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少年虎胆(下)


本站公告

    郭嘉、程昱眉头紧皱,冷冷的盯着庞统。

    阳谋,无法可破的阳谋,高举天子大义之旗的阳谋。

    郭嘉不禁后怕起来,天子还没落入其手中,便如此巧妙利用天子之诏,这要是天子落在刘基手中,天下还有何人能挡?

    曹操十分相信,此事只要天子下诏,天下各州刺史,定会欣然奉诏,吕布、袁术不必说了,那是刘基的岳父。

    荆州自诩名士的刘表和那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也肯定会奉诏。

    而诸州刺史都奉诏了,袁绍当然不会做出头鸟,来抗旨,失去天下人心。

    关键还在于各州出兵的数量说多不多,说少还有些心疼,但一咬牙也能接受,端得毒辣。

    此阳谋占着大义,郭嘉很理性的没谈此策好与坏,只是拱手问道“旦不知,江东出兵几何,这近三万大军及朝廷日后开销,如何筹备?”

    庞统微微一笑,看了眼刘基,走回原位坐了下来,此事他回答不了,只能交给刘基应付。

    刘基先是对曹操笑道“士元之策,两全其美,相信天子也会欣然同意。”

    曹操脸颊一抽,心得话,那天子刘协平白得了三万人马,睡觉都得笑醒喽。

    曹操沉着脸,未搭理刘基,只是冷冷一笑,不置可否。

    刘基讨了个没趣,心中知道曹操此时已经怒极。

    转头对郭嘉言道“我江东据此地千里,出兵嘛,倒是有些麻烦,不过呢,我江东会出五十万担粮草,足够朝廷及三万大军近一年的用度了。

    至于往后嘛,相信来年,司州也恢复些生产了,也能自给自足,若是再有短缺,相信也不多,各临近州郡支援一些也就够了。”

    郭嘉听罢无言以对,冲刘基拱了拱手,坐回原位。

    诸将很是汗颜,这刘基真是财大气粗,五十万担粮草,说送就送。

    曹操此时不能不吭声表态了,人家刘基都肯出这么多粮草,再有异议,于理不合,也说不过去。

    曹操盯着刘基,大笑道“敬舆不愧是汉室宗亲,忠心可鉴,为天子及曹某想得周道,看来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啊。”

    曹操恨不得生吞了刘基,不是刘基突然冒出来,进入司州抢天子,那天子必定落在我曹孟德手中。

    而更没想到的是,南匈奴没能堵截此子,倒是让刘基以此为借口,引来三万联军,将自己西路堵死。

    这下好嘛,北有袁绍,南有袁术,东边吕布,刘备,西边还有天子领着三万大军,日后如何发展。

    此子难不成是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克星?

    越想曹操脸上的笑容越灿烂,眼中不时的闪着慑人的寒光。

    在场的曹军诸将,皆是常伴曹操左右的心腹,深知曹操,见曹操如此神情,伸手暗暗握在剑柄之上,杀气陡升。

    许褚等人察觉到以后,同样的手握兵刃,蓄势待发,而许褚一双虎目冷冷的盯着曹操,许褚不傻,对方这么多将领,还在人家地盘,打是打不过了,只能豁出命来,擒住曹****。

    两边剑拔弩张,堂内气温也随之下降,郭嘉、程昱,冷冷的注视着刘基。

    庞统则依然是一脸不羁的微笑,时不时的拿着酒葫芦把玩,饮上一口。

    刘基看着曹操,诚恳叹道“若说忠心汉室,想当初曹将军只身刺董;起义兵,传檄十八路太守,会盟讨董;而后领军独追董贼,那是何等高义,天下人无不敬服,相比之下敬舆身为汉室宗亲,却差将军多矣。”

    曹操闻言,神色复杂的看了刘基半晌,最后一叹,说道“江山待有人才出,曹某年过半百,日后匡扶汉室,中兴大汉之任,只能依靠敬舆这般的少年英雄了。”

