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面圣


本站公告

    弘农郡的天子刘协自得到匈奴南下消息后,日夜提心吊胆,命长水校尉种辑,越骑校尉吴子兰领着五百兵丁,日夜驻守城墙。

    此时,兴义将军杨奉领着白波帅胡才、李乐等将,率军正驻扎湖县以防郭汜追兵。

    天子刘协又急忙命人将其召回,也顾不了什么郭汜了,只想着守住弘农城,等到刘基领军前来,便可无忧。

    得到诏令的杨奉也是大惊不已,若是匈奴围了弘农,到时凭着手底下这些步卒,再想救驾可就来不及了,急忙舍下湖县,率军赶回弘农。

    杨奉领着五千多人入了城后,天子刘协算是安下心来。

    这一日,刘基总算领军来到了弘农城,而此时的城门却是牢牢紧闭,刘基命人上前喊话。

    “吴侯刘基领军前来护驾,速速打开城门。”

    驻守城墙的一名将官,高声说道“请吴侯稍后,末将已经派人奏请天子,未得天子下令,末将不能擅自打开城门,职责所在,还望吴侯见谅。”声音浑厚,不卑不亢。

    刘基闻声看向那将官,见那将官年约三旬,身材雄壮,面容威严,心中惊疑,遂拍马来到城下拱手问道“将军言重了,不知将军如何称呼,现任何职。”

    那将官抱拳回道“末将徐晃,现居骑都尉。”

    “原来是他!”刘基心中震惊,再想与其交谈时,一位年约五旬的官员跑到城墙上,气喘吁吁的冲刘基喊道,“可是吴侯刘基?”

    刘基拱手说道“正是”

    那官员急忙命徐晃打开城门,刘基见城门打开,命周泰,太史慈领着大军在外暂且驻扎。

    同张杨等人下了马,步行入城。

    刘基这番表现,看在那官员眼中,令后者不仅暗暗点头,心中大赞。

    待刘基入城后,上前拱手叹道“日盼夜盼,可算将吴侯盼来了。”

    刘基拱手回礼道“途中有些事情耽搁了,过后会奏明天子,但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老夫董承,现居卫将军之职。”董承笑道

    “原来是董将军,天子能够摆脱李郭二贼,得以回返,全赖将军谋划,重振汉室,将军功不可没。”刘基一脸敬重的说道

    董承初见刘基,见其俊朗不凡,气质脱俗,本就欣赏,听得此言,心中更加亲善。

    拉住刘基手,叹道“汉室多磨难啊,幸好祖宗保佑,不但令陛下安然无恙,还降下敬舆如此忠臣良将,汉室中兴有望了。”

    “谢将军夸赞。”

    董承言道“陛下得闻敬舆赶来,喜不自胜,着急见你,我们还是赶快过去觐见陛下吧。”言罢,众人翻身上马直奔城中县衙,天子行宫。

    张杨见自己完全被天子及董承忽略,心想“自己一心率军前来护驾,却受到这般冷遇,不仅大失所望。”抬眼看着刘基背影,不仅心生感叹,“自己与刘基只是有过一次书信往来,还是刘基先写信给自己,而后不但来拜访自己,更是助自己平复叛乱,事后却不图回报,待自己始终如一,如此之人,天下少有,胜过此间天子多矣。”

    众人来到行宫殿前等候,董承快步入殿回奏天子,时间不大,董承又亲自出来对刘基与张杨说道“二位将军请入殿,陛下召见。”

    刘基,张杨随董承迈入殿内,天子刘协及众臣看到刘基后,眼中就是一亮,不仅暗叹,好相貌。

    刘基立在门边,当着刘协及朝中众臣的面,上下仔细的整理了一遍衣衫,方才与张杨跪地呼道“臣刘基(张杨),参见陛下。”

    刘基如此谨慎守礼,不禁又大获天子刘协及众臣的好感。

    刘协抬手虚扶,朗声说道“两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不知两位爱卿可接到,朕的封赏诏书了吗?”刘协问道

    “在率军赶来的途中遇到董长史,已经接到诏书,谢陛下厚恩。”刘基始终微微低着头,眼观鼻,口观心,闻言跪地拜谢道

    刘协见刘基如此尊敬自己,心中高兴不已,几年来,这外进的官员,将领可没有这般知礼的,似乎刘协都已经忘记,臣子应有的礼数是何样子了。

    身边这些一起获难的臣子,饭都吃不饱,刘协早就免了日常的繁缛礼节啦。

    今日算是找回些天子的感觉,不觉间精神焕发,朗声说道“爱卿不远千里前来护驾,朕心甚慰,不知吴侯带来多少兵马?”

    “回陛下,臣原本是北上迎亲,所以仅带来了一万兵马,其中两千骑兵,因为还需看守战船,所以只有两千骑兵和五千步卒可用,另外张将军也带来了一千骑兵。”

    “哎”刘协听后有些失望的一叹

    董承急忙开口说道“陛下勿忧,方才我在城外已见过吴侯骑兵,可谓天下少有的精锐,臣敢断言,仅这三千骑兵,就足矣令郭贼胆寒。”

    “哦?”刘协不禁惊奇的看向刘基问道“吴侯,果真如此?”

