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3


本站公告

    夏侯渊、杨修和赵虎那1部精锐重骑,即将施展由杨修提出、荀攸完善、刘晔补遗的计策。

    此刻正值清晨,在密布的彤云下、如刀的朔风中,夏侯渊和杨修整装待发。

    颜良、张辽,以及赵云、徐晃这两路大军,也已准备就绪。

    此战能不能速战速胜,关键在杨修。

    夏侯渊蹙着浓眉,捋须叮嘱再3:“德祖,此番若那左贤王不中计,你便与某归队,某等即刻返中军。

    某等装备精良,且有马蹬相助,便是正面作战又有何惧?”

    杨修从容1笑,躬身作揖。

    “妙才兄勿忧,匈奴左贤王自恃麾下人多势众,又见某等兵微将寡,必将见小利而忘命,况且此番尚有子龙叔父接应,某等必可安然无恙。”

    整理好衣冠后,杨修复又向夏侯渊作揖。

    “妙才兄,此番若左贤王借机发难,便有劳兄呵斥其人。”

    夏侯渊展颜1笑,抱拳还礼。

    “德祖放心,若非公达兄不许,某定斩左贤王首级。”

    杨修吓了1大跳:“妙才兄,万万不可!匈奴人非汉人,左贤王若授首,其人部族必将依附单于呼厨泉,袁本初亦将坐收渔利也。”

    南匈奴目前名义上的单于,是依附于袁绍的呼厨泉。

    然而,南匈奴的主力青壮,皆归附于左贤王,左贤王之下的左谷蠡王目前空缺。

    而左谷蠡王之下的右贤王去卑,则是呼厨泉亲信。

    呼厨泉与去卑,是妥妥的汉廷拥趸,左贤王则与汉廷为敌对关系。

    当年献帝东归之时,呼厨泉和去卑,都曾派兵接应白波贼杨奉叔侄。

    所以,可想而知,若因左贤王被杀,袁绍白白得了数十万匈奴青壮,其人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有鉴于此,荀攸严禁夏侯渊这个莽夫手比脑子快,失手杀了左贤王。

    没错,3位谋士计策的第1步,便是诱使左贤王离开其人营寨。

    而这第1步至为关键。

    杨修在满宠熏陶之下已练出些胆量,因此在上1次直面左贤王之时,其人方才始终神色如常。

    虽然杨修的冷汗已将其人衣衫溻透。

    杨修向夏侯渊叮嘱再3后,方才唤来赵虎。

    “阿虎,稍后妙才兄与某至匈奴人营寨前时,你率主公亲卫停于1里之外,勿要尾随某等,切记!

    此外,众斥候务必与子龙叔父加强联系,1旦左贤王出营寨,斥候务必即刻告知子龙叔父。”

    赵虎眼眸滴溜溜1转,旋即颔首抱拳。

    “杨主簿放心,仆已知之!然则,如此1来,中垒校尉及杨主簿之安危…”

    夏侯渊哈哈1笑,摆了摆手。

    “阿虎不必考虑此节,某必可保杨主簿周全。”

    言罢,其人笑着看向杨修,方才的紧张与忧虑已荡然无存。

    “德祖,你我这便启程如何?”

    杨修复又看向赵虎。

    “阿虎,各军皆已准备就绪?”

    赵虎肃然抱拳:“杨主簿放心,1切就绪!便连骁骑将军,而今亦已就位。”

    骁骑将军便是乐进。

    负责保障粮道的乐进在此,便说明…

    这将是1场大决战。

    赵旻如今的情况,包括夏侯渊在内的武将们都清楚。

    赵旻不但输不起,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惟其如此,赵旻方可震慑住那些权欲熏心、甚至有代汉不轨之意的各方诸侯。

    君不见,曹操脱离袁绍、自立门户后,其人虽奉天子以令不臣,又在建安元年至建安4年屡战屡胜…

    但其人的4州之地内,各郡人心仍然极度不稳,惟有颖川1郡,因荀彧之故始终坚决支持曹操。

    否则,赵旻又怎么可能狐假虎威,暗中收了曹操地盘?

