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提前的决战


本站公告

    爆炸声接连不断的在远征步兵旅的攻击地段上响了起来。

    部队的军人中,特别是历史战争年代的军人中,很少有所谓的“军事爱好者”更多是文化水平和认识问题能力都并不怎么样的“傻大兵”。文化水平稍好一些的人往往也会被安排到炮兵或其他技术兵种一类的岗位上去。不过对于经历过激烈的战斗的大多数远征旅官兵来说,因为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却并不会缺乏对真正战场上的认识:就算是压缩黑火药手榴弹,威慑力和音响制造能力也远不是绝大多数现代影视可以相提并论的。哪怕是那些比大号二踢脚威力强不了多少的边区造,也会如同震撼弹一样首先起到对敌军的震慑作用。

    对于意志并不算很强的大多数对手来说,猛烈的爆破攻击和震撼音响压制甚至可以让防守之敌在少则几十秒,多则几分钟的时间内丧失绝大部分反应,特别是那些从来没有习惯过这种战场环境的对手来说。

    因此在猛烈的爆炸声伴随着火光亮起的时候,大多数准备好射击的太阳王朝守军都没有展开有效的开火。也恰恰就在随后的数秒到十秒左右的时间内,第二轮和第三轮手榴弹攻击接连不断的飞了过来。

    如果说第一轮攻击因为投掷距离并不整齐划一,也过于勉强了,很多手榴弹都是在胸墙的外围爆炸,而当进攻的队伍逼近到了数米到十米左右的距离之后,虽然也有少数手榴弹近失,但大部分都在守军的防线上爆炸了开来。猛烈的爆炸和烟火彻底覆盖了进攻方向上的敌军一线整个主抵抗线纵队。

    对手那古典时代的队形上比二战时代的防御阵型密集了上一二百倍的情况下,不在是抗美援朝那样的平均数十上百枚手榴弹才能有效杀伤一人,根本就是平均每发手榴弹爆炸开来的火光都能将少则两人,多则四五人吞没。仅仅装有几十克现代炸药的现代手榴弹爆炸的时候主要是靠破片,这种威力不大的小型爆炸物的破片往往容易造成轻伤不少,重伤死亡却根本没有几个。而至少是四五百克压缩黑火药重量的爆炸物在爆炸的时候弹片和杀伤范围虽然比现代手榴弹小了很多,但是音响压制效果乃至至人重伤或死亡的范围却明显大了不少。

    在这场夜袭中,往往一个连队在战斗中消耗的四五百枚黑火药手榴弹就在很短的时间杀伤上千对手。攻击方向上的上一万五千敌军在猛烈黑火药手榴弹的打击和压制之下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就伤亡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瞬间就被击溃了。

    黑夜之中的崩溃甚至引起了连锁反应,四个攻击连队进攻方向之间的敌军也发生了大面积的崩溃,大多数守军甚至根本来不及上马就在凌厉的工事下不得不溃退下去。

    当然,为了避免陷入埋伏合围之中之类的意外和按照战前的安排,在彻底击溃和歼灭性打击了进攻方向上的对手后攻击中的队伍还是在达到了作战目标之后就没有继续对规模庞大的敌军展开继续打击,而是配合其他守军进一步扩大了整个油井据点防区的防御面积。

    之前,整个油井据点的防守范围大概是方圆二百步左右的环形阵地,而在此时则直接攻占了临近对手的很多敌军临时修建的前沿胸墙,将防御的范围扩大到了方圆两里,连绵五六里左右的范围内。

    虽然兵力看起来就算按照十九世纪后期的标准也很单薄,可是经过之前的战斗包括田见秀在内的所有远征旅官兵们的信心都开始强了起来。

    此时太阳王朝的主力大军兵力虽然不小,但终究不是乌合之众。没有因为夜袭中遭受的犀利打击而自动陷入营啸或崩溃的境地。可是经此一战,还是清醒的认识到夏地精锐武装的强大。就算油井据点的敌军兵力是如此的单薄,也让对手认识到了这样的对手也绝不是百倍足有的简单兵力优势就可以轻易对付的。

    首战遭遇到的教训也立刻就在太阳王朝增援大军的内部带来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主张与来犯的退守妥协。原因也很简单:对面仅仅看起来不过千人上下的兵力不可能全部出动的一次反击就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四个战术集团,带了数千人的伤亡损失。那么如果登陆的几千敌众展开全员进攻,看似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近二十万大军实际上连取胜把握的能力都没有。

    当然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即便与对手妥协和谈判,也必须取得一定战果,至少是解决这深入内陆的油井据点附近的一千左右孤立之敌才有可能。

    至于其他?几乎没有多少将领还认为仅仅凭借几十倍的兵力优势就能轻易对付这种变态的对手了。最多战线出本地作战的情况下可以对敌军分路扫荡中的一路威慑打击的能力,迫使来犯的强敌不会在草原上横行无忌也就是极限了。

    就这样,最终的决断和结论也就自然而然的得来出来:必须在强敌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合股,或者增加油井据点的兵力之前竭尽全力的展开一次攻击以求有所胜绩。以前所想象的通过围困来解决对手的办法似乎根本不可行了。

    这样的决定在终究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之前虽然也有过进攻失利的教训,可那毕竟是针对几千人规模的登陆阵地。以上百倍兵力优势在临近凌晨的情况下展开全力以赴的突袭,就似乎没有什么失利的理由了。

    这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进攻虽然因为提前而变得仓促,不过负责指挥的人相比上一次也还做出了算是襄阳的安排。把精锐尽可能的集中起来并做为预备队和督战队,当对手火力消耗接近极限或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在展开决定性的打击。为了避免士气上的动摇和对对手的畏惧,一些在之前中遭到重创的队伍还被调离开来以免影响到其他部队决心。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