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先知先觉弄春潮(2)


本站公告

    罗海龙在回到家见了曾淑萍后,他便把丁建文丁老师恢复自由、出来讲课了的消息讲给了曾淑萍听,此时,两人都摇头无不在唏嘘感叹了起来,也都说起了与丁老师的那一段段的交情和缘分来了。

    原来呀,这个丁建文老师就是1950年代初到潘家村扫盲讲课、教妇女们识字的那个丁老师,时年的丁老师正是在龙头中学读初中的罗海龙的班主任。

    当年在潘家村的扫盲夜校授课时,丁老师因为与杨翠桃走得近,后来又因杨翠桃投河自尽,因此,他便被人与杨翠桃绑在了一起沉在了流言蜚语中,人们便沸沸扬扬的说是丁老师勾引了杨翠桃,这才让杨翠桃不听母亲孙美莲的话、才不愿与潘志豪圆房。

    在十年前,由于各种原因,那丁老师与杨翠桃的这种虚无的事便又被人抄了出来,说他思想道德有问题,说他没有资格做老师,进而,丁老师便受难了。

    之后,丁老师便因这事被关进了监仓、失去了自由,又在监仓中得了风湿病,这风湿病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等诸多的原因,因此,在数年之后,那丁老师的左脚便瘸了,再后来,他便被转到了一个茶场里劳动,于是,丁老师便拖着一瘸一拐的瘸腿在茶场里摘茶劳动。

    这次国家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到此时,高考已经停了11年了。凭高考跳出农门、逃出寒门,凭高考来改变命运,这是当地人们的途径和愿望,因此,当年符合报考条件的人们,便都纷纷要求当地的最高学府龙头中学能派出各科老师来辅导他们。

    然而,此时龙头中学有水平的老师都已经是七零八落了,在职的各科任老师那也是残缺不全了,去那里寻找老师呢?那当然便是从前那些老牌的大学毕业生、曾经是老师的老老师们了,领导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丁建文老师,有良知、清醒的人们都知道,丁老师本来就不应该承受在承受的苦难的。

    于是乎,龙头中学便向公社和县里打了报告,点名要丁建文老师回校来辅导、执教。

    很快,上级准许了。

    因此,丁老师便恢复原职、自由执教了。

    据说,丁老师是当地的第一个复职和恢复自由的人。

    此时的丁老师其实还不到50岁,但是,一瘸一拐的他看起来却像个60几岁的老人一样,因此,人们暗中便把他称为了:老头老师。

    罗海龙说他要去拜访丁老师,这里面有请求丁老师来辅导罗伟斌的原因,也有他在十年前保护过丁老师的缘由。

    那是在1967年的一天,罗海龙匆匆地在家里从他的药包里拿出了一条红参,这条红参原来是罗海龙准备用来炖鸡汤给怀孕的曾淑萍吃的,当时她的肚子里正怀着罗伟忠呢。

    曾淑萍见状,便问道:“要拿红参去干嘛呀?”

    罗海龙应道:“小声一点,我要拿给我原来的龙头中学的班主任吃,希望他能跳过这个坎。”

    曾淑萍说道:“龙头中学你的班主任?听说明天大队里要开大会……难道你的班主任……?”

    罗海龙说道:“是的,我原来的班主任叫丁建文丁老师,我今天在大队部的监房里瞄见他了。”

    曾淑萍说道:“啊?丁建文丁老师?哎呀,他也是十几年前我在潘家村扫盲夜校时的老师呀。他讲的课,既风趣又幽默,好记容易懂,十分受大家的欢迎……”

    罗海龙说道:“哦?是吗?怎么那么巧啊!”

    曾淑萍说道:“就是呀,因什么事呀?怎么他也会被人抓来大队里?”

    罗海龙说道:“哎呀,这年头,说不清楚。听说他是在你们村扫盲夜校时不道德、乱搞什么……”

    曾淑萍说道:“哦……我明白了,那是指他与我的闺密杨翠桃的事情,这……这怎么会是不道德呢?乱搞什么关系呢?他与杨翠桃的事情,我清清楚楚,他们两人是清清白白的,根本就还没开始恋爱呢。”

    罗海龙说道:“哎呀,这年头啊……你别管那么多了。他以前对我很好,是个得人尊敬的好老师,我今天看他好瘦、好憔悴,在大队部里少吃少喝的,我想趁我值班看管他的时候,偷偷的给他这条红参,以让他明天能有力气跳过这个坎。”

    曾淑萍说道:“哦,好吧,那去吧,去吧。”

    罗海龙便把那条红参切了片,包好了,然后在大队部看管丁老师时,他趁另一个看管人员去上厕所和周围无人的瞬间,他便偷偷地把参给了丁老师,他并细声地对丁老师说道:“丁老师,我是53届你的初中学生罗海龙啊,这包东西,你偷偷的把它吃了,别声张,这里说话不便,就请你自己多保重,要坚强的顶下去啊……”