    刘基这才抬头,拱手回道“臣未见过郭贼兵马,不敢妄言,但臣带来的兵马,却是江东精锐之师。”

    刘协闻言很是满意的点点头,暗道刘基年纪轻轻却十分谨慎稳重,不由得更加喜欢。

    太尉杨彪出班对刘基问道“北有匈奴即将南下,西有郭汜贼心不死,不知吴侯仅凭此间人马,守住城池,有几分把握。”

    刘协及众臣不禁十分紧张,一脸期盼的看向刘基,生怕从刘基嘴中吐出另众人失望的答案。

    刘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只见他朗声说道“臣既然率军来此,不但要守住城池,更要将匈奴逐回草原,另郭贼不敢越弘农一步。”

    众人被刘基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刚刚还稳重的刘基,怎么突然间如此狂妄,但细细打量刘基神情又不似妄言。

    杨彪沉声说道“陛下面前不可妄言。”

    刘基回道“臣之所以领军来迟,是因为途中遇到兖州刺史曹操,正率两万大军赶来护驾,因其皆是步卒,所以臣才先来一步。”

    “什么!曹操也领军来了?”刘协激动的站起身来。

    众臣不由得狂喜而泣,纷纷伏地哭道“汉室有救了,中兴有望啊。”

    刘基拱手说道“臣有一议,要奏请陛下。”

    刘协虚按了下双手,宦官高声喊道“禁声。”

    待殿内平静后,刘协问道“爱卿有何议要奏。”

    “陛下,臣奏请天子,待退去匈奴后,还都洛阳。”刘基说道

    刘协闻听心中高兴不已,朗声说道“朕准奏。”

    众臣纷纷点头称赞,杨彪此时再看刘基,心中疑虑尽去,此子不愧是刘正礼的儿子,对汉室忠心耿耿啊。

    刘基觉得不够震撼,最后扔出一重磅消息,只见他挺直身板,高声接着说道“臣还有一事,要奏请陛下。”

    刘协及众臣闻言,不知刘基还会给众人带来何种惊喜,刘协急忙问道“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刘基环顾众臣后,看向刘协,朗声说道“请陛下,下诏,令冀州袁绍,淮南袁术,荆州刘表,各出兵五千,兖州曹操,吕布,徐州刘备,各出兵两千,青州孔融出兵一千,前来司州组成勤王联军,由陛下择人统帅,常驻京师。”

    “啊!”刘协及众臣被震的目瞪口呆,继而狂喜。

    刘协身躯颤抖,双眼直视刘基,有些心虚的问道“爱卿,他们会奉诏吗?”

    “陛下,臣敢保证,兖州曹操与吕布,还有淮南袁术必会奉诏,而荆州刘表身为汉室宗亲想来也会奉诏,届时余下的,臣敢断言,他们不敢,也没那个胆子,敢公然抗旨不尊。”刘基立在堂中,英气逼人,眼中一道寒光闪过,朗声说道

    杨彪闻言,心思一转,便明白其中关窍,开口问道“不知吴侯为何如此肯定吕布,袁术,曹操三人会奉诏。”

    刘协及众臣也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刘基。

    刘基开口说道“此事途中便与曹刺史商讨过,他已经同意出兵,而吕布和袁术嘛。”

    刘基嘿嘿一笑,对刘协说道“因为臣是其二人的女婿,臣自然有把握。”

    刘协被刘基的逗的一乐,舒畅的大笑道“可惜朕没有你这般大的女儿,不然定要招你为驸马。”

    众臣几年了也没见到过刘协如今天这般开心,纷纷不停的擦拭眼泪,陪同刘协畅笑不已。

    只有杨彪并没这般开心,他注意到刘基所言中少了江东,而且这许多人马粮草怎么办?

    待众人笑过后,才出声问道“敢问吴侯,为何吴侯所言中无有江东,况且这许多兵马,粮草从何而来。”

    这一下犹如给众人当头一棒,令众人清醒过来,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看着刘基。

    刘协只觉得头嗡的一下,喜悦之情瞬间消逝,心中抑郁难当,就像饥饿的人,看见食物,马上就能吃到嘴边,结果却是个梦。

    刘协直直的看着刘基,眼中充满了近似哀求之色,他渴望刘基再次给他带来惊喜。

    刘基将刘协的神情看在眼中,心中很是同情这位末代皇帝。

    刘基回以一记微笑,高声说道“回陛下,江东愿出粮草五十万担,以供朝廷及大军用度。”

    “什么!五十万担!”刘协心中狂喜,刘基果然没有另他失望。

    众臣长出口气,刘基太给力了。

    杨彪也被惊得够呛,暗道“这江东之地何时变得这般富庶了?”

    刘协高兴的一甩龙袍,坐下后,对众臣说道“吴侯此功,应当如何封赏。”

    韦晃忽然出班说道“陛下,吴侯年纪尚轻,再往上封,恐天下人非议,不如先且记下,待到来年,吴侯年长些再封赏不迟。”

    众臣一听醒悟过来,这刘基在这说得倒是好听,可一件都没实现呢,差点众人被幸福冲昏了头,经韦晃一提醒,包括刘协在内瞬间醒悟过来。

    刘协话以出口,有些尴尬的看了眼刘基。

    刘基心中明白韦晃之意,开口说道“陛下,这位大人所言甚是,敬舆尚轻,所建功勋还不足矣再行封赏,陛下天恩,敬舆心中愧领,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刘协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真忠臣也。遂开口说道“既如此,朕先记下此功,待日后,爱卿年长一些,加倍封赏。”

    刘基急忙跪倒叩谢天恩。

    张杨在一旁见刘基得天子如此厚待,自己站在这里犹如桩木,心中愤恨的同时,不禁万念俱灰,暗自长叹。

    而后刘协众臣又于刘基商讨联军及还都事宜,谈论间刘协才想起张杨来,不由得尴尬万分,暗道“自己一时疏忽冷落了此人,连连好言安慰。”

    岂不闻心已死,如何复?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