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教习生涯 第七章 李逸的发展


本站公告

    1908年秋天,李逸作为保定陆军学堂最为年轻的教官开始了自己的新的教官生涯。

    历史上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一所军校,而能够在这里任教,从内心和现实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李逸在转到这里后,虽然军衔没有上升,但是待遇却明显提高,学校内的教官宿舍,远比在天津时住的舒服。

    而家书也早早的吩咐张根生管事的传回了家,不过军校内依然不允许有闲杂人等入内,所以还是在保定城外租了一所庭院。方便李逸休息的时候能够回城内休息。

    作为李逸的提携者,段其瑞很快召见了李逸,说了很多话,大部分就是多多的利用自己在外国所学到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下面的这些新的各地学员。

    另外则是和李逸拉了拉家常,述说家乡的事情,并询问了李逸家里的一些事情,以表示亲近。

    而李逸也很恭敬的和这位未来的总理谈论一些比较有趣的奇闻趣事。很快两人就谈到了自己都曾经去过的德国。

    而两人的观点此时却非常接近,德国的陆军此时在整个世界上都是非常厉害的。

    德国陆军不管是从军事战法上,还是从军事装备上都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先进,而且德国陆军的制度严谨,军人服从命令,每一名军官都曾经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战术,战役学习。

    所以段督办还是很希望自己的这位老乡,能够把德国见识到的这些新的内容拿到陆军学堂来。

    而李逸为了接触更多的进步青年,答应不管怎样,都会把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新知识,新内容传授给这来自四面把方的学生。

    李逸有了正式的身份后,大势接触各地的进步学生,对一些思想非常进步的,而且对国家的腐败以及落后非常痛恨的,加以培养,吸收进中华会。

    并在同年11月底在美国纽约成立了一家中国留学会。吸收其中的进步青年。而负责此时则的是原先北洋武备学堂的李明,虽然军校学习后,他回到了部队,但是他以前的的位置已经被新人所顶替,但是又没有新的空缺。所以只能闲赋在家,当李逸的书信到他那里的时候,他很快的就脱离了原先的部队,来到保定。

    经过和李逸交谈后,李明很快接受了李逸的观点,出国吸收更多的进步青年。

    在这个时代中国最进步的青年,很多都是从国门走出去,见识过了英,美,法等国势力的留学人士,而且这些人一般都精通多国的语言,要不就是掌握一些比较高级的技术,要不就是经过国外多年培养的军事人才。

    1908年11月李明带着李逸原先的贴身管家李才去了美国,而家乡的几家工厂则交给了詹姆管理,不懂的事情则请教李逸的父亲则好,不过李逸还是聘请了一位精通英语的师爷。

    李明到达美国后,在李逸国外财力的支持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建立了中国留学生会,并吸收一些进步留学生。

    而李逸作为中华会的主席给李明的第一个任务则是在世界几个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开设分会。

    11月14日,清朝皇帝光绪皇帝病逝于瀛台涵元殿,享年38岁。15日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亦病死,寿73岁。后安庆起义失败。

    12月2日宣统帝溥仪即位,定1909年为宣统元年。而此时的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新的一轮抵抗洋货运动,因此李逸家乡开办的几家工厂生产的货物被国内人士大量购买。他们称之谓抵制洋货,购买国货。

    李逸家乡的几家工厂而赢的大利。而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1909年春天。

    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后,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势不吉,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

    李逸一边在陆军学堂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一边谋划新的计划。原先家乡的几家工厂在经过抵抗洋货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产品很快在京津地区,两广地区,上海达开销路。原先的工厂进一步扩大,已经又原先的两家工厂扩大了如今的7家工厂。

    李逸趁此机会,迅速改组原先的几家工厂,成立了新的新华集团。集团下属7家企业,并入股了上海地区一些经济发展有潜力的工厂,企业。

    公司也由原先的洋火,棉纱,夸大到如今的洋火,棉纱,织布,印染等行业。

    袁世凯隐居后,段其瑞找到李逸,谈过一阵。很隐讳的告诉他,袁世凯还会东山再起,现在很多国家都暗地里,支持袁世凯返回朝廷。

    而各地的反抗运动依然不断,虽然中华会内部有些人,也曾提出光明正大的树起旗帜,对抗起腐败的清政府,但是都被李逸以时间未到,而压下。

    而清政府在各地的风波后,也日益感觉到威胁的来临,于10月中国迈出民主第一步:各省咨议局开首界常会。而李显赫因为在家乡的一些业绩,而被推选为安徽省首届委员。

    而李逸也在这一年正式走出了弱冠之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男人。

    1909年对于李逸来说,可谓是大获丰收的年份,军衔虽然没有继续上升,但是经过他不断的教与授,学堂内的所有学生都知道了他这位刚刚年满18岁的中校教官,而是是那种不管是知识,还是人品,都让人十分崇拜的人。

    另外经济方面形式喜人,工厂在不断扩大,工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几位洋技师在获得更多利益的时候,抓住机会在美国又召集了一批新的技师前来。对于整个集团来说技术含量也在稳步前进。集团已经开始吸收马鞍山地区的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而在美国的铁路公司也因为美国政府的后期干预,南北铁路计划正式动工,收益喜人。

    中华会在原先五部门的基础上迅速扩大,人数也达到了250人。成员的成分也慢慢的增多,又原先单一的军人,发展到现在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多个领域。

    在看完成员名单后,李逸都被其中的人士所吓了一跳,虽然大部分都是社会地层人士,不过李逸还是发现了几位声誉非常响亮,并传誉古今的冯如和詹天佑。不过一位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会加入的,一位则是在中国内地加入的。

    冯如的加入很简单,李明到达美国后,一方面加大留学生会的宣传,另外一方便利用手上的资金扶持一些留美的中国人士。而此时的冯如正在美国宣传他的飞机计划,并需要得到投资。

    而李明则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李明本身对于这项事业也并不是十分重视,但是他基于同是中国人的理念,还是拨出了一部分资金支援冯如的航空计划。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在得知李明等人的理想后,很快加入了中华会美国分会。

    而另外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铁路专家则是和美国的铁路公司有过一些交集,所以才认识了身在美国的李才。并结识了李家家主李显赫。不过因为铁路建设的一些事宜,李显赫又把他介绍给身在美国的李明。而李明在美国的公开身份则是美国铁路公司中方董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