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情成追忆,奋勇救天子上


本站公告

    当那女子蹙眉看向赵旻时,赵旻只觉脑袋“嗡”1声,深埋于其人心底的回忆,1瞬间涌上心头。

    那女子衣裳普普通通,只是直裾深衣,饰物也简简单单,如云高鬓上仅斜斜插着1根银钗,未戴耳珰和环佩。

    然而,这1身简单朴素至极的装扮,却丝毫掩不住那女子清水出芙蓉般的相貌和气质。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关键是,这女子的身材、气质和相貌,竟极似赵旻前世错过1生的恋人。

    2人虽相恋多年,却因赵旻那危险系数、保密系数都极高的职业,最终未能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此后,赵旻终身未娶,将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自己的伟大事业,而他那相爱多年的恋人,自从结婚生子后,便再也没有与赵旻联系过。

    赵旻前世因重伤被迫转到边疆任建设综合师长后,因驻地周边风波不断,其人又忙着充实、提高自己,所以,其人自殉国来此之前,始终未结婚。

    原本这份记忆已被赵旻深埋心底…

    但此刻,这酷似其恋人之女子,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1般,将赵旻尘封已久的记忆开启。

    短短1瞬间,如春雷乍响、万物复苏,赵旻的回忆纷至沓来,其人1时间心神大乱。

    万幸的是,赵旻心志极为坚韧,是以,他只是微微失神了1刹那,复又冷静如初。

    他微微打量了1番那如出水芙蓉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纯女子,心情格外复杂。

    以赵旻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不难看出这女子的年龄绝对超不过29,也就是十8岁。

    结合这女子的衣着打扮,赵旻可以初步肯定,这是1名品秩虽不高、出身却定然不凡的宫中女官。

    于是其人微微躬身,抱拳道:“某乃奉天子秘诏之卫将军,贵人或曾有耳闻。”

    那女子微微颔首,盈盈1礼后,不卑不亢道:“妾确曾闻卫将军大名。妾只不知,卫将军有何妙计?

    卫将军必已得知,今禁卫皆叛而宦官皆亡,天子为叛军所制而危在旦夕。妾自保尚堪虞,因无力救驾正欲投湖死节。”

    此处的“亡”非死,而是逃亡。

    听得其人1口地道洛阳官话、大方得体的谈吐,赵旻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其人唯1的遗憾,是这姑娘的嗓音与他那恋人不同。

    然而,这姑娘清纯俏脸上那凄怆无助的神情,却同样让赵旻心中抽痛。

    于是乎,赵旻也不再说真定乡音,而是改用官话,肃然抱拳道:“贵人尽管放心,旻既至此,天子必可无忧。”

    那女官或许自知命不久矣,因此其人4无忌惮地上下打量了1番赵旻,言辞之间也少了许多礼法上的顾忌,颇有些放飞自我。

    “卫将军丰神如玉,伟岸英武,妾深慕之。然则,承光殿中尚有数名叛将,叛军数十人,卫将军何以破敌?”

    赵旻顿感啼笑皆非。

    被这酷似苦恋之人的美女夸赞并当面表达爱慕之情,赵旻固然有些飘飘然…

    然则…刘协如今药丸耶!您还有心思泡帅哥?

    见赵旻表情复杂,那女官幽幽1叹:“天子若驾崩,妾惟死耳!故而妾毫不讳言,请卫将军见谅!”

    见这漂亮妹子神情晦暗,确实已萌生死志,赵旻心中怜意大生。

    诚然!人家都要死了,还不许人家泡泡帅哥,黄泉路上做1个开心鬼?

    我呸!有老子在,你想死?没门儿!

    1念及此,赵旻胸中斗志熊熊燃烧起来。

    这1刻,他觉得他可以完胜关公。

    注意:重点是他觉得。

    因此,赵旻正色道:“贵人勿忧!承光殿必有暗道,然否?我自暗道潜入殿中,伺机救驾,贵人以为如何?”

    那姑娘噗嗤1笑。

    满池秋水、芙蕖菡萏,顿时因她这1笑而黯然失色。

    “卫将军此举,何异于以身饲虎邪?”

    赵旻斗志更加旺盛。

    你瞧不起谁呢!

    那姑娘依依不舍地凝视了赵旻片刻后,方才垂首轻叹道:“卫将军请回,恕妾不远送!”

    显而易见,她已认定刘协药丸,所以要投湖自尽。

    赵旻急了。

    此时此刻,他也放飞了自我,所以他1把握住了那姑娘的柔荑。

    那姑娘白净如芙蓉的俏脸,瞬间变得嫣红如醉酒。

    “贵人休要如此!此事因何而起?”

    那姑娘声若蚊蚋。

    “叛将以曹孟德、许仲康身亡故,欲与天子偕亡!卫将军请速率军离去,否则,迟恐葬身火海焉。”

    言罢,其人欲竭力挣脱赵旻的手,当然,她挣不脱。

    赵旻洒然1笑。

    那姑娘看着赵旻这1笑,微微失神。

    “贵人请告知旻,暗道何在!旻即便为贵人舍此微躯,亦誓必救出天子!”

    那姑娘的俏脸由嫣红变成酡红,其人也由高洁的芙蓉,变成了娇艳的牡丹。

    她轻启檀口,以细若蚊蚋的声音呢喃。

    “英武俊美如卫将军,亦深慕妾乎?”

    赵旻1颗心砰砰直跳,当即用力颔首。

    他不由自主、鬼使神差地搬运了1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那姑娘显然学识不凡,因此得闻此流传千古的名篇后,她娇躯难以抑制地轻颤起来。

    赵旻趁热打铁道:“此诗不足以形容贵人之美,旻尚有两首诗似成未成,待救驾后,旻再作与贵人!”

