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春大典启,数月无戎机2


本站公告

    因交州,也就是交趾刺史部治所位于后世越南首都河内,故而,至此岁除之时,士燮的使臣方才将将赶到许都。

    然而,此刻赵旻根本懒得理会士燮的使臣。

    其人对前来报信的故光禄勋、现许都令桓典道。

    “其众自去觐见天子便是,某无暇顾及其众!桓令君如不放心,可引其众进宫!”

    桓典是沛国谯县隔壁龙亢县人,算曹操老乡。历史上曹操的中领军桓范,便是桓典之子。

    桓典受曹操牵连,在曹操官渡兵败后,赵旻未至许都之前,其人便被杨彪从9卿之光禄勋1撸到底,贬为白身。

    赵旻既然对曹氏、夏侯氏既往不咎,在赵旻提议下,桓典便又重新做起了许都令这个堪比太守的千石之职,直属执金吾程昱领导。

    可怜桓典曾身为骢马御史,素有清名,竟险些晚节不保。

    但话说回来,许都令这1堪比洛阳令的京县县令,非桓典这等正直之人,旁人还真做不好。

    东汉开国皇帝、位面之子刘秀朝的那位强项令董宣,了解1下。

    不是赵旻不给桓典面子,而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士燮的使臣,哪里有远征凯旋的大军重要?

    赵旻不再理会因章办事的桓典,而是看向面前众将士,再次深深1揖。

    “有劳诸公率众将士归营,旻即刻赴卫府,为众将士备宴!至于匈奴左贤王诸子女,暂且于营中安歇,午宴后旻自会为其众安排住所。”

    这些经历苦战、又1路疾行凯旋的兵卒们,心中登时舒坦至极。

    赵旻行礼后,复又看向臧霸和蔡琰。

    “此地非叙旧之所,请蔡夫人随旻归卫府详谈。”

    言罢,赵旻转过身,对众使臣、臣属抱拳。

    “诸公若欲问详情,请随旻归卫府!请!”

    蔡琰心中不由得暗暗点头:

    阿旻虽年轻,却已颇有权臣之风,此番安排可谓无懈可击。

    何况,当着这众多使臣之面,阿旻始终未询问任何细节,而是不吝溢美之词。

    如此1来,便足以使不明内情之众使臣震恐。

    阿旻沉稳至斯,难怪其人虽仅弱冠之龄,却可震服众多贤臣猛将。

    2人虽初次见面,但蔡琰心中对赵旻评价颇高。

    赵旻当前而行,为其人身后大军开出1条通道。

    其人身后,浩浩荡荡的大军缓缓前行。

    于是乎,许都百姓们尚未见识到大傩的热闹,便先见识到了远征匈奴之皇汉雄师凯旋的壮观场面。

    围观群众们窃窃私语。

    “大兄,若弟未记错,前将军、右将军等人,应是冬月下旬方才出征,然否?”

    “然也!”

    “南匈奴应在塞外,然否?”

    “然也!”

    “既如此,大兄,为何卫府精骑仅不足4十日便凯旋?”

    “阿弟,因卫府精骑,乃卫将军麾下精兵之故也。”

    解答之人惜字如金,其人或许是乐进亲戚亦未可知。

    类似的对话,普遍出现于夹道欢迎大军的人群中。

    是以,江东、巴蜀、荆州,甚至是甫至许都的交州使臣,都已洞悉了此事的前因后果。

    于是…诚如蔡琰所料,众皆震怖不已。

    周瑜实在未忍住,轻声询问太史慈。

    “子义兄,南匈奴便如此不堪1击乎?”

    太史慈是青州东莱人,其人不知匈奴实力如何,但经历过张纯、张举之事的太史慈,却清楚乌桓人的实力。

    “公瑾谬矣!若南匈奴羸弱至斯,乌桓人、鲜卑人焉能不尽吞其部?

    袁本初昔年征战黑山贼时,便曾征调乌桓义从,乌桓人实力不俗,由是推之,匈奴人实力不弱。

    故而某以为,皆因卫府猛将如云、精骑剽悍善战之故。何况,公瑾可曾察觉,卫府精骑皆配有马蹬。”

    周瑜定睛观察后叹道:“子义,阿旻乃神人也!”

