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本站公告

    1998年迎来了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蓬勃发展的高潮,长江压缩机公司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由于采用了自己研发的轴封,成本下降,压缩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与国外压缩机竞争中,中标率大为提高。因为长江公司压缩机的价格优势,过去对国产压缩机有质疑的公司也开始关注长江公司的产品,更可喜的是不少大公司成立了“设备国产化办公室”,专门研究用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朱向红告诉刘智天:“我开始有一种制造中国压缩机的自豪感。”

    周日朱向红和刘智天带着宇弘到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一家三口看完电影去吃麦当劳。

    朱向红问刘智天:“这个电影情节不复杂,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

    宇弘抢着回答:“因为它好看。”

    刘智天说:“一是好看,二是各个电影院都在放映,在这种气氛衬托下,人们也会产生从众心理。”

    朱向红沉思道:“如果我们的压缩机…”

    宇弘立刻打断她:“又说压缩机,不听不听。”

    朱向红立即抱歉地笑着说:“不说不说,今天就是玩。”一家人开始讨论哪个人物演的好,哪个演员长的漂亮。

    周一下午,朱向红召开由陈东敏、赵东亮、辛昌旺、设计所长倪志远和销售分公司经理梁浩参加的经营会议。朱向红提议:为了扩大销售量,要把压缩机设计和制造的更漂亮,让用户看着就说好。为了设法打开国际市场,可以与国外压缩机制造厂合作,我们在中国帮助推销他们的压缩机,他们帮助我们在他们市场上推销我们的压缩机。

    针对朱向红的提议,几个人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

    陈东敏说:“要全方位的把压缩机做漂亮,技术交流的资料要标准、投影仪的演示要做成三维图像,原理部分可以做成动画。压缩机外表面的铸造要光滑,喷漆质量要提高,仪表控制柜外壳要做得精致。总之,要改变过去只追求内在质量,而忽略外观质量的做法。”

    倪志远说:“资料没有问题,新来几个学生的电脑绘图能力很强,做三维立体画面没有问题。提高压缩机壳体外表面的铸造精度可能要增加成本,控制柜做的更精致也要增加成本。”

    赵东亮说:“提高喷漆质量需要使用更高标准的油漆,提高压缩机外表面的铸造精度需要选用质量更高的砂子,辅助材料费用也可能要增加。我的意见是先测算一下成本增加,然后再做决定。”

    梁浩说:“我赞成提高压缩机外观质量。否则请潜在用户参观我们正在运转的压缩机,油漆剥落、机柜不平整,我们竞争力就下降了。赵总测算出来成本增加后,我们测算一下价格增加和销售量增加的可能性,然后提请公司决定。”

    梁浩犹豫着说:“关于将长江压缩机推进国际市场,我完全赞同,只是与国外压缩机厂合作,我认为还是谨慎点为好。这些洋人子都是鬼拜年,不为香火为供品,为了利益翻脸不认人。我看还是自己干吧,不要与外国人掺和。”

    陈东敏和赵东亮附和梁浩的意见,不同意与外国压缩机公司合作,以免再生事端。

    朱向红看着一直不发言的辛昌旺,笑着问:“老辛的意见呢?”

    辛昌旺歉意地朝朱向红笑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要说做买卖,天下商人都一样。你们知道外国人是怎么看咱们吗?我在喷漆车间工作那会儿,有个英国油漆厂来卖油漆。因为没有用过这种油漆,供应处把我找了去陪他们与英国人谈判。我也不懂,只是觉得油漆样品挺漂亮,价格也不算贵,来的那个谈判代表年纪不大,可能为了充身份,还留着两撇小胡子。我对供应处的人讲:‘咱们让他便宜着少卖给咱们点,试试好不好用。’供应处的人告诉我:‘买得多价格才能便宜。’于是我就告诉那个英国人我们每天的用量,每年干多少天。他一听挺高兴,给了一个便宜价。我就咬住这个价格只要五桶,他一听五桶就不干了。我说:‘你卖给我五桶,我若用着好,我再买你的。’磨到最后他卖给我们五桶,临走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做买卖的人,比犹太人还厉害。’”

    梁浩追问道:“那油漆好用吗?”

