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九 宫中事


本站公告

    红灯照耀,美人如玉。



    蕙馥阁内,梁红玉忐忑地坐在床边,等待皇帝的到来。



    “贵妃,大殿宴饮整浓,想来陛下还要些许时间才来,先用着酒食吧。”



    梁红玉回过头来,却是白蓉红菊端着食盘走了过来。



    梁红玉急忙起身,道:“二位姐姐都是有身份的人,如何还亲自操持?”



    “皇后担心贵妃不适,因此着令我两个来陪。”白蓉笑道。



    有人陪也不错,梁红玉欣然接受。



    不一刻,八盘摆下,水晶酒壶酒盏就绪。



    三人都是熟悉的,同在一桌坐了,把酒言欢。



    不知不觉,只听一声“恭迎陛下”,赵桓进来了。



    龙行虎步,颇有帝王气度。



    作为皇帝,当然是想喝就喝,想不喝就不喝。



    因此,赵桓虽然沾染了许多酒味,其实涓滴不沾。



    与梁红玉喝了两杯,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用太上皇的词说,那就是:“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蕙馥阁春意浓浓,翠微殿内却凄凄惨惨。



    翠微殿建于一座假山之上,风景极其出色,极得赵佶喜欢。



    只是赵佶僵卧病榻,自然不会来到此处。



    而且,因为顾忌名声,赵桓并未杀赵楷生母王氏,只把她幽禁此处。



    以前贴身使女太监,全部调走,取而代之的,是十来个宫中老人。



    与其说是伺候,不如说是监视。



    此刻,王氏听着远处若有若无的喧嚣,只把嘴唇咬出了血。



    甘心?



    当然不!



    只是无可奈何……



    “拜见太后。”



    王氏被惊醒,回过神来时,郑氏已经走了进来。



    王氏迅速收拾心情,问道:“好一个得意的太后,不在前面宴请群臣,如何来了此处。”



    这里的群臣,当然不是朝中大臣,而是大臣们和勋贵们的女眷。



    皇帝招待大臣,其家眷自然要由皇后招待。



    只是皇后刚刚生产不久,身体不便,便由太后代劳。



    这招待,除了宴饮,便是册封诰命。



    册封大臣的母亲、妻子,意义与册封本人相差仿佛,也是收买人心的好手段。



    便如王进,本人实在不好赏赐,其母便追封为三品诰命,以作嘉奖。



    愚任、兵辰等确定了正妻的,都是五品诰命。



    这避免了属臣过度提拔,也避免了有功不赏,实在是两全其美。



    王氏表示得若无其事,郑氏也不在意,只说道:“今日陛下登基,实乃普天同庆,惦记着妹妹平素都是残羹冷炙,辛苦异常,因此送些吃食来,以为庆贺。”



    说着,已经有宫女提着食盒进来。



    嫩鸡肥鹅,猪牛羊肉,几盘菜蔬也是十分精致。



    若是往常,王氏也不拿正眼看,甚至还要担心吃多了身材走样,只是如今,确实是诱惑异常。



    哗啦~



    王氏突然把桌子掀翻在地,任凭美食洒了一地。



    “贱人,莫要假惺惺的!”王氏骂道。



    郑氏嘴角微翘,道:“妹妹如此暴躁,却不知如何结得太上皇欢心不减?”



    “怎么,你要学了去讨得赵桓欢心?”王氏讥讽道。



    “哎,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叹了一句,郑氏轻喝道:“来人,王氏怨念不减,诅咒当今,赐死!”



    “贱人,我就知道你不安好心!”王氏怒骂道。



    骂声未落,已经有几个五大三粗的太监走了进来。



    领头那个,手中持着白绫,显然是要缢杀。



    王氏也不挣扎,只骂道:“贱人,我在下面等你。”



    “哼,聒噪!”郑氏道:“你若再发一言,老身便把十二郎、二十二郎送下去陪你!”



    “贱……”



    王氏下意识地想要破口大骂,却及时地闭嘴。



    除了赵楷,她还生有赵植赵机两个皇子并五个帝姬。



    帝姬无所谓,两个儿子可是报仇的指望。



    哪怕这可能微乎其微,王氏却也不敢冒险继续得罪太后,把两个儿子给弄没了。



    王氏怒目而视,太监们却不会手软。



    把白绫缠在脖子上,左右同时用力一拉。



    咔嚓一声,立刻凉凉。



    确定王氏死了,郑氏淡淡说道:“太妃王氏忽发恶疾,救治不及身亡,抬出去埋了吧。”



    “喏。”



    几个太监用草席裹了王氏,一起抬了出去,放进薄皮棺材里到乱葬岗埋了。



    也就是顾念赵佶的脸面,不然直接烧了更简单。



    处理了王氏,郑氏看着周围,叹道:“最难处理的,我已经处理了,剩余的,便由大郎自己处理吧。”



    郑氏杀王氏,固然是因为过去的旧账,也是为了方便赵桓处理后宫。



    赵佶不算荒淫无度,然而后宫也是庞大无比。



    有子女的,跟着子女过活,终归是衣食无忧。



    未曾被赵佶宠幸过的宫女,放出宫外或者赵桓自己留着享用,都是无妨。



    难的是那些被宠幸过却无子女的,比较难办。



    说到底,也是赵佶的女人,放出去就是给皇家戴绿帽子,不合适。



    留在宫中,也只是耽误青春,不人道。



    如何处理,赵桓早有思量。



    第二天,当赵桓心满意足地醒来时,便下诏:“未曾破身者,凡十六以上二十二以下,任凭自愿,嫁与军中有功将士为妻。



    二十二以上者,入少府纺织场为织工,三年内工钱各提一档,其后前途自定。



    十六以下者,学习妇科儿科医术,学业满后放出。



    破身无子女者,皆由专人传授医术,以为谋生之技。”



    此令传出,开封越多百姓上书,要求皇帝重开选秀。



    妇科儿科大夫,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地位也相当的高。



    只是平常人家,便是拜师也没机会。



    把女儿送进宫中,即便做不成国戚,也可以成为大夫。



    当然,就目前的形势,赵桓是没兴趣选秀的。



    赵佶招了许多美人儿,可谓燕瘦环肥应有尽有,何必劳心费力地再去民间挑选呢。



    不过,太后可不会答应把宫女全放了。



    只有一个嫡长子,如何能够?



    万一夭折,岂非只能如同哲宗般,把皇位传给兄弟。



    所以,在生十个八个儿子之前,太后郑氏必然会留一些适龄宫女服侍皇帝的。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