    太史慈虎目中流露出钦佩之色。

    “公瑾有所不知,从文不但长于治国、百战百胜,且武艺亦不俗,如从文这般文武全才,实乃某平生所仅见也。”

    周瑜蹙起眉头深深1叹,不再多言。

    在他这个智勇双全之人看来,江东前途堪忧。

    类似的对话,同样出现于各使臣的团队之中。

    张飞已经打定主意,准备返程后,苦劝刘备在赵旻羽翼遮蔽下安心发展,不要试图捋赵旻虎须。

    昨日急匆匆赶到的荆州使臣刘先,则与其人身侧的邓义迅速达成共识。

    “子孝,某等便如此,返襄阳后务必苦谏明公交好卫将军。”

    交州使臣、苍梧太守吴巨心有戚戚焉,讷讷不能言。

    惟有黄衡老神在在地跟在卫府众人身后,始终不发1言。

    其人实则在暗自庆幸:

    万幸主公赵府君有先见之明,其人提前向卫将军示好,并主动投靠卫将军,如今前途1片光明。

    同时,其人心中又冷笑不已。

    张公祺、刘季玉,你2人恐已惶惶不可终日矣!

    蔡琰趁旁人不注意,悄悄与爱郎并辔而行。

    “阿兄,未意阿旻竟沉稳至斯也。”

    赵云淡淡道:“欲成大事,必当如此,不足为奇。”

    蔡琰噗嗤1笑:“阿兄似对阿旻不满?然妾观之,无论河东、河南亦或颖川,沿途所见皆1片祥和、士民皆安居乐业,阿兄为何不满?”

    赵云心道:你若得知阿旻所作所为,必与我想法相同!

    云哥这个道德底线极高之人,始终对赵旻与“伏梦”苟且之事耿耿于怀。

    所以,赵旻绝对不敢让自己老叔知道,自己睡的不是“伏梦”,而是…

    赵旻清楚,以自己老叔的性格,绝对保证不打死自己…

    换言之,是只会给自己留1口气…然后来1句:

    敌羞吾去脱他衣…啊呸!云今日便清理门户!

    赵旻在心中反复回忆伏寿如今的妆容,确定老叔应不会将皇后与“伏梦”联系在1起,登时暗暗松了口气。

    其人心道:昨日老叔书信方至,今日大军便已凯旋,夏侯渊神人啊…且慢!

    明年老子攻汉中、定巴蜀…对!趁刘璋慌得1批之时,老子便派渊哥南攻成都!

    以渊哥那神1般的行军速度,吓不死刘璋那老小子!

    嘿嘿!东州士人…赵韪…其人比刘焉小不了几岁…何人可出任益州牧?

    赵旻已开始考虑攻略巴蜀…

    与思想活动极为丰富多彩的上述众人不同,颜良、乐进、夏侯渊和张辽4人,此刻只有1个极为朴素的想法:

    午宴后,某必安歇半日。

    很快,大军便行至北军军营。

    颜良、赵云等将领率军回营安置,赵旻安排赵甲至宫城,协助伏完、杨彪、刘艾…诸人准备大傩,荀攸、刘晔及其余众人,则随赵旻返回卫府。

    有趣的是,交州使臣吴巨居然也跟了过来。

    换言之,其人还就真就是见了刘协1面后,便出了宫城。

    刘备、张飞、吴巨为故友…

    因大耳朵早年时曾颠沛流离、4处逃窜,因此其人的朋友圈,范围着实有些广。

    或者可以理解为,汉末群雄的朋友圈,说大也大,说小也确实小。

    吴巨吴子卿还有另外1个身份,便是已故之“衣带诏”党徒、议郎吴硕吴子兰之弟。

    没错,吴巨之兄吴硕,正是演义中的那位义士吴子兰。

    注意:硕、巨2名相近,而后边齐王曹芳字兰卿。

    由此可知,吴巨与刘备关系还不1般。

    吴巨、张飞2人已有数年未见,却未曾想过,2人会在如此场景下,同时以背景板的身份重逢。

    是以2人此刻皆唏嘘不已。

    吴巨作揖:“翼德,某闻玄德公而今亦为卫将军麾下,然否?”