    这是肯定的,李白先生赞美绝世佳人杨贵妃的诗,本来就是成系列的3首。

    这姑娘突然甜甜1笑:“卫将军愿为妾赴死乎?”

    赵旻心道:这发花痴的妹子简直无可救药!

    不过…老子就喜欢她!

    于是赵旻用力颔首:“为贵人故,旻便死又何妨?”

    赵旻确实比刘备还不要脸。

    那姑娘喜孜孜地凑到赵旻身畔。

    “既如此,妾便带郎君进暗道。”

    郎君这个词…大有深意。

    您品,您细品!

    这姑娘主动牵起赵旻的手,蹦蹦跳跳绕湖而行。

    “卫将军愿为妾赴死,妾死而无憾矣!”

    她的潜台词是说:咱俩死后,黄泉路上你再给我念剩下那两首诗。

    啊呸!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姑娘认为赵旻是在找死。

    赵旻1边跟着她小跑,1边打蛇随棍上。

    “敢问贵人闺名?”

    那姑娘蓦然回首,嫣然1笑。

    “郎君不必过急,待郎君与妾赴死后,妾自会于泉下告知。”

    赵旻果断地闭口不言。

    他不想给自己立fg。

    少顷,在湖畔1处隐蔽角落,准确来说,是1处码头旁的木舍中,赵旻看到了隐于柜下的暗门。

    那姑娘轻轻推开暗门,点燃油灯,当先走了进去。

    昏暗的甬道中空气极为清新,说明暗道中显然有通风口。

    那姑娘轻车熟路地点燃两壁油灯,牵着赵旻的手,引着赵旻径直前行。

    此处即便有油灯照明,仍显得极为昏暗。

    但赵旻牵着佳人柔若无骨的柔荑,嗅着她如兰似麝的幽香,又听着她轻轻哼唱着动听的俚曲小调,突然希望,这条甬道永无尽头。

    然而…老天总是不遂人愿。

    很快,赵旻便看到了1处暗门。

    那姑娘凑到赵旻耳旁,呵气如兰道:“郎君,此处乃天子存放国宝之所。妾在此暗中观察。郎君放心,若郎君身死,妾必随郎君而来。”

    言罢,她骤然在赵旻俊脸上轻啄1口,又如受惊的小白兔1般拉开门跳了出去。

    赵旻回味着佳人唇瓣的触感,心中不由1荡。

    其人握紧手中长枪,斗志瞬间爆棚。

    小白兔你等着,待老子成功救驾后,必向天子讨你,纳你为妾!

    【作者题外话】:秦汉时期,宫中女官始置,至南北朝时期,这1情况已成为传统。

    必非重点,略过不提。

    云某剧透1点:诸位大大或许已有所感,张凝并非女1号;所以,这“女官”,将来戏份决不会少。

    这处暗道,及即将出现的密室,前文云某曾埋过伏笔。

    这也并非重点。

    重点来了,咱们聊1聊汉末3国的铠甲。

    甲胄之胄,通常指兜鍪,也就是头盔。

    而《3国志》记载了两次“人披两铠”的情境。

    1次是曹操讨吕布。典韦及死士弃盾,持长矛撩戟陷阵。

    太祖募陷陈,(典)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

    另1次是孙权讨黄祖。先锋凌统与董袭先登断绁。

    (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吴书十》

    汉末3国常见的甲胄形制其实相当有限。

    西汉常见者,有襦甲、裲裆甲、玄甲。

    1说“裲裆甲”流行于3国魏晋时代,此处,仅供诸位大大参考。

    毕竟云某只是条工科狗。

    东汉常见者,有“筩袖甲”、“盆领甲”。

    甲胄衍化至魏晋,出现了结合上述盔甲优点的“具装马铠”。

    马铠的身甲部分如筩袖甲,为“对襟札甲/鳞甲”构造;脖颈处是盆领甲;肩膀处类似襦甲披肩,防护面积更大,手臂活动更加灵活;但腋下和两胁的防护则不如筩袖铠。

    所谓的“人披两铠”,并非穿戴相同形制的甲胄,而是内、外层分别穿戴不同形制的甲胄。

    即:内侧穿盆领铠/筩袖铠,外侧套裲裆铠。

    这种穿法,就有点儿类似辽、宋时代的“步人甲”。当然,铸造技术和空间设计上、魏晋甲胄肯定不如宋代;但穿搭原理上、2者却1脉相承。

    步人甲,详见《武经总要》。

    其配件由头鍪、头鍪顿项、披膊和身甲构成。

    94版《3国演义》,孙策脱铠甲时,可明显看到身甲,以及肩上的披膊,却没有顿项。

    由此可知,汉末3国的“人披两铠”,所披铠甲形制其实不同。内穿筩袖/盆领,外套裲裆/玄甲。

    诸位大大若仍有疑惑,可看1下电影《赤壁》的定妆照。

    《赤壁》服化道,几乎完全贴合史籍,虽然风格偏西汉,但剧组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绝对值得称道!

    再鞭1次尸:10版《3国》毫无亮点,尽皆槽点!剧情、人物、对话胡说8道、乱编1通也就算了,秦汉古文中根本没有第3人称,皆以其人、或者名字称呼,这是常识!

    这也罢了!

    选角不必由云某开骂,重点是,剧组那服化道是什么鬼!

    中午有应酬,喝了那么34两,这1章暂且只说这么多。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