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先生全集


本站公告

    《张三丰先生全集》,八卷。题明张君宝(即张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编。载《道藏辑要》毕集。前序称:‘其书曾刊于前明永乐时。‘清雍正元年(1723)汪锡龄将所藏张三丰‘丹经二卷,诗文若干篇‘及所记‘祖师显迹三十余则‘,辑成《三丰祖师全集》家藏之,本欲合此旧本,加搜遗文付梓,未果。李西月得此书‘于梦九(即汪锡龄)六世孙名昙者之家,十存七八‘,又搜名山碑版、道院抄存者,以补其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辑成此书。

    此书虽题名张君宝撰,但除收称名为张三丰之著作及其传记(皆有待考证)以外,又多收其弟子传记、道派承传、后世著作及灵异事迹等资料,故它并非张三丰著述之全集,实乃后世张三丰派(隐山派)事迹、著述之汇集。

    书前‘总目‘分八卷,而书内却未分标卷次;且总目与书中篇目、版心标目,又多歧异,如总目为‘仙派‘,书中篇目为‘道派‘,版心标目则为‘派考记‘。如此之例甚多。全书内容可归并为四点。

    一,张三丰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神话传说及道派承传:

    《列传》篇(又称《传考记》),辑张三丰传记六种。《道派》篇(又称《派考记》),分老子之道为文始派与少阳派,张三丰为文始派(又称隐仙派)的五传祖师。其《前历祖传》列太上老君、尹文始(名喜)等五人传记,《后列仙传》载张三丰所传弟子沈万三及其后代传人共十一人之传记。《显迹》篇记录张三丰从至元十九年(1359)至康熙(1662~1722)年间之神异事迹三十六则,有‘度沈万三‘、‘寓金台观‘、‘隐太和山‘、‘七戏方士‘、‘诗挫番僧‘等。《古文》篇收录陈雷谷等人传记,及‘芦汀夜话‘、‘八遁序‘等。《隐鉴篇》则据山人野客所言,收录元至清代百零四名处士、逸士、达士、居士的事迹,即所谓《隐士传》。

    二,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宣机直讲》《道言浅近说》《正教篇》《玄要篇》等。《大道论》上篇有曰:‘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又认为:

    ‘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而《正教篇》又说:‘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

    《大道论》下篇和《玄要篇》多谈内丹修炼理论与功法,认为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

    三,张三丰派所著的道教经典:有《斗姆元尊九皇真经》《三教灵妙真经》《三教灵应真经》《三教灵通真经》《洞玄度人真经》《菩提真经》等,从中可以概见武当隐仙派的教义、奉神、斋醮科仪等内容。

    四,张三丰及其传人们的诗文著作:有《云水前集》《云水后集》等。据称,《云水前集》是‘明永乐时胡广等收入《大典》(按指《永乐大典》――引者)之内,世间少得其本。‘

    明嘉靖中诏求方书,‘仍从《大典》中翻出‘,才得以流传民间。因此是明清时期较有影响的道教文学作品。从这些诗、词、散文及民间唱词、歌谣中,可以窥见隐仙派道士的修炼思想、训世情怀、个人情趣。

    由上可见,此书虽非张三丰所撰,其称名张三丰之作亦有待于考核,但它所收集的大量篇卷,却是研究明清武当隐仙派的重要资料,其历史价值甚明。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