    张飞抱拳摇头:“非也,子卿兄,某主今为天子所封左将军、兼领东郡太守,非从文麾下也。”

    吴巨叹道:“原来如此。刘荆州今对交趾刺史部虎视眈眈,某等寝食难安。”

    张飞心中1动:“子卿兄,俺有1计或可解忧。”

    【作者题外话】:董宣便是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强项令。

    他不但敢硬怼湖阳公主,而且敢硬怼阴丽华的亲戚…

    要知道,阴丽华可是刘秀最爱的皇后啊!

    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此典故说的就是桓典。

    赵旻这1番示威…连周瑜都大为震慑,其他诸侯使臣可想而知。

    这1章,咱们介绍1下吴巨,捎带脚揭开士燮那虚伪的真面目。

    吴巨是东汉末年刘表所署的苍梧太守(属交州),在建安十6年(西历211年)被孙权麾下步骘步子山诱杀。

    建安5年(西历200年),交州还是交趾刺史部,翌年改名为交州刺史部。

    吴巨无传,生平记载0星分布于诸将列传中。

    结合诸材料,可知吴巨是处在孙权、刘备之间的摇摆势力,两家均欲拉拢其为己所用。

    苍梧在交州最北,与刘备的荆州辖区接壤;且吴巨与刘备私交甚笃。

    在刘备南徇4郡后(209),其辖区桂阳已经与苍梧相连,具备了南下交州的条件。

    而孙权则在同年(209)“进妹固好”,翌年(210)又自置交州刺史、同时“出借南郡”。

    不难看出,“孙刘联姻”包括“出借南郡”,实际是孙权令刘备“放弃染指交州”的交易筹码。

    对孙权而言,交州是东吴的“战略大后方”,不可能允许异己势力存在。

    豫章、会稽郡(后世江西、福建)皆与交州接壤,孙权不慌才怪!

    综上,吴巨不出意外地成为“孙刘媾和”下的牺牲品。

    谈到吴巨,绕不开交州的立场归属问题。

    交州在今两广地区与越南北部。

    两汉时代,经济重心在黄河以北,交州属于极度不发达地区。

    统治者对交州的治理方式以“羁縻安抚”为主,对玳瑁、珍珠、犀牛角、象牙等土特产有较强的需求,与蜀汉“镇抚南中”(今云贵地区及缅甸东北)并征收盐铁、生漆相似。

    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吴书4士燮传》

    汉末丧乱时(184),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交州遂割据独立。

    最终,交州出现了以“士燮”为代表的土著豪强家族,兄弟4人“并为郡守”,士燮以“绥南中郎将”身份“都督交州7郡”的恐怖景象。

    说白了,交州已经是自成1国。

    所谓绥南中郎将,其实就是当地的土皇帝。

    说得再直白点儿,士燮,实际上就是交趾国国王。

    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7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吴书4士燮传》

    但士燮终究远不如昔年南越皇帝、常山赵家老祖赵佗。

    其军事实力不足以保障全境安全,故先后依附于强势的北方政权。

    曹操部将张津、刘表部将赖恭,先后出任交州刺史。

    说得直白些,这两人在交趾国,相当于刘协这个傀儡皇帝,主要任务是同时为士燮、曹操等人遮羞。

    出于好奇,云某在万方和维普搜索大量文献后,终于还是忍不住查了1下百度版的士燮…

    结果…

    云某险些笑死!

    就这么个大逆不道、在交趾作威作福、历代学者早已看清其人真相的反贼…居然被百度吹上了天!

    忍辱负重的忠臣?他忠于自己倒是真的!

    笑死个人!

    百度能信?

