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失望总比希望大


本站公告

    起伏的山脉,“卫”字界石依稀可见,重耳一行人蹒跚而来,赵衰惊喜地指着界碑。重耳止住脚步,目光环视着。耸立的险峰,镶嵌着“城濮”大字。重耳眉头一扬:“好险峻的地势。”

    颠颉:“肚子饿得咕咕叫,公子还闲心观山玩水。”赵衰一语双关地:“实地走走,难得的机会。”

    先轸放眼望着:“雄关要塞,兵家必争之地。”重耳思考地:“重耳问过秦使公子挚,他说一路东来,在卫国是城濮,在晋国是韩原。”

    群山巍巍,树木森森。先轸指点道:“倚山扎营,平地决战。”

    重耳:“攻而不攻,不攻而攻,必胜无疑。”先轸:“公子和戎,又善用兵,能成不朽大业。”

    颠颉:“空着肚子说大话,就要朽在这里。”狐偃:“放心,到了卫国,还怕吃不上饭。”

    颠颉:“先君在世时,我陪栾枝出使过朝歌,卫国人出手大方,又是同姓,一笔写不出两个姬来。”

    一行人顿时来劲,大步地奔走着。卫国烽火台,士卒箭在弦上,守将打量着走近的重耳一行人,高声叩问:“什么人?”

    狐偃向前,抱拳施礼:“我们是晋国公子重耳一行,路过贵地。”

    守将探身问道:“就是主张和戎的那位重耳公子?”重耳挺身道:“我是晋国的姬重耳。”

    “公子早点来,卫国也不会家破国衰。”守将快步走下烽火台,对重耳抱拳道:“公子和戎,晋国没有戎狄战祸。我们能接待公子,真是三生有幸。我派人快马飞报君主,公子放慢脚步,咱们两不耽误。”

    谍兵打马,急驰而去。守将陪着重耳一行,缓步走在驿道上。

    卫国都城楚丘的思齐殿,名姬捷的卫文公听完谍兵的禀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谍兵退着出去。

    重卿宁速进谏道:“君主,晋、卫两国同出一脉,皆为姬姓,都是周天子的后代。有朋自远方来,还要接送,况是兄弟之国?应该迎接重耳一行入城。”

    卫文公愀然不乐,站起身来,指着思齐殿道:“宁速,你不分里外么?卫国遭到戎狄入侵。重耳说什么和戎,纯粹是胡说。多亏了出嫁许国的女公子作的那首《载驰》诗,感动着齐侯出兵,赶走戎狄。寡人复国,绛都没出过半分力。两国同姓,尚未结盟通好。重耳走国,流亡公子,不值得款待。”

    宁速:“公子和戎强国,素有贤名,避祸在外,是晋国新君逼迫公子远走他乡的。重耳走国在外,并非坏事,齐侯也有这样的经历。”

    卫文公皱眉道:“齐侯是霸主,攻打诸戎救了我们,思齐殿就是纪念齐侯的。重耳和戎,我们就被诸戎和没了。”

    宁速:“诸侯与诸戎,不能一味地打下去。”卫文公:“祖宗立庙,周朝有天下,就是这样打过来的。”

    宁速:“打中求和,和戎、和诸夏,是公子的英明。”“英明。”卫文公冷笑一声道:“面有饥色,父母之邦留不得。避难在外,步行走国,跟百姓差不多。堂堂晋国公子,如此模样,丢人。”

    宁速摇头:“雪中送炭,强似冰上加霜。”卫文公边向外走去边道:“寡人霜上加冰,看他能怎么样?传令司阍,紧闭城门。”

    宁速紧走几步:“君主这样做,将来会后悔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