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百媚心旌荡,千帆渡大江1


本站公告

    赵旻大声喊出那番话后,采桑女们的尖叫声确实戛然而止。

    然后…

    少妇和少女们的尖叫声不但再次响起,而且仿佛如音爆弹1般…响彻天际。

    无数说着1口地道成都话的脆甜声音,夹杂着尖叫声,惊起这片桑林中的所有飞鸟。

    “卫将军!”

    “呀!是卫将军!”

    “卫将军今复还也!”

    “卫将军!妾曾听闻卫将军讲授《文心雕龙》!”

    “卫将军!妾曾为卫将军奉上热汤!”

    …

    赵旻此前虽匆匆而来,复又匆匆而去,但因其人在成都城公开授课、且留下1篇《蜀都赋》…

    尤其是赵旻年轻有为、颜值极高之故,赵旻在蜀郡,已经成为无数怀春少女的梦里人。

    所以…

    1大群燕瘦环肥、妍态各异、或妙龄或成熟的女子们1拥而上,将赵旻团团围住,便显得极为合理。

    苟哥嘴角微微抽搐,其人尚来不及感慨成都水土确实滋养美女,鼻中便被女子们的脂粉香味儿所充斥。

    这1刻,苟哥竟然有种…后世大明星骤遇其人狂热粉的错乱荒诞感。

    原本正在采桑的已婚妇人们尚算矜持,她们只是35成群聚在1起,以玉手轻掩檀口,远远地看着赵旻,1边和闺蜜打着趣,1边“咯咯”娇笑不已。

    未婚配的及笄少女们…尤其还是以热情大方著称的这些成都少女们…则或频频向赵旻抛着媚眼儿、或…

    “哎呀,卫将军方才吓煞妾也…”

    “卫将军,妾而今确惊魂未定…”

    …

    诸如此类、不1而足,众少女们皆在向赵旻撒着娇。

    甚至还有更胆大妄为的少女…

    其人“哎呦”1声,径直扑入赵旻怀中,口中兀自撒娇道。

    “卫将军,妾手足无力,想必已为卫将军吓坏身子。”

    苟哥本欲1把推开这个明着揩自己油的姑娘,但1低头,见这姑娘明眸皓齿、窈窕动人、笑容极尽妩媚,竟不忍心将其粗暴推开。

    在这1瞬间,苟哥居然还有心默默吐槽:

    这妹子相貌颇为清纯可人,然笑容身材又妩媚至极…真真是纯欲极品!

    吐槽之余,苟哥只好轻轻柔柔地将这姑娘扶正后,抱拳温和1笑。

    “男女授受不亲,请公子自重。”

    那姑娘在采桑时虽仅插银钗,却戴明月珰、着1身蜀锦深衣,出身显然非等闲门户。

    而且…其余采桑少女见此女子如此不知羞耻,虽对其人颇为鄙夷,但…那些采桑女竟皆踟蹰不前。

    显而易见,赵旻身前这女子身份不1般。

    这姑娘犹想赖在赵旻怀中,其人美眸柔情似水,朱唇呵气如兰。

    “卫将军授《文心雕龙》之时,妾从不曾缺席,子敕先生将此书整理成稿后,妾亦曾亲自誊抄。卫将军…”

    赵旻听得头皮发麻、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当即打断了这姑娘接下来的话…

    这分明是表白嘛!

    “公子既无事,某便先行1步,请!”

    苟哥匆匆抱拳行礼后,当即施展身法、匆匆翻身上马。

    独留那痴情且颇为妩媚动人的姑娘,1脸哀怨地娉婷立于桑林间。

    香妹子紧紧跟上了爱郎,临行前还不忘给那姑娘送上1记死亡之瞪。

    万幸的是,经过这场小插曲后,成都城外的士民、奴客们,皆已知这支无边无沿的骑兵乃是卫将军所率王师,他们倒也不再因此而仓惶奔逃。

    当然了,经此1事,香妹子再也不敢让爱郎离开自己身畔。

    惊魂甫定的苟哥唤来似笑非笑的董和。

    不言而喻,董和1定认识那姑娘。

    “幼宰先生,方才那女子乃何人千金?”