    此刻,得知1切准备就绪后,夏侯渊、杨修2人,便与马鞍上挂着沉甸甸行囊的十名亲卫1起,向位于地平线处、连绵不绝的左贤王营寨疾驰而去。

    与上1次截然不同。

    这次2人甫1驰至营寨西侧里许处,便自辕门中驰出数十名手持环首刀、头戴裘帽的匈奴精壮汉子,将这十余骑团团围住。

    为避免被匈奴斥候们察觉,赵旻1方骑兵的驻营地,距此营寨有2十里之遥。

    因此,当夏侯渊、杨修这十余骑突兀出现后,左贤王营寨内,便早已在暗中提防。

    上1次左贤王在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后,学乖了。

    这彪明显是侦骑的精壮匈奴骑中,走出1名昂藏汉子,以刀锋指着杨修道。

    “汉人!俺认得你!近1个月前,你曾使诡计骗俺家大人!”

    杨修淡淡1笑,从容地在马上作揖。

    “将军此言差矣!劳驾将军通禀贵上左贤王大人,某等言而有信,携重金求见大人。”

    言罢,杨修摘下自己马鞍后的行囊,好整以暇地将其解开,露出其中金灿灿能晃瞎狗眼的金饼。

    为增加可信度,杨修随手掏出1枚金饼,极为粗鄙地用牙咬了1口,留下1个清晰可见的印痕。

    “咕嘟”1声,那为首的匈奴斥候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

    杨修哂笑着提了提手中的行囊,行囊中发出金饼碰撞的“锵锵”脆响。

    “某等带来5百枚金饼,此外尚有千匹上等蜀锦,正存放于后方某等之营中。”

    那为首之斥候颇为动容,看在金灿灿的金饼份上,其人居然对杨修行了个匈奴的见面礼节。

    “俺斗胆问郎君,何以近月方才至此?”

    杨修微微扯了扯嘴角,作揖道。

    “某等筹措此金饼、蜀锦不易,遑论尚需为呼厨泉单于备厚礼,烦请将军向左贤王大人禀明内情!”

    不出意外,那匈奴汉子冷笑连连。

    其人身周的匈奴人,则干脆哄笑起来。

    “呼厨泉单于?旁人或许认呼厨泉为单于,俺等却不认!俺匈奴之单于,惟俺家大人也!”

    “汉家郎君,你家卫将军若欲对付袁本初,便不应寻袁本初之走狗呼厨泉,应寻俺家大人方是!”

    “是极!是极!郎君,你为呼厨泉所备之礼,不妨转赠俺家大人,俺家大人定会助你家卫将军对付高元才。”

    杨修嘴角微微露出1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1切,皆在荀攸预料之中。

    杨修嘴角的冷笑转瞬即逝,其人故作惊愕。

    “此话怎讲?”

    无论夏侯渊还是杨修,都乐于拖延时间。

    看在金饼份上,这些匈奴斥候们,也都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郎君有所不知,于夫罗、呼厨泉2人,皆俺家大人之从侄也。

    俺家大人虽亦为单于之姓,却非羌渠之弟,实乃羌渠从弟也。俺家大人之父,便为前任左贤王。

    2十年前,羌渠本为右贤王,居于左贤王、左谷蠡王之下,其人乃借汉家威势篡权也!

    彼时,俺等父辈便皆不认其人为单于,后休屠各部趁俺等内乱时杀其人,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然须卜骨都侯乃须卜氏而非栾提氏,血统不正。故1年后,其人便为俺家大人所杀。

    此后,俺家大人便始终为匈奴左贤王,亦为俺匈奴之主也。

    郎君,呼厨泉本依附于袁本初,其人绝无可能助你家卫将军对付袁本初,你等将厚礼转赠于俺家大人,方为正理也!”

    杨修对这为首的匈奴斥候刮目相看。

    其人不但口齿便给,而且显然有1定文化基础。

    于是杨修终于微微1笑,神色略略变得肃然。

    “原来如此,某谨受教也。某闻将军谈吐、气质不俗,不知将军任何要职?”