    辛昌旺说:“不好用,以后再也没买。”

    梁浩若有所思地说:“你是说…”

    辛昌旺接上说:“我的意思是,不怕和外国人合作,重要的是只要你不想占便宜,一般就不会吃亏。”

    朱向红说:“过去许多能源都浪费了,比如,炼钢厂的高炉煤气都送火炬烧掉了。我看了一篇材料,日本已经在回收高炉煤气发电、切割钢材。在这些工况下,气体都很脏,离心式和往复式压缩机都不能用,只能用螺杆压缩机。我们是国内最大、最好的螺杆压缩机制造公司,随着工业节能的开展,我们压缩机的领域会逐渐扩大。国外做螺杆压缩机的厂家不多,尤其是欧美国家,过去对回收工业能源不够重视,以后的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与国外压缩机厂合作,可以选一个做试点。要选择与我们的压缩机互补的制造厂,这样才不会造成产品冲突。我们在中国协助他们销售,他们在国外协助我们销售,互给销售佣金,利用国外的公司打开我们通向国际的通道。”

    梁浩说:“外国人精明的很,即使帮助我们销售了压缩机,也会千方百计地掩盖渠道。”

    朱向红说:“我们先开展业务,如果能把长江压缩机卖到国外去,首先就是大功一件。”

    陈东敏和赵东亮勉强地同意了朱向红的意见。朱向红感叹地想:真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梁浩向朱向红提交了与国外公司的合作方案,他选了日本畈钢公司。日本畈钢公司的产品是罗茨风机,客户遍及欧美和中东,这个公司在中国只有一个代表,对长江公司的合作提议很感兴趣。

    朱向红问梁浩:“为什么选日本公司做试点?”

    梁浩回答:“我本人其实不喜欢日本人,不过我钦佩他们的敬业精神,另外与日本的时差只有一个小时,便于联络。”

    朱向红点点头:“我同意,与日本人谈判要讲究实力。如果需要,你可以请倪所长派工程师协助,要充分宣传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在国内市场的业绩。”

    梁浩请示道:“下一步怎么开展呢?”

    朱向红回答:“这件事我和其他领导研究过了,由辛昌旺负责与国外压缩机制造商谈判,你协助他。”

    梁浩迟疑地说:“辛总管生产有一套,不过他既不会外语,又不懂销售,他负责能行吗?”

    朱向红笑了:“小梁,你不了解辛总。他悟性极高,你和他工作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日本畈钢公司的代表叫田中信石,五十多岁,头发全歇了,显得额头格外大。田中信石是设计工程师出身,当过制造部主任,干过现场安装,在中国做了十几年的销售,几乎是个全才。由于在中国已经十几年了,一般的中国话他能听得懂,而且也能说。虽然有设计所和生产处派来工程师协助,梁浩仍然感到与田中的谈判很费力。从表面上看,田中像是个技术专家,但是他讨价还价的能力极强。梁浩心想:幸亏我做主谈,要是换别人,除了朱向红,谁也不是田中的对手。

    除了第一天互相寒暄几句外,辛昌旺几乎没有说过话,他只是坐在那儿听。为了给主谈的梁浩和其他工程师让位置,辛昌旺主动地将座位移到会议桌边上。二天下来,不但田中、就连梁浩也几乎忘记了辛昌旺的存在。

    谈判终于在销售方式、佣金结算、技术保密、售后服务、对抗第三方联盟等等方面基本达成协议,梁浩这才想起应该请示辛昌旺的意见。当他回头寻找辛昌旺时,才发现辛昌旺坐在角落的一把椅子上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他突然感到有点冷落领导了,他赶忙起身走到辛昌旺身边,恭敬地双手递上协议草稿:“辛总,请您过目一下协议草稿。”

    辛昌旺抬起头,接过草稿,带着那特有的憨笑说:“让田中先生休息一下吧,咱们在隔壁小会议室里商量一下。”

    在小会议室里,辛昌旺首先表扬了大家的努力工作,特别赞扬了梁浩等几个主谈的认真和辛苦。他说:“参加这次谈判我学到不少新东西,也了解到销售工作的辛苦。我是挂名的组长,实际工作都是梁经理和你们大家做的,跟着你们沾光了。”

    一席话说的大家心里热乎乎的,梁浩也感到辛总不仅平易近人,而且总是把人往好处想,不禁为自己内心里瞧不起他感到惭愧。

    辛昌旺接着说:“我觉着草案里有一条不踏实,虽然双方互给销售佣金,可是我们销售日本畈钢公司的风机不是图他们的佣金,而是希望他们也能帮着咱们在国际上销售压缩机。如果他们不出力,结果成了我们起劲地帮着他们卖风机,只赚点佣金,那可就不合算了。”

    辛昌旺这么一说,梁浩也觉着是个问题,他皱着眉头说:“这的确是个难题,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靠互相信任。”

    辛昌旺看看其他人,大家面面相觑,都有些为难。辛昌旺说:“我这样想:商人就是要图利,只要你用利益引导他们,事情就好办。我有个主意,说出来大家商量。”看着大家注意地看着他,辛昌旺走到白板前,拿起水笔在白板上边写边讲:“双方互相销售设备,必定有个差额,咱们确定以设备功率数的10%为限,只要差额小于10%,就按照约定的2%互相支付佣金。如果差额高于10%,咱们得定一个标准,超额部分按照更高的标准支付佣金。这样,如果一方不努力为另一方销售设备,那么他们就得支付高昂的佣金。…”

