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站公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是孔子喜爱的弟子之一。

    一天,他也来问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大家无怨。”

    仲弓听后,立即表示:“雍虽没有高度的智慧,但愿意朝着先生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是有一点不大明白,颜回来问仁,先生回答‘克已复礼为仁’,子贡来问仁,先生回答‘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弟子问仁,先生则作如上回答,不知是何道理?请先生赐教。”

    孔子说:“我作如上回答,是因为你‘可使南面’,是块做王者的材料。要做一个好的王者,就必须谦恭下士,替生民着想,于国、于民都无怨尤。”

    仲弓说:“感谢先生对学生的夸奖。我父亲既贫且恶,是个很不好的人。如此出身的我,怎能有先生所说的那样的前程?”

    孔子作了一个比喻来劝勉仲弓,他说:“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犁牛,是一种杂毛牛,在古代,这种牛除了耕田,没有什么其他用途,更不可作为祭祀大典用的祭品。但这条杂毛牛却生了一条赤黄发亮、头角峥嵘的俊美小牛。虽然杂毛牛的品种不好,但只要这条小牛本身条件好,即使在祭祀大典中不想用它,山川神灵也不会舍弃它的。这是在告诉仲弓,不要有自卑感,不要有怨尤的心理,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只要自己真有学问,真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仲弓问之后,切实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不以贫穷为累,只把贫穷看成临时的过客;不以臣下为私物,而是把他们看成是借用的使者;不拿别人出气,不把怨恨加深,不记录和计较人们犯过的罪过。孔子对仲弓提出的关于仁的要求,他一生中基本做到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