    言归正传。

    建安十3年(208)赤壁之战后,刘表势力覆灭,曹操战败逃北,故交州地区的新任宗主,遂从刘备与孙权中产生。

    刘备翌年(209)“南徇4郡”,其中0陵、桂阳均与交州接壤;

    孙权则很快遣步骘为新任交州刺史(210)。

    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4郡。--《蜀书2先主传》

    建安十5年,(骘)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吴书7步骘传》

    不难看出,孙刘几乎同时进行的“南部战略部署”,实际是两家对交州的“势力渗透”与“主权声明”。

    彼时的吴巨,便处在“孙刘争霸南方”的大背景下。

    其辖区苍梧郡,与刘备占领的桂阳郡接壤。

    桂阳太守是刘备部将赵云;

    而吴巨本人又与刘备有旧。

    因此吴巨的政治立场,十分值得探讨。

    吴巨有割据野心,但立场亲近刘备。

    因为吴巨无传,故其“政治倾向”只能从散碎的史料中略加推断。

    前任交州刺史朱符死后,士燮兄弟“雄长1州”,实际以割据姿态独立。

    曹操遣张津为新任交州刺史,但“刺史治所”不在交州,而在荆州0陵与桂阳。

    由此亦可窥见,曹操无心激怒交州的土著豪强势力。

    (曹公)授孙贲以长沙,业张津以0(陵)、桂(阳)。--《志林》

    另1方面看,0陵与桂阳实际处在刘表控制下,曹操故意“慷他人之慨”,实际也在驱虎吞狼,挑拨离间。

    所以,张津没几年,便被其人部将区景所杀。

    这喻示曹操对交州的渗透,以失败告终。

    曹操势力退出后,刘表遣赖恭为交州刺史,遣吴巨为苍梧太守,将荆州势力插入交州。

    (张)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0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吴书4士燮传》

    问题是、吴巨与赖恭虽然同为刘表部将,却相互违戾不和。

    最终吴巨驱逐了赖恭,在苍梧成为1股半独立的势力;

    其人还与叛将区景,合兵1处,共同割据。

    (吴)巨有都督区景,勇略与巨同,士为用。--《交广春秋》

    区景,即之前提到的、杀害“曹操所署交州刺史(张津)”的叛将。

    不难看出,吴巨很有些割据的野心,刚戾难御,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道德底线!

    要知道,刘表可是其人举主!

    在2重君主观的时代,某人的举主几乎等同于天子!

    吴巨其人如何,由此可见1斑。

    由是,孙刘2人,便纷纷展开对吴巨的拉拢,以期吞并交州。

    征4郡、借南郡、孙刘联姻等历史事件,看似毫无联系,实际是新兴军阀对南方势力的重新划分。

    因吴巨曾是刘表部将,且出身武夫,故与客居荆州、以“武勇见称”的刘备,颇有交结。

    前文已提过,出身帮派的刘帮主刘备,确实是武勇宿将。

    建安十3年(208)曹操南下,刘备轻骑遁走。

    恰逢鲁肃以吊丧为名至荆州。

    2人相见,刘备表示“欲投苍梧太守吴巨”。

    (鲁肃)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欲往投之。”--《江表传》

    注意:吴臣即吴巨。

    刘备与吴巨私交应该很不错。

    因为彼时胆敢收留曹**敌者,恐怕已为数不多。

    在建安十3年(208),曹操统1天下已是大势所趋。

    连远在益州的刘璋,是年都“始通贡献”。

    荆州的刘琮已经束手归降,江东的张昭、秦松等人,更是心神荡漾,开口闭口“和平统1”,竟气得孙权“挥剑斩案”。

    在此背景下,膨胀的曹操彻底摒弃了荀彧,并完全暴露出其人野心家、阴谋家的全部本相。

    什么天子?什么汉室?

    去特喵的!老子曹孟德就是要当皇帝!

    呵呵,结果…

    无数次史实告诉我们,做人呐,不能太得意忘形!

    尽管曹魏史官们,为了尽力为曹老板遮羞而煞费苦心,但没卵用,他们管不了孙吴的史官,管不住韦耀。

    赤壁之战的真相不管如何遮掩,也遮掩不住曹操的实际战损。

    好吧,尽管早已不知脸为何物的曹操,大放厥词说那是自己主动烧的船。

    尽管小学生们还真就信了。

    但真相,依然是真相,纸无论再如何阻燃,它也不可能永远包住火!

    话说回来,百度如此不做审核便随意摆放谬论,也不怕误人子弟?

    没错,云某说的就是百度百科!

    割据苍梧郡的吴巨做出了何等选择?其人的后果如何?咱们下1章再说!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