    丁老师看着罗海龙,他略有所思后便说道:“哦,原来是你呀,罗海龙,谢谢,谢谢,你也要注意风险呀……”

    丁老师眼含着泪花,接过红参的他对罗海龙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当年的罗海龙是河东大队的民兵连长,他就这样在偷偷地关照着自己受苦受难的老师。

    而现在,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丁老师便又获得了自由了。

    这时,罗海龙与曾淑萍在回想起这段往事后,两人便都感慨不尽。

    在第二天,罗海龙便带着一点小礼品,他便前往龙头中学去找丁老师,此时,这师生见面,两人便又是往事历历、感慨万千,在一阵嘘寒问暖和闲聊话旧后,那罗海龙便把话题转到了罗伟斌的身上来。

    丁老师一听,他便惊讶了:“哎呀,自从我回来学校后,便天天见有两个学生早晚都在背书学习,早晨、黄昏的树荫下都能听到他俩的朗朗书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潘老师的儿子和他的亲戚,晚上半夜了,潘老师的宿舍里还亮着他俩的灯光,我就啧啧赞叹,哎呀,没想到啊,其中的那个是你儿子呀!海龙啊,难能可贵啊!”

    罗海龙笑道:“丁老师啊,你过奖了,犬子无知,可能还未与师公你打过招呼吧?按古时之礼,犬子可算是你的徒孙呀,他应该叫你师公才对呀!”

    丁老师笑道:“莫谈古礼了,莫说师傅师公了,时代不同了,为师应该是师又是友才好呀,很荣幸能成为你父子俩的老师呀。”

    罗海龙笑道:“那是那是,老师谦虚了,你就是良师又是益友呀。我等一下去叫他过来拜见你,还望老师提点提点、辅导他一下?”

    丁老师笑道:“好呀,海龙啊,我明白你今天来找我的意图了。放心吧,今天咱师生见面,就凭十年前在河东大队、就凭你冒着风险偷偷给我的那条红参、让我熬过困苦,就凭二十几年前咱师生的情谊、就凭我与潘老师十数年前的同事情谊,就凭潘老师当年帮我解释过我与杨翠桃的事,嗯……这事啊你就放心吧,我必定会倾囊相授啊。”

    罗海龙听后,他顿时便激动得起身握住了丁老师的双手,感激之情霎时便使他眼含泪花了,而丁老师也因想起了当年的许多无奈困境和落魄也是眼眶湿湿的。

    “海龙啊,你教子有方啊,这两个小伙子见到我都彬彬有礼,真令人爱惜,好,我现在知道了他是你的儿子以后,我一定是会落力施教的,现在高考已经恢复了,作为老师的我也有施展才干的时候了,只要我的学生肯学,只要你的儿子肯学,我就一定要培养他考上大学,一是为你父母争光,二来也是为老师和为学校争光呀,你放心吧!”

    丁老师在自信满满的安抚着自己眼前的这个曾经的学生罗海龙。

    唉,二十几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由于多年不见,丁老师与罗海龙便又聊起了从前的许多往事来,罗海龙又恭恭敬敬的像向领导汇报工作一样,在向丁老师讲述了自己曾经的一些经历来,师生俩可谓是情真意切在交谈。

    罗海龙随后又找了潘志光,之后,在放学后,罗海龙、潘志光、罗伟斌和潘仲阳则又一起来拜见了丁老师,那罗伟斌和潘仲阳也又是十分的客客气气、恭恭敬敬,这时,那丁老师又大加赞赏了罗伟斌和潘仲阳。

    此后,丁老师便有针对性的为罗伟斌和潘仲阳制订了学习的内容和计划,其俩人便在潘志光和丁建文等老师的辅导下,在夜以继日勤奋的学习着。

    罗伟斌和潘仲阳真是幸运啊!他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都还相继得到了各自的父亲和老师们的爱护和帮助。

    后来,在1977年12月的7、8、9日,那中断了十一年后的第一次恢复高考便如期的进行了。

    而在1978年的元旦过后,罗海龙收到了在汕头的三叔罗家寿的来信,拆开一看,哎呀!这可是一封报喜的喜信啊!原来,那20岁的罗海雄以知青的身份参加了这次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已被某海运学院录取了。

    罗家寿的小儿子罗海雄在汕头考上大学了!