    辛昌旺还没有讲完,其他人就开始讨论上了,都觉得是个好主意。梁浩想起了朱向红的话:“…你不了解辛总。他悟性极高,你和他工作一段时间就知道了。”他立刻表态,这个主意不错,可以与田中再谈一下,修改协议草稿。

    梁浩跟田中一提,他就答应了,原来田中也在担心长江公司不努力销售他们的风机。

    看到田中这么痛快,梁浩很高兴,他问田中:“田中先生,既然你也担心我们不努力销售你们的风机,为什么不提出来呢?"

    田中老实地回答:“我没有好办法,说了又怕伤感情。”

    梁浩笑着问:“你知道这是谁想出的办法吗?”

    田中笑着回答:“肯定是您啦。”

    梁浩摇摇头,指着辛昌旺对田中说:“你还记得他是谁吗?”

    田中赶紧在名片夹里翻看,最后找出了辛昌旺的名片:“是贵司的副总经理,辛昌旺先生。”

    梁浩笑了:“看来你和我都犯了同样的错误,疏忽辛总了。是他想出的主意,激励我们努力销售对方的设备。”

    田中立刻站起来,走到辛昌旺跟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辛昌旺赶紧还礼,俩人头差点碰到一起,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提高压缩机美观度的概算也出来了,经过办公会讨论,最终决定值得投入这笔费用。一切都按照朱向红的预想进行,似乎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外观质量、提高销售额、将压缩机卖到国外去,很快都会成为现实。然而此时发生的一件看来似乎不大的事,却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事情发生在星期天,朱向红和刘智天一起在超市买食品,碰巧遇到原来的师傅恺秉直。看到朱向红,恺秉直无不遗憾地告诉朱向红:胡愈和他的女朋友辞职了。

    朱向红一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恺秉直回答:“上个月。”

    朱向红接着问:“还有别人辞职吗?”

    恺秉直回答:“顾岳明也走了,听说还有几个准备写辞职报告。”

    朱向红突然觉得心脏像被猫抓了一样,紧缩着疼。她一把抓住身边的刘智天,强打着精神与恺秉直分手。刘智天看着朱向红的脸色,关切地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

    朱向红顾不上跟他解释,立刻从包里掏出手机,拨通了人事处长谷月明的电话:“你立刻查一下,最近二年有哪些技术骨干辞职,都是什么原因,立刻报告给我,越快越好。”

    星期一早上人事处长就把一张统计表放在朱向红的办公桌上,一共五十二名,多数都是被外企和民企给挖走的。

    看着这份名单,朱向红觉得后腰两侧疼的难以忍受,她用手捂住后腰,额头上黄豆粒大的汗珠噼里啪啦地落在名单上。这都是长江压缩机公司的财富呀,怎么就这么轻易地流失了呢?

    朱向红靠在沙发上静静地坐了十几分钟,然后缓步走到办公桌前。她用电话通知辛昌旺:她要处理一件急事,今天的生产经营会议由他主持。

    她理解这些辞职的人,他们需要钱,外企和民企能够提供更好的待遇。如果换了她朱向红,如果长江公司没有及时提升她、没有给她好的待遇、没有遇到贺春江、隋贸良和史刚正这些知遇的领导,她能不走吗?答案是她也可能走。她也是凡人,也要养家糊口。

    她突然感到贺春江、隋贸良和史刚正在她生命中是那样重要,是他们造就了她。

    她又感到自责,没有及时提高这些辞职人的待遇,没有留住他们,这是她的错!

    朱向红找到了答案,她立刻伏在办公桌上起草一份提案,要全面、大幅度地提高技术骨干的待遇。而且要快,一定要赶在更多的人离开之前通过和执行。

    朱向红的提案在经理办公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领导都持反对态度。

    赵东亮说:“我们奋斗几十年了,从来不计较工资待遇,这群毛孩子毕业才几天,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叫他们走,没有他们咱们照样发展企业,照样制造新型压缩机。”<>

    总经济师张志娟说:“工程师享受正科级待遇,高级工程师享受分厂厂长级待遇,这也太高了吧?”

    “适当提高一点是可以的,可以把奖金的系数适当提高一点。”

    “工人们会不会有意见?一旦引起人心浮动,会影响生产。”

    ……

    就连平时一贯支持朱向红的辛昌旺也采取沉默对抗的态度,会议一直开到午饭时间还没有结果,最后,朱向红只好宣布先吃午饭,下午上班接着开。

    下午继续开会,朱向红决定一定要通过这个提案,她知道:如果让外企和民企把优秀人才挖光了,长江压缩机公司的美好规划将成为泡影。她决定先突破辛昌旺:“老辛,你从工人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反对我的提案?”