    那汉子摆摆手:“郎君休要抬举俺,俺仅为大人麾下小当户也。”

    其人所说小当户,是有别于大当户的当户之职,大当户为万骑长,当户则相当于皇汉的中郎将,比且渠要高1级。

    杨修连声说“失敬”后,为拖延时间,其人又道。

    “某忝为弘农杨氏子弟,家父乃当今之太尉文先公,家父素与陈留蔡公交好。”

    【作者题外话】:再次强调:汉末时的匈奴,指的是南匈奴,北匈奴在汉和帝刘肇时,先被窦宪勒石燕然,后被耿弇的侄子耿夔(本书中耿纪的祖辈)大败,遂逃亡至中亚甚至东欧。

    关于汉末南匈奴之详情,云某前文已提及。

    诱出左贤王之计,由杨修提出;而如何打,由荀攸定计;打成什么样,要取得何等胜果,则由刘晔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暗耻3国志系列中,除杨修初始智力在83到85之间徘徊外,荀攸和刘晔都是智力9十加的牛人。

    而且,那还是被曹操祖孙3代猜忌、披着沉重枷锁、属性被削弱的刘晔!

    本书中的刘晔毫无桎梏,智力全开!

    所以,请诸君拭目以待。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解释了赵旻为何将张鲁定为韩遂之后,下1个目标的原因,最后云某还甩出1个问题:

    曹老板为何要讨伐张鲁?

    本章,咱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解说。

    曹操征伐汉中,其意本不在张鲁,而是希望借着平定汉中的威望,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彼时(西历215年)曹操的爵位止步“魏公”,而讨伐张鲁归来(216),便立刻自领“魏王”。

    其人嬗代野心,路人皆知也。

    (建安2十年)十2月,(曹)公自南郑(汉中郡治)还,留夏侯渊屯汉中。2十1年春2月,(曹)公还邺。夏5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魏书武帝纪》

    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曹操在讨伐汉中之初,居然有不战自退之意,还遮掩为“妖妄之国,不值1提,我军乏粮,不如归去”(此事详见《刘晔传》)。

    因为此时(215)的曹操,根本无心讨伐张鲁,不过是想撞运气捞1笔。

    曹操在暮年百病缠身,锐气尽失,1门心思放在“汉魏嬗代”之上,只想在死前为嗣君铺路,增加政治筹码。

    这与司马昭伐蜀(263)是相似道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曹操攻张鲁,刘备居然不在巴蜀,那么其人何在?

    这事儿啊,还得从曹操攻张鲁的前1年,也就是建安十9年(214)刘备攻成都时说起。

    由于刘备在建安十9年(214)攻占成都,孙权遂索还南郡。

    但南郡控制着入川的水6要道,同时接壤荆南4郡,因此刘备不舍得归还,诡称“须得凉州,乃还荆州”。

    谈判破裂之后,孙权遣吕蒙袭击荆南,夺占4郡(曹操出兵之时)。

    刘备闻讯,率部出川,打算与孙权决战。

    彼时刘备自领5万精兵,已经抵达了南郡前线,驻兵油江口。关羽另率1支3万人的偏军,驻兵益阳。合计8万。

    先主引兵5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蜀书先主传》

    会(刘)备到公安,使关羽将3万兵至益阳。--《吴书吴主传》

    孙权麾下军队规模更盛,达到十万之众。

    咳咳…云某似乎说了句废话…孙权带兵,自然都是十万,所以江湖人称孙十万。

    大战1触即发。

    太祖征张鲁……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合肥之役,(张)辽、(李)典以步卒8百,破贼十万。--《魏书张辽传》

    诸君看懂了吧?

    原本结盟的孙、刘2人,塑料友情破裂,正要在荆州大开杀戒…

    突然…曹老板攻张鲁!

    同年7月曹操征伐汉中,令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马,瞬间偃旗息鼓。

    理由显而易见,汉中、蜀中、巴中,俱为1体,如果张鲁战败,那刘备也得跟着完蛋。

    刘备还打什么中单啊?赶紧回城救水晶吧!

