不稳,士兵们难保不会做出扰民的行为来,如果失去了民心,那么不要说元军会来赶尽杀绝我们,就连老百姓也会赶我们走。”

    “但是要到哪里去找粮食呢?”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说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久了。

    杨逸之也暗暗思索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忽然他看到李善长脸上挂着一丝微笑,顿时领悟到他必定早已胸有成竹了,原来李善长在地方上也是一个名人,平时和那些富商大户多有来往,他可以动用他的这层关系,从那些人手中收购粮食,并许之丰厚的报酬,此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如果总管相信我的话,就将此重任交给我,我保证三日之内交上大军所需一月的粮食,到那时候,郭元帅的部队一定可以到达滁州了。”

    朱元璋兴奋的说道:“好,此事就全权委托先生去办吧。”

    杨逸之坐不住了,他猛的站起身来,大声道:“请总管将招兵买马的任务交给在下,我可以保证部队的兵员得到有效的补充。”

    朱元璋忽然哈哈大笑,杨逸之觉得这种得意的笑容似乎在哪见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时朱元璋指着他的部下们说道:“你们只知道打仗,不懂得动脑子,一到关键时刻,就都不吭声了,幸亏有李先生和杨兄弟在,不然我们只能束手待毙了。”朱元璋把部下训得都低下了头,他又转头对李善长和杨逸之说道,“这事就拜托二位了,如果有什么需要,请一定开口,我都满足你们,请你们记住,这滁州城里不仅有你我等人的性命,还有二万多兄弟的命,他们都在你们两人的手中。”

    杨逸之感到肩头的担子无形中加重了,但事到如今,只有硬着头皮扛下去了,于是和李善长又说了几句让朱元璋等人定心的话,朱元璋对众人说道:“那么我们就加强城池的防守,做到万无一失,静候二位的好消息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