    一时之间,这消息便轰动了罗家寨了!也给罗家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便使罗伟斌在更加的用功学习了。

    之后,寒来暑往,在转眼间,便到了1978年7月的7、8、9日了,在时隔半年之后,全国便在此时举行了恢复高考的第二次高考了,这也算是此后的正常的高考了。

    这次高考,罗伟斌和潘仲阳信心十足、斗志昂扬地走进了考场。

    至月底,高考成绩公布了,罗伟斌和潘仲阳都双双进入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时年的大学录取只分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

    当天,那得知自己分数的罗伟斌骑着自行车从学校里拼命地赶回家里报喜,一到村边,他骑着自行车就径直奔到了罗海龙、曾淑萍与乡亲们正在劳作的地里,隔着老远,罗伟斌把自行车一甩,他拔腿就奔向罗海龙和曾淑萍,他一边跑一边重复着在高呼道:“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爸!妈!我考上了!”

    那正在锄地的罗海龙和曾淑萍闻声后便双双抬起了头来,在一听到罗伟斌在狂呼“我考上了!”后,夫妻俩便都情不自禁地把锄头一扔、拔腿就冲向罗伟斌,接着就双双拥住了罗伟斌。

    “真的?真的考上了?”曾淑萍惊喜地问道。

    “真的!我真的考上了!”罗伟斌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地应道。

    “好!能考上就好!能考出去就好!”罗海龙咧嘴喜笑道。

    “大斌啊!考了多少分啊?”隔着老远的过家猫在大声地问道。

    “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68分啊!猫叔公!”罗伟斌应道。

    罗海龙和曾淑萍在听罗伟斌说“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68分”后,夫妻俩立马就高兴、激动得流泪了,特别的是罗海龙竟高兴、激动得了说不出话来了。

    此时,他们三仔乸在紧紧地拥抱着。

    “好!叔公为你高兴啊!叔公祝贺你啊!叔公为你骄傲啊!乡亲们啊!我们罗家寨出大学生啦!我们罗家寨也有本土的大学生啦!我们要为海龙和淑萍高兴啊!”过家猫朝着众人大声而又高兴地吆喝了起来。

    此时,一起在田间劳作的罗晓光、罗晓辉、罗晓明、过家猫、彭四妹、阔嘴牯、杨竹清、老黄狗、郭圆圆、瘌痢头、梁丽珠等数十个乡亲们都在为其咆哮高兴起来了!

    随即,罗海龙和曾淑萍连锄头都忘记拿了,这三仔乸便赶紧回家以向其他家人报喜。

    在回家的路上,罗海龙和曾淑萍又向罗伟斌询问起了潘仲阳的成绩来,当得知潘仲阳的成绩也超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36分的消息后,夫妻俩便也在为潘志光、陈慧芳和潘仲阳高兴了。

    随即,罗伟斌考上大学的消息便把罗家寨炸响了!

    因为,在半年之内,罗金水一门传下的罗海雄和罗伟斌,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叔侄俩都双双考上了大学了!

    于是乎,人们奔走相告!这便令罗家寨沸腾了!这便令罗家寨咆哮了!

    其实,罗伟斌和潘仲阳都分别是罗家寨和潘家村在恢复高考后在本土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罗家寨和潘家村的人都在为他俩而高兴,这又再次体现出了人们的浓浓的乡情来了。

    而更值得庆贺的则是罗伟斌,他是罗家寨自建村开基以来在本土考上大学的第一个大学生!古时叫科举,此时叫高考,不论古今,人们都希望能考中!所以,罗海龙那是笑得了合不拢嘴,曾淑萍那是笑得了见牙不见眼,而李雪梅脸上的皱纹则被笑容撑得了像一朵老鲜花一样,一家老少都无比开心。

    那带着笑容的罗伟强此时拉着罗伟斌的手,他在羡慕般调皮地说道:“哥,苟富贵勿相忘,我祝贺你!”

    那罗伟斌在合抱着自己的几个弟妹,他也在笑着说道:“富贵狗,担骨头,亲兄妹,筋骨相连,有我一口,就一定有你们一口!苟富贵勿相忘!”

    罗海龙、曾淑萍和李雪梅见状,三人便都欢笑了起来,都陶醉出了那振奋、欣慰和满足的神情来了。

    其实,罗家还有值得高兴的是:那初中毕业的罗伟芳也考上了龙头中学的高中部,她将步大哥罗伟斌的后尘进入龙头中学就读高一。

    再个,那在河东小学就读一年级的5岁的黄蜂仔罗伟峰,他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跟不上学习,每次考试,他的语文、数学科科都考了100分,在这一次的期末考试,黄蜂仔照样两科都考了100分,人们获悉后都在惊叹道:这小小的黄蜂仔真是神童呀!