    果不其然…

    董和憋着笑,1本正经道。

    “回主公,此乃蜀郡名士张南和之嫡长女也。”

    蜀郡张南和,便是在历史上先嘲笑刘备为“潞涿君”(露啄君,即嘴上没毛)、后咒刘备死的那个2百5张裕。

    张裕在刘璋时代,是“后部司马”,地位极高。

    前后左右4部司马,秩阶2千石,同于郡守。

    周群在谏阻刘备征汉中时,张裕亦称“不可发兵,军必败”。

    同时: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9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摘自《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然后…

    备闻之,诛裕。

    诸葛亮屡请不得免,裕遂死。

    备杀裕的理由非常值得玩味:

    即“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摘自《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刘帮主的意思是:

    老子虽知道张裕是芳兰,但怎奈何其人太碍眼!

    这事儿还没完…

    《3国志》作者陈寿,写到张裕之死时,竟然如是说:

    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

    摘自《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陈寿的意思是说:先主不应杀裕也。

    可见刘备此举,大失蜀地士人人心。

    言归正传。

    之前赵旻攻下成都城之时,张裕正与周群1起,在犍为郡游说当地豪族,准备联合犍为豪族,1起抄赵韪的后路…

    结果其人慢了1步。

    赵旻正琢磨张裕的政治立场之时,董和却又给自己新主公补了1刀。

    “主公有所不知,张南和之嫡长女,对主公颇为爱慕,此事在成都城人尽皆知也。”

    苟哥心虚无比地看向脸如锅底的香妹子,正欲出言辩解,冷不防被董和补上致命1刀。

    “主公,以老夫观之,张南和对此事,非但不以为耻,反似极为支持。”

    苟哥只觉人生无比灰暗。

    这事儿依然没完…

    董和悠悠道:“主公,张南和乃蜀郡名士,愚以为,主公可玉成此事,以安益州士人之心。”

    张裕身为蜀郡名士,愿将自己嫡长女许给赵旻做妾…这事所隐含的意义,颇值得玩味。

    苟哥忍不住回想起那纯欲少女清纯、妩媚交织的诱人仪态,心中不由1荡。

    在这1刻,便连腹黑皮厚如苟哥,都不得不承认,他对张裕家那香喷喷的纯欲极品少女,竟然心动了…

    但苟哥身畔那陡然变得冷冽、凛然的空气,提醒其人,万万不能答应此事。

    于是苟哥大义凛然道。

    “幼宰先生此言差矣!张南和既为蜀郡名士,其人嫡长女又如何可为妾?”

    香妹子对爱郎的表态满意至极。

    董和呵呵1笑,在马上向香妹子作揖行礼。

    “事关益州人心安定,主母不妨多多思量,某言尽于此。”

    言罢,求生欲同样极强的董和放缓马速,默默退回队中。

    苟哥定了定神后,不敢再看香妹子,而是唤来刘璋和吴懿。

    “稍后某等进城之前,刘公可与吴将军赴君郎公之祠拜祭,再回军营安歇。某等休整半日,明日卯时准时开拔。”

    刘璋微胖的白净脸上,神色有些黯然。

    其人作揖行礼。

    “谢卫将军高义!”

    吴懿行礼之余,心中不由暗赞:主公心细如发也!

    赵旻这是担心刘璋尴尬,恰好步骘已为刘焉立祠,所以…

    刘璋借拜祭其人先父之机,可避免其人无颜进成都城。

    苟哥就是如此细心。

    刘璋行礼后,便与吴懿1同脱离队5。

    香妹子犹豫再3后,正欲开口问爱郎,却听1阵密集而又急促的马蹄声骤然传来。

    与马蹄声1同传来的,还有两人的声音。

    “主公,某迎驾来迟,请主公恕罪!”

    “主公,俺有失远迎,请主公恕罪!”

