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比武(一)


本站公告

    杨逸之和李善长从府中出来,二人匆匆分手,杨逸之看着远去的李善长的背影,知道他必定是去找他的那些故交借粮去了,其中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不由得有些羡慕,想到自己刚才一时冲动说了大话,此刻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下一步究竟怎么招兵,他脑子里还没有一个大概的计划呢!

    杨逸之沮丧的望着朱元璋的临时府邸,心里忐忑不安,如果自己完不成任务,他会怎么对待自己呢?他不敢想下去,依朱元璋的脾气,恐怕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的,还是好好想想,该怎样完成任务,自己绝不能被他们瞧扁了!

    城中的居民,青壮劳力早被蒙古人拉去当了兵,所剩无几,如果简单的竖起大旗招兵,最多吸引一些附近的穷苦老百姓,效果肯定不好,到时候弄个几十人,在朱元璋面前就不好看了。杨逸之心中着急,这事该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在这样非常的时刻,谁的手中还有人呢?他的脑中不断闪现历史上的这个时刻,所发生的事,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胡大海,正是在这时主动来投靠朱元璋的。如果自己抢先一步找到这个胡大海,一定可以轻而易举的说服他,那么不仅可以完成朱元璋交代的任务,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呢!

    想到这里,杨逸之激动异常,连忙把叫来几个当地的士兵,向他们打听这个胡大海的居处,以及他的为人。王源果然知道有这个胡大海,据他所云,胡大海长的长身黑面,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不仅懂得行兵要略,智力过人,而且为人极其豪爽大方,交游广阔,且家有良田千顷,奴仆成群,远近英雄豪杰有难时都投往他处,他无不欣然接纳。

    杨逸之听到这里,脑中顿时闪现出一个身材高大,体魄雄伟的大汉来,他立刻吩咐王源马上去置办一些礼物,并且抬了一坛好酒,等一切准备停当,在王源的带领下,杨逸之直接向胡大海的家而去。

    胡大海的家在滁州附近的一个郊县,名叫虹县,他在那里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所以很好找,不到晌午,就进入了胡大海的庄园。庄园中的气氛和滁州城里的紧张又有所不同,这里的人脸上挂着的是一种祥和、宁静的神色,仿佛前两天滁州发生的大战和他们并无多大的关系,他们正忙碌的开始一天的工作。进去通报的庄客很快的出来了,他用一种极其夸张的语气说道,胡大海将会亲自出来迎接杨逸之。

    杨逸之感到自己的心脏猛的跳动了一下,他整整衣冠,极力装出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微微一笑,站在门前。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从庄内传了出来,由远及近,很快,一个身穿锦衣绸缎、满面红光的员外就出现在了杨逸之的面前,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仆人和丫鬟。杨逸之一见这情形,不由得心中纳闷,难道这人就是那个胡大海?

    “哈哈,是你要见我胡大海吗?”那人爽朗的声音几乎震耳欲聋。

    杨逸之心里一沉,只好装出一副笑容,走上去施了一礼,说道:“正是在下,仰慕庄主的大名已经很久了,今日特来拜访,唐突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胡大海“哦”了一声,上下打量了杨逸之两眼,问道:“莫非你就是那个义军中的后起之秀,被朱总管赏识的杨乐天吗?”

    杨逸之一愣,没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也会有人知道,看来这个胡大海消息还挺灵通的,他忙道:“不敢,正是在下。”

    杨逸之正欲说下去,胡大海却抢上一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城里呢!”边说边拉着杨逸之向屋中走去。

    杨逸之心中不由得一喜,暗思,胡大海这时去滁州,正如历史上所写的那样正是去投奔朱元璋的,如果自己在他还没下定决心之前,劝说他归顺,那么功劳就都是自己的了,而且看目前的情形,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杨逸之思虑已定,于是不再挣扎,就随着胡大海进了客厅。

    杨逸之坐下后,趁胡大海吩咐倒茶的空隙,迅速的打量了一下这客厅的布置,室内摆设简单整洁,仅有几张必备的桌椅,窗明几净,墙上挂着一把宝剑,暗示着主人的嗜好,并且还有一副山水画,又不失文雅,杨逸之觉得这个胡大海并不像演义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是个粗人。

    “杨兄,请用茶。”胡大海招呼道,他抿了一口茶水,问道,“不知杨兄今日找在下有何指教?”

    杨逸之忙欠身,连称不敢当,说道:“胡庄主您太客气了,在下只是仰慕您的大名,所以特来拜访,别无他意。刚才听庄主说要去城中,不知有何事,也许有在下帮得上忙的地方,请庄主明言。”

    “哦,没什么特别的事。”胡大海忽然失口否认,他摇摇头道,“我本来想去走访一个故友的,又想到现在的局势并不安全,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倒是杨兄弟在红巾军中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怎么有空来看我这个闲人呢?您有什么事还是开门见山的说吧!”

    杨逸之忽然醒悟,和胡大海这样的人拐弯抹角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他暗暗后悔自己刚才的谎话,于是诚恳的说道:“不瞒庄主,其实在下前来贵庄,另有重任在身,刚才说了谎,还望多多谅解。”

    “好,难得见到如此坦白的人,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胡大海不怒反喜,正色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杨逸之本来已经作好了挨骂的准备,见胡大海如此大度,心中暗喜,于是说道:“在下是奉了朱总管的命令,前来请庄主共举义旗,恢复我大汉江山的,请庄主务必要答应!”

    “哦,有这样的事?”胡大海站了起来,他来回走了几步,似乎在思索,杨逸之的一颗心跳到了嗓子口,他有种感觉,今天的事情并不会那么顺利,难道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吗?这在演义小说上是看不到的,所以他无法预先作出判断,想好对策。这时,胡大海忽然停了下来,转过身来,冷冷的盯着杨逸之,问道,“我为什么要答应你?你们抗元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杨逸之一愣,他完全没有料到胡大海会这样说,他仔细观察着胡大海脸上的表情,但却看不出一丝破绽,照书上所说,他本来是主动去投奔朱元璋的呀,怎么自己上门相邀,他反倒拒绝了呢?杨逸之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胡大海看到自己年轻,资历尚欠,所以在故意试探,好,那就彻底说服他!杨逸之打定主意,也站起身来,微微一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