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入药镜


本站公告

    《崔公入药镜》简称《入药镜》,一卷。崔希范撰。崔氏生平无考,据《修真十书-天元入药镜》有崔希范自述,题‘唐庚子岁望日至一真人崔希范述‘,知其为唐人,号至一真人。但唐代有四个‘庚子‘年,尚不能断定其为哪个‘庚子‘。但《道枢》卷三十七收有崔希范《入药镜上篇》和《入药镜中篇》,后者篇末云:‘其后纯阳子吕洞宾尝闻之于崔公而叹曰:‘吾知修行有据,性命无差,道成其中矣!‘‘据此可以推知,崔希范生当唐末五代道士吕洞宾之前,或与其同时而稍前。

    据宋萧廷芝《解注崔公入药镜》、明王道渊《崔公入药镜注解》,《入药镜》是用诗歌形式写成。三字一句,共八十二句,合二百四十六字。对内丹理论和功法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开篇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描写炼精化气‘得药‘时的感受。丹家以人生之元始祖气为‘先天气‘,呼吸往来之气为‘后天气‘,修炼时,采先天祖气为丹母,引后天呼吸之气归于祖气,‘内外混合,结成还丹。自觉丹田火炽,畅于四肢,如痴如醉,美在其中,此所以得之者,常似醉也‘。①接着说:‘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用四句话讲了内炼的周天功夫(即‘运河车‘)、修炼时辰及意念的重要性等三个问题。第三段:‘上鹊桥,下前桥,天应星,地应潮。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强调‘鹊桥‘的作用。人在出生之后,任督二脉已被中断,气无法作周天运行,崔希范将连接任督二脉之通道称‘鹊桥‘。鹊桥共有二处,据萧廷芝注,上鹊桥在舌,下鹊桥在阴跷穴。接通上下鹊桥,才能为采药、行火准备条件,直到结成至宝。第四段:‘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讲火候,即运用意念煅炼丹药。下面三段续讲内炼的其他功法及掌握原则。全文字数虽少,而内炼功法全讲到了。因其文字简练,易读易记,成为后世丹家常用之口诀。

    《入药镜》除上面八十二句口诀外,又有《道枢》卷三十七所载《入药镜上篇》《入药镜中篇》和《修真十书》卷二十一所载《天元入药镜》。是用散文形式写就,所述丹法更明白具体。

    唐末五代是道教方术的转折时期。此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行气、导引、外丹等古老方术。此后,内丹术逐渐兴起,不久即取代了那些古老方术而居主导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崔希范的《入药镜》起了重大地促成作用,这从后世许多重要内丹家受它之影响中可以看出。宋曾?说:‘纯阳子吕洞宾尝闻之于崔公,而叹曰:‘吾知修行有据,性命无差,道成其中矣。‘②吕洞宾曾作诗赞誉:‘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③宋代著名内丹家刘海蟾、张伯端、石泰、白玉蟾及其门人皆用其学,北宗一派亦援引其论,可见此书影响之深广。

    注:

    ①②③《道藏》第2册881页,第20册812页,第4册65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