    因此刘备顾不得体面,草草签订了1份停战协议,将孙权已经到手的既得利益(长沙、桂阳)送给对方,同时还把江夏(刘琦的政治遗产)也1并送还。

    孙权则退还已经夺占的0陵,双方握手言和。

    注意:赤壁之战(208)后江夏郡1分为3,曹刘孙各占1部。

    同年8月,土地诉求得到满足的孙权,带着本应与刘备决战的十万兵甲,围攻合肥,替盟友争取时间。

    虽然合肥之战(215)孙权惨败,但除了张辽的勇武与吴军的指挥问题,可能也和孙权的“战斗欲望不高”有关。

    结合时间背景来看,合肥之战并非孙权的原定计划,而是替刘备“围魏救赵”的虚招儿,在外交舞台上获得大丰收(长沙、桂阳、江夏)的孙权,此时对于北伐曹魏,不会太上心。

    此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也。

    谁说人家孙十万不会打仗的?

    人家那叫积极求败保存实力。

    可以说,曹操在7月征伐张鲁,在不经意间化解了孙刘1触即发的大战。

    如果曹操能再缓1缓,等到5万川兵、3万荆州兵和十万吴兵彻底厮杀起来,趁着孙刘两败俱伤,再1鼓南下,可能天下就统1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曹操也早已非那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大汉司空。

    虽然曹操作《龟虽寿》时的年龄,比建安7年(202)病逝时的袁绍还年轻4岁。

    我们再继续看张鲁投降后的后续发展。

    因为张鲁出降的时间过晚(十1月),而曹军本就面临着粮草不足的问题(见《刘晔传》),因此“南徇3巴”的张郃,其工作重心并没有放在攻城略地上,而是迁徙百姓,在寒冬来临之前,掠夺益州的有生力量。

    (曹操)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魏书刘晔传》

    (张)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2郡,徙其民于汉中。--《魏书张郃传》

    张郃同样面临“粮草不足”与“工作重心”的双重问题,因此在刘备奔回川地之后,张郃在前线仅仅坚持5十余日,便遭遇惨败,撤回汉中。

    此败在张郃本传中轻描淡写、1笔略过;但在大败张郃的张飞传中,此战被详细说明…

    张郃确实被张飞打得挺惨。

    所以,读《3国志》,千万不要只读某人本传。

    因为纪传体史书的1个惯例,是专美传主…

    袁绍大概是唯1的例外。

    刘备大难不死,惊魂未定,之后数年保境自守,收复失地,再也不敢有大动作。

    直到建安2十4年(219)恢复元气,才兵发汉中,再掀大战。

    当然,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休养完毕的同年(219),孙权的“土地诉求”也再度发作,袭杀关羽,夺占南郡。

    讽刺的是,此次吴军先锋,与4年前相同,还是吕蒙。

    如此,可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建安2十年(215)可谓风起云涌,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仅仅是局部的武装冲突,但幕后却波谲云诡,险些掀起灭国级别的大战。

    曹操征伐张鲁的军事行动,在不经意间将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马,逼得握手言和,转而合力抗曹。

    更为讽刺的是,曹操征伐汉中,其意本不在张鲁,而是希望借着平定汉中的威望,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站在上帝视角看,如果曹操能未卜先知,按兵不动,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甲便会自相残杀。

    孙刘联盟,虽说各怀鬼胎,总归是为对抗曹操而设;

    然而拯救孙刘联盟于水火之人,却恰恰是曹操这个孙权联盟的对头。

    若曹操仍是2十年前的那个曹操,这1战,天下便可1统。

    可惜,人总是会变的。

    哈哈!

    造化弄人?不不不!

    按照王阳明心学理论,曹操私心作祟,结果反而害了自己,更误了天下黎民百姓!

    其心不正焉!

    或许可用孟子之言总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下午有事,因此云某提前上传,晚上喝完酒第1时间上传第2更,请诸君见谅。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