    辛昌旺知道朱向红的用意,他回避朱向红的提问,从容地回答道:“我知道你是为了长江公司的发展,可是部里领导能支持吗?”

    还不等朱向红回话,陈东敏发言了:“向红,”朱向红听到这个称呼一愣,当年她刚进厂时,陈东敏曾经这样称呼她:“午餐时我们几个老家伙凑了一下,我们都认为你是对的。我本人就是技术干部,我知道培养一个技术骨干要花费的心血,不仅是国家的花费,他本人也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刻苦学习。可是我们反对你这样做,因为领导最怕的是引起不安定,我们估计工人们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可是基层干部就难说了。你是我们长江压缩机公司成立以来最有才能、最公道的总经理,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我们不想看到你出事。”

    陈东敏的这番话大大出乎朱向红的意料之外,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整个会议室一时沉默下来。朱向红看着大家,然后轻声问:“这是你们大家的意见?”

    所有的人都点点头,眼中流露出关爱和期望。

    朱向红忍住心头的感激,对大家说:“一旦做了领导,我们就都不属于自己,我们就是企业的灵魂,我们必须为企业的发展考虑。如果不能止住技术骨干的辞职,我们规划的蓝图都不能实现。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大学生是分配制,各个单位的待遇都差不多。现在不同了,国家鼓励人才流动。我们不但要留住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还要吸引外企和民企的优秀人才。我还是请求大家同意我的提案,不光是为了长江公司,也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最后,经理办公会议通过了朱向红的提案。

    第二天长江压缩机公司就下发了一个《技术骨干待遇的规定》文件,该文件不但在技术干部中引起反响,而且在基层干部和工人中反响也很大。公司人事处要求各个分公司和分厂立刻执行,并且将各方面的反映汇报公司。

    一个月后,人事处长谷月明在经理办公会上汇报:“从下面搜集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技术干部比较满意,许多人表示今后努力钻研技术,不去争取行政职务,认为公司这项规定是对的,符合技术干部的成长过程,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技术干部的长处,也有利于促进技术干部与行政干部的配合。有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这项规定表示不满,认为自己苦干了十几年才当上科长,可是一个大学生毕业七、八年就和他们一样的待遇,觉得他们吃亏了。还有一部份工人有意见,说有些工程师不称职,也享受科级、甚至分厂厂长待遇,这是歧视工人阶级。”

    大家都默不做声,这是早就预料到的反应。朱向红首先发言:“正如大家所料,一部分基层干部和工人有意见,这是我们为了留住优秀技术骨干必须付出的代价。多少年来人们可以接受领导高待遇,不能接受技术骨干高待遇,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观念,这关系到我们长江压缩机公司的发展。”

    朱向红想鼓动大家和她一样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她失败了。不过她顾不上这些顾虑了,她必须设法加速长江压缩机的发展,以此来彻底改变长江公司员工的待遇。她意识到一些基层干部看她的眼神有了变化,有些风言风语也传到她的耳中,她必须用时间和效果来说服这些不理解她的人们。

    梁浩汇报:与日本畈钢公司合作有了效果,田中先生来电,他们正在中东竞争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其中需要螺杆压缩机。要求长江压缩机公司派一名机械工程师和一名仪表电气工程师参加他们的销售团队,向用户推销长江压缩机。

    朱向红立即批示“同意”。可是工程师的选择成了问题,倪志远和梁浩对着设计所的花名册研究了半天,却找不出技术好、英语也好的工程师。最后朱向红决定:选择二名英语好的年轻工程师,配备一名业务出色的中年工程师。

    临行前,朱向红亲自找他们门谈话:“你们虽然参加日本畈钢公司的销售团队,但是你们销售的是长江压缩机。请你们记住:商场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金牌,没有银牌,也没有铜牌。只有第一名能活,其他都得死。如果我们的长江压缩机销售不出去,我们公司就得死。我们交不起学费,学费就是死亡。”

    朱向红对梁浩和倪志远说:“他们三人出国不容易,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然后又对三位工程师说:“穷家富路,你们对生活上的要求尽管提,我只要求你们完成销售任务。”

    待所有人走后,朱向红留住梁浩,她问他:“你看他们三人行吗?”

    梁浩回答:“恐怕不行,最好派一名商务代表同行。一方面从商务方面指导与用户的技术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出既懂商务又懂技术的高级人才。”

    朱向红立刻采纳梁浩的意见,让他从销售分公司选择一名英语好的销售经理参加这次海外销售团队。

    待到梁浩离开她的办公室,朱向红把人事处长谷月明找来,研究培养高级销售人员计划。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