    可惜的是:那贪玩调皮的初中毕业的罗伟强却没能考上高中,他的求学之路便就此终止了,另外,那与罗伟强同样贪玩调皮的罗大山和罗绍东也没能考上高中,这三人便只能步入社会、在家务农了;还有,在1978年的这一年,那龙头中学便完全恢复了十几年前的教育模式了,特别是恢复了招收三年制的初一新生了,此时的新一级的三年制的初一新生只有两个班计100人,其被人称为是重点初中,但是,那小学毕业的罗伟忠也没有考上,他便只得留在河东小学读初一。

    在张榜公布分数的数天之后,罗伟斌和潘仲阳则回到龙头中学,在咨询了老师的建议和结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后,两人便各选取和填了自己的心仪大学及其专业。

    不久之后,罗伟斌收到了自己选择的、也是当时十分热门的省城某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而潘仲阳也收到了他自己选择的省城某综合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此时,两家人都欣慰万分、相拥而笑了。

    在获悉罗伟斌被某大学正式录取的信息后,大家便又纷纷地上门来贺喜了。

    来道贺的乡亲们都纷纷的在说道:好啊!谢天谢地谢祖宗显灵,谢祖宗保佑咱村也出了个大学生了,咱村也有大学生了!

    罗家寨的乡亲们都欣喜不已,罗伟斌真可谓是光耀门庭了。

    也真是不简单啊,在1978年的这一次高考,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有610万人,而中专以上的录取人数却只有40.2万人,录取率还不到7%,而罗伟斌和潘仲阳都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就考上了。

    这能不令人惊喜和赞叹吗?这能不令人仰慕吗?

    因为,那是一个高等精英教育的年代!那是一个不但免学费却还有助学金的年代!那是一个考上了就迁户口、包分配、包工作的年代!那是一个考上了就是国家干部的年代!那是一个考上了就成为了“工作同志”的年代!

    所以,自此以后,高考便成为了一座独木桥,那千军万马都在往这座独木桥上挤,都想从这座独木桥上通过,通过了便有一片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以致在此后,有志于考大学而又落榜的学子们便会选择重读补习,便会在反反复复的参加高考,有的人连续考了三年、四年,有的人更连续考了五年、六年,也还在考,可谓是屡败屡考,真像有古时“范进中举”一样的经历和心酸。

    在罗伟斌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罗海龙也写信向三叔罗家寿报喜,罗家寿也很快回复了贺信,他也表露出了万分高兴的心情。

    而罗家寨的乡亲们也又继承了当地的民俗传统,大家又是在拿着一对或两对的鸡蛋,又是在拿着两元、五元到家里来贺喜,罗家的亲戚们也都来贺喜了,那作为罗伟斌姑妈的罗海燕来了,就连那已经是77岁高龄的王细花也在曾永旺的陪同下拄着棍子来贺喜了,她说一定要来祝贺这个外孙,这也是她萍儿的大喜事啊!王细花在见了罗家人后,她激动得也是热泪盈眶。

    那天,所有的亲戚都在同一天来罗家了,因此,罗家家里便在设宴宴请亲戚们,家里便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罗家寨的乡亲们在罗伟斌考上大学的鼓舞下,众人便纷纷在鼓励自己的儿女们要努力读书了。

    最受鼓舞的还是要算自家的儿女们了。

    罗海龙和曾淑萍在经过考虑后,夫妻俩最后便取消了去年准备让黄蜂仔留级的打算,而决定让黄蜂仔正常地升入二年级就读,那黄蜂仔在大哥的鼓舞下,他也表示不留级、要进入二年级就读。

    这时,村中便有人说罗海龙和曾淑萍俩公婆是在拔苗助长、会害了黄蜂仔。

    而罗海龙和曾淑萍却全然不顾别人的非议,夫妻俩还是照样让黄蜂仔升入了二年级就读。

    此时,在罗家,罗伟斌即将离家上大学,罗伟芳即将上高中,罗伟忠即将上初一,罗伟峰即将上二年级,而罗伟强则将踏入社会、将在家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

    至9月初,在两家人的欢送下,罗伟斌和潘仲阳结伴同行,两人便踏上了外出省城广州的上大学之路了。

    而在罗家,那罗伟芳也到龙头中学去住宿就读高一了,此时的龙头中学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已经恢复住校生了。

    看着一儿一女离家去求学,罗海龙掩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满脸绽放着无尽的春光,而曾淑萍和李雪梅的脸上在高兴之余却多少还挂着些牵挂和不舍的神情来。

    此后,罗海龙、曾淑萍和罗伟强则在生产队里劳动,在一如既往的出勤赚工分来养家糊口,那罗伟忠和罗伟峰则在河东小学就读,那罗伟强和罗伟忠也时常在家跟父亲罗海龙学武功,另外,那罗大山与罗绍东也参与了进来、也在向罗海龙学武功,而李雪梅则捡柴烧和在家煮饭、养猪养鸡及料理家务,其内外的一家人都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各司其职,全家人的生活充实而又乐也融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改革开放乐开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