    “呵呵,将军莫要自谦,岂不闻太公七十旺周数百载,以此可见,将军正当壮年。”刘基一脸和煦的笑容,温声说道

    曹操听罢,二人相视而笑,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曹军诸将见此,按在剑柄上的手,纷纷收回,堂内气氛恢复如初。

    许褚,周泰等人暗暗松下一口气。

    刘基背后已经冷汗淋漓,见事情已了,此地不易久留,谁知曹操下一刻会动什么心思,于是开口说道“我来时,已经派部下面见天子,想必天子此时已经得到我们勤王之师的消息,未免天子着急,我便率军即刻赶往弘农,不知将军是否一道同行?”

    “恩,天子身边甲士多,敬舆理当尽快赶去,等我整备军马后,明日便启程赶往弘农。”曹操言道

    “那敬舆便在弘农恭候将军。”刘基拱手说道

    曹操起身率众将,将刘基等人一直送出城外,刘基告辞离去。

    曹操伫立在城门下,凝视刘基背影,久久不语。

    一旁的曹仁问道“刚才堂内,兄长为何不下令诛杀此子?”

    曹操这才收回目光,对其言道“刘基的那一番话是在告诉我,我曹孟德今时今日的名望,得来不易,不要因一时之怒,而葬送前半生的心血。”

    诸将闻言颇以为然,更加叹服刘基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胆魄。

    终于回到本军中的刘基,长出口气,虽然心中笃定,曹操不会如此莽撞加害自己,但这个过程也着实吓人。

    张杨,太史慈等人同样松下一口气,他们在外面迟迟不见刘基出城,简直是心急如焚,度日如年。

    尤其是吕雯,往日刘基在身旁时,不觉得如何,见刘基深入虎穴,生死不知,方知自己是多么的牵挂他。

    见刘基安然无恙,眼圈泛红,一直看着刘基,不肯移开目光。

    刘基见状,心中很是感动,走到吕雯身前,一脸后怕的样子,咧嘴笑道“日后不会如此了,真他娘的吓人啊。”

    “哈哈”旁边诸将闻言纷纷大笑,心中对刘基敬佩的无以复加,真是男儿本色,少年虎胆。

    刘基见天色尚早,对诸将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赶往弘农,另外派人去陕津,通知马忠运批粮草至弘农。”

    从弘农出来的董昭,没有返回陕津,而是领着军士在渑池至弘农的必经之路,寻了个地立下营帐,等候刘基。

    苦等了两日,在帐内休息的董昭,终于听到声若雷奔的马蹄声,急忙跑出帐外,等候在道路一旁。

    大军行至董昭切近停了下来,刘基与诸将下马走到近前,刘基急忙问道“事情办的如何?”

    董昭将诏书递给刘基和张杨,笑道“恭喜公子和张太守,天子下诏,加奉公子为讨逆将军,赐吴侯,令尊刘使君,加奉镇南将军,赐丹阳侯,张太守加奉镇东将军,赐晋阳侯。”

    刘基一边听,一边打开诏书观看,看后微微一笑,说道“这丹阳和吴郡都在江东,天子圣明啊。”心里暗道“这爵位除了身份,等于没有一样,不过这个讨逆将军倒还算满意。”

    刘基又问道“天子及大臣们听闻匈奴之事,是何反应?”

    “惊慌失措,命我急召吴侯领军护驾。”董昭笑道

    刘基心中一乐,暗道“着急,害怕就好。”四下看了看,见董昭选的这个地挺不错,便命大军就此安营扎帐,休息。

    顺便将在渑池与曹操谈论之事,告知董昭。

    董昭叹道“此策甚妙,曹操只能有苦说不出,吴侯不如先派人知会一声温侯和袁术。”

    刘基依言分别写了两封书信,命亲信送去濮阳,寿春。

    而后驻扎了三日,算算曹军行程,才起兵赶往弘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