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乘田


本站公告

    小吏乘田

    外祖父去世,仲尼一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颜氏的家庭生活重担更沉了。十三岁的仲尼产生一个念头:我要帮助平亲撑起这个家。这个想法他没有告诉母亲,而是暗暗藏在心底。

    一天花他看到一群牛羊被几个孩子用鞭哨驱赶,向着东面的山坡跑去,他也情不自禁跟着来到山坡上。

    牛羊在山坡上吃草,小朋友们就躺在草地上围着仲尼问这问那,仲尼和过去一样亲切地和他们交谈,把在外公家五年读书的见闻心得一一告诉他们。小伙伴现在已经是鲁国大夫叔孙家的牧童,帮叔孙家放牧,除有饭吃,每天还能得到一斗小米的报酬。呵!一斗小米,对仲尼来说,够他和母亲吃一天了,这不是可以减轻母亲的劳累,分担家庭的生活重担吗?他心中暗暗想参加这个牧童行列。

    叔孙家管理放牛孩子的乘田,年纪四十开外,为人和善,他见仲尼知书识礼,与一般放牛娃不同,又是陬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很想将仲尼也事去放牧,但又怕他不同意。于是,和善亲切地跟仲尼说:“如果你也来做个牧童,我会每天给你一小斗半小米,因为你是个读书人,还能教这些小伙伴识字,唱诗。”乘田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后又询问道:“愿意来吗?你还有什么要求?”

    仲尼说:“愿意,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我每天一定把牛羊放好,但我还是要每天一边放牧一边读书;每当我不愿意放牧时,我可以不受限制地辞工,至于每天一小斗半小米,每十天领一次。你看能行吗?

    就这样,仲尼为减轻母亲的劳累,瞒着母亲私自在叔孙家放牧。每天早出晚归,不觉得已是十天了。这天晚上,他来到母亲面前,双膝下跪后说:“平亲,请原谅孩儿事先没有向你禀告,私自做了一件事,恕孩儿隐瞒之罪!徵在这下惊呆了,儿子从来都是孝敬自己的,为什么今天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呢?忙问:“仲尼快站起来,你做了什么事直说是,娘不会怪罪你的。”

    仲尼说:“母亲,你为了抚育我,终日劳累,疲劳不堪,我看着实在伤心,总想为你减轻负担,只因年小无能为力。因此,便跟随小伙伴去放牧,能在那里吃一餐中饭,减轻您一点点负担,那剩田很喜欢我,每天给我一小斗半小米,儿想,每天能有这些米,我们就能有饭吃了,就能减轻母亲的辛劳。我瞒着母亲,现在已放牧十天了,请娘恕儿隐瞒的过错!”说完失声痛哭。

    仲尼说:“孩儿谨记母亲教诲,明天我就去叔孙家领取十五斗小米。

    说完,母子又抱头痛哭起来。

    当时的鲁国三个最有权势的大夫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是正卿大夫,家族最富有,权倾一时,炙手可热。仲尼在叔孙家当牧童的事在鲁国广为传颂,季氏也风闻此事,心想,若让这个人来季家当乘田,既可为自己管好牛羊,增加财富,又体现了自己平日在国君面前劝谏选贤的主张,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季孙氏命人找到仲尼,要他来季家当乘田,仲尼当然乐意,乘田虽是管理畜牧牛羊,但毕竟成了一个正卿大夫家的小吏,现在能够做好小吏,将来也就能做个大夫,征得颜氏同意后,他辞去了叔孙氏家牧童的职,去季孙氏家当了一名乘田。

    季孙氏有数十个牧群,规模远远大过叔孙氏。仲尼忠于职守,上任后不久,就把所有的牧童管理得井井有条。牧人中,老老少少,各种年龄的都有,还有中年人。这些人大都欠了季氏家的债务还不起,只得以劳力来抵债。抵债者就得终身为季氏做事,除了勉强糊口外也没什么报酬,实际上就是季氏家的奴隶。有的人虽然能成一个家生儿育女,但他们的儿女都还得做父辈一样的奴隶活。仲尼对这些穷苦的人给予了一份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仲尼亲切,平等地对待他们,与他们同劳动,同饮食,同娱乐,亲密无间。这些放牧人慢慢感到仲尼与以前的乘田完全不同,遇到有病或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他都能给予照顾,让他休息,在放牧闲暇之时,他们还能听这位乖田讲古代圣明先王的故事。仲尼和这些放牧的人打成了一片,牛羊也被他们养得膘肥体壮。不到一年,牛羊数量大增,季孙氏对此自然高兴,对仲尼当然也更为器重。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