    香妹子微微叹了口气,仰首看向前方。

    只见…

    头戴进贤冠、着玄色深衣的步骘,与头戴兜鍪、着盆领甲的庞德,正向自己疾驰而来。

    2人身后跟着1众或戴束髻冠、或戴进贤冠的文士。

    队5的最后,则是1队卫府精骑。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袁绍之死,导致曹操直接向江东孙氏逼遣任子。

    扬州(9江郡除外)是孙氏地盘,人所共知。

    但因为建安5年(200)孙策猝死,因此继位未久的孙权,陷入“主少国疑”的困境,根基脆弱,内部叛乱不断。

    袁绍死亡同年(202),曹操便公开向孙权勒索“任子”(即人质),实际是在试探扬州方面的底线。

    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7年,下书责(孙)权质任子。--《江表传》

    此处的“任子”有些许问题。

    因为按《孙登传》记载,孙登是孙权长子,且出生于赤壁之战翌年(209)。

    换言之,建安7年(202)的孙权,膝下无子,又如何能被勒索到任子?

    虽然《吴书》与《江表传》1口咬定彼时孙权拒绝遣送任子,实际情况却是孙氏宗亲,因畏惧曹操淫威,纷纷与之暗通款曲。

    代表人物就是孙贲与孙辅。

    孙贲是孙坚从子,孙策、孙权从兄,也是孙坚之后,孙策之前的孙氏首领,代孙坚领兵,受封豫州刺史。

    在曹**遣任子的3年前(199),孙贲便嫁女于曹操之子曹彰,结为亲家。

    袁绍方强,而(孙)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孙)匡,又为子(曹)章取(孙)贲女。--《吴书孙讨逆传》

    孙贲因为与曹氏的姻亲关系,在赤壁之战时(208)甚至打算送自己儿子去曹营做人质,彻底走上了邪路。

    豫章太守(孙)贲,女为曹公子妇(即儿媳),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孙)贲畏惧,欲遣子入质。--《吴书朱治传》

    孙贲的弟弟孙辅,也受到哥哥影响,“遣使与曹公相闻”,图谋不轨。

    (孙辅)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孙)权幽系之。--《吴书孙辅传》

    按《孙辅传》的时间线记载,孙辅谋逆,在平定庐江(199)之后。且孙辅是被孙权囚禁,可知此事无疑发生在建安5年(200)孙策死后。

    孙辅以宗室身份叛变,必然事出有因。结合时间背景,可推断此事大概率发生在建安7年(202)曹操“逼遣任子”的大背景下。

    曹操敢于向孙权逼遣,就是仗着袁绍去世(202),天下无人再能遏制自己的兼并野心。

    可见袁绍之死的影响范围,有多么巨大。

    试问袁绍若依然在世,曹操又焉敢4意妄为?

    按蝴蝶效应与混沌理论来看,在动力系统中,即使最细微的振动,也可能导致巨大的连锁反应。

    袁绍鹰扬河朔、雄踞4州,其影响绝非“蝴蝶振翅”可比。

    因此袁绍去世(202),也导致了罕见的政治震荡,几乎神州大6的所有军阀,都极大程度地受到了袁绍之死的影响。

    关中诸将因此彻底倒向曹操,甚至亲自下场,武装干预中原混战,协助平定郭援之乱(202)。

    刘备北伐因此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刘表与袁谭袁尚决裂,从此困坐江汉,闭门不出(202)。

    刘璋因为前1年(201)平定内乱,早已民穷财尽,不得不休养生息。袁绍死后,刘璋更是不敢造次,最终向曹操俯首称臣。

    孙权则被公开勒索任子,哪怕彼时(202)其根本“无子可遣”。

    在逼遣的压力下,张昭为代表的鸽派,与周瑜为代表的鹰派,立场争执也提前浮出水面。

    (孙)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孙)权意不欲遣质(子),乃独将(周)瑜诣母前定议。--《江表传》

    虽然孙权无子可遣,却挡不住孙贲、孙辅兄弟与曹操眉来眼去。

    最终孙贲遭到猜忌,孙辅被幽禁致死。

    东吴宗室内部险些又掀内乱。

    袁绍死后的影响,乃至于此;其生前的能量,也便可想而知。

    陈寿称袁绍知名当世、鹰扬河朔,岂为虚言?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