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奚齐、卓子与重耳寻找着各…


本站公告

    木架上放着卷卷竹简,站在凳上的奚齐取下竹简,看了一眼,惊喜道:“医书。”奚齐将竹卷递给了卓子,卓子接过来:“有灰,真脏。”奚齐:“没人动,积了灰尘。”

    卓子用手抹着上面的灰:“医书能给人治病,太傅不教我们,是担心母后知道。看医书,杖刑。太子兄怕不怕疼?”

    “一杖下去一条血痕,奚齐怎么不怕?咱们偷着看,不让母后知道。”奚齐说着,与卓子一人抱着一卷,回到座位上,低头读了起来。

    荀息走进,抚髯笑道:“勤奋用功,切磋琢磨,孺子可教。”奚齐与卓子站起,施礼道:“太傅早。”

    荀息点头,拿起竹简,厉声道:“《黄帝内经》,你们怎么能读这样的书?”奚齐反问:“竹简人写的,就是给人看的,为什么不能读?”卓子:“君父有病,我们读了给君父医病,有什么不好?”

    奚齐:“百事孝为先,可是太傅教我们的。”荀息抓起竹卷扔到地上:“断章取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奚齐嘟起嘴,不服气地道:“国君重臣有什么好?”

    荀息一拍案几:“住嘴。老臣呕心沥血地教你们为君之道,是要你们顺应天命,承继大业。你们不思进取,跟老臣唱反调。”奚齐不服气地:“为君为臣,你争我斗,说不准哪天掉了脑袋。”

    荀息:“你们看谁的脑袋不长在脖子上?”卓子脱口道:“太子申生,老太傅杜原款。”荀息一时无语。奚齐离座,跪到荀息前:“太傅,求求您,别学什么‘今不承于古’。”卓子也跪到了荀息前:“太傅,我们愿意读医书。”

    荀息生气地:“读医书会害了你们。来人,将这些与治国无关的竹简统统搬走,点上一把火,烧了。”

    侍卫奔过来,挑着、捡着、选着。庭院,火光燃起,竹卷焚烧着,发出“劈啪“的响声,奚齐、卓子,跌坐地上,呆呆地看着。

    重耳、狐偃、赵衰、先轸、魏?、颠颉、介子推等人,围着案几上用泥土沙石而绘制成的狄国地舆图争论着。重耳指点道:“从长岭穿过,引汾河水入狄,灌溉种地,解决人畜用水。这样修渠,路线也算是最佳的。”

    赵衰:“也算就是还有余地。动用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让游牧为生的戎狄人居有定处,粮米有出处,少些劫掠内战,修渠就一定要最佳方案。”

    颠颉抓起衣襟,扇了几下:“大热天修渠?挖了半个月,渠里没有渗出一滴水,啥最佳?出臭汗没水洗,脏死了,摸下前胸一把泥。”

    赵衰:“人本来就是泥做的,老祖宗女娲抟土造人,谁身上没泥?”颠颉:“颠颉说不过你。没水洗咱就脏着,嗓子冒烟,总该喝点吧?”

    壶叔不满地:“公子从三更天忙到现在,说的话,淌的汗,比你多。你渴,谁不渴?”颠颉:“这屋子跟竖头须管的库房一个样,密不透风,开窗户。”竖头须不高兴:“这不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我干什么?”

    重耳擦了擦前额:“真的渴了,水。”“水来了。”季隗应声,挺着大肚子,拎壶端碗,走了进来。倒水,将碗放到重耳的手里。重耳接过,递到颠颉的面前。颠颉接过,大口饮着,砸着嘴,苦着脸吐了出来。

    壶叔:“先喝为大。你喝了夫人端来的水,怎么还皱着眉头抽抽着脸?”颠颉:“你们尝尝,这啥味?”

    重耳接过,看了看:“不是杏花茶,季妹泡了什么?”季隗叹道:“春季大旱,月亮湖里的水快干了,只剩下湖底那一汪汪水。人要喝,马要饮,过不了几天,恐怕这样的水也喝不到。”

    “一定要改变修渠路线,缩短工期,以解燃眉之急。重耳不信狄国能断水源?”重耳将碗放到赵衰的手里,舔了舔嘴唇,又弯下腰。

    汗珠从重耳的头上滴下,一滴又滴,季隗上前给重耳擦汗。重耳抬头握住季隗的手:“快到临产期了,重耳没有工夫陪着你。季妹,你要照顾好自己。”季隗点头:“公子放心,季隗会的。”

    重耳对魏?道:“你跟颠颉腿快,到工地去看看,有事随时回来禀报。”

    “我早就烦了。颠颉,走。”魏?、颠颉大步地走了出去。重耳依然俯下身,一手抹着汗,一手在图上寻找着。

    季隗走到介子推身边,轻声问:“介子,你在外走的地方多,有没有办法弄点好水喝。”

    介子推:“拜师走遍霍太山,据我所知,狄都东南幽谷有条云溪,溪水常年流淌,又甜又清。可惜离城远,没有路,壮劳力都上了工地,分不出人手。”

    季隗放下壶,低头拍了拍自己的腹部,挺起腰身,向外走去。

    作者题外话:重耳走国年龄,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左传》没有明确记载,《国语》记载是17岁,《史记》记载是43岁。重耳居狄12 年,过卫、居齐5年,及曹、及郑、及楚、至秦,乃到回国,奔波中过两年,前后19年,在位9年。走国与执政共为28年。在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春秋时期,重耳饱经忧患,由乞食走国的落魄公子到号令诸侯的一代霸主,年龄是个关注点。

    齐姜生伯姬与申生,《左传》先言秦穆夫人,再言太子,姐弟顺序。《史记•秦本纪》曰:“缪(穆)公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晋世家》又曰:“申生同母弟为秦穆夫人。”伯姬嫁秦穆公,这一年按《左传》是鲁僖公五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如果重耳是43 岁走国,娶的君夫人该是怎样年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