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殿议册立骊姬为君夫人引来…


本站公告

    狐突在府里踱着步子:“想不到君主宠爱骊姬到了这种地步,早眠晚起,荒怠朝政。”

    太子申生:“记事以来,君父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定的日子,先是桓、庄两族争位,闹得公室分崩离析。接着是缗侯勾结诸戎各部,与耿、霍、魏联盟,狼烟四起,争战不止。亏得重耳出谋划策,力主和戎。将士们浴血奋战,国家结束纷乱局面,母后又不幸病逝。君父刀头饮血,戎马大半生。眼下有骊姬陪着,晚年不孤独,这事无可非议。”

    狐突凝视着太子,沉声道:“太子的孝心会毁了你自己。”太子申生:“命当如此,申生无怨无悔。”狐突:“孝子明君,老夫陪着太子。”

    重耳环视着在坐的里克、郭偃道:“有太傅、少傅和太卜在,重耳不担心朝政。如果宫中多位小公子,是喜还是忧?”里克:“按太卜所言,忧大于喜。”

    狐突叹了一口气:“太子妃如果早添贵子,后宫就少了麻烦。”夷吾愤愤不平,替太子妃辩解道:“这不能责备太子妃。”

    太子申生无言低头,重耳颇有同感地:“我府中也没有儿女,这怨不得任何人。我们累月奔波在外,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

    狐突叹息地:“老夫不是责怪,只是担忧。后宫多了位小公子,骊姬必定要立窥视嗣君之位。”

    重耳:“骊姬自称君夫人,违礼背法,君父听之任之,已经默许了她。”里克不平地:“默许算什么?臣民不承认。”

    郭偃:“枕头风一吹,君主殿堂上提出来,群臣议政,能公开抗旨?”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无语。

    狐突看着郭偃道:“伯姬出嫁,君主是采纳二公子之言的。”

    重耳:“重耳白天差点挨了打,说明后宫已经迫不及待。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可以在卜辞上做文章。”

    狐偃点头,瞧着郭偃,意味深长地:“这要看太卜了。”

    高坐君位的晋献公与群臣议事,勤政殿气氛显得沉闷。晋献公环视着众臣,声带怒意:“不说话就是赞成,寡人择日告庙,册封骊姬为君夫人。”

    狐突亢声地:“中宫虚位有年,太子早已从政,再立嫡母。于家于国不顺,有百害而无一利,臣不赞成册。”

    晋献公为难地:“老国舅,寡人日理万机,不能分神去管理后宫。”狐突立即接言道:“后宫有太子妃主持。”

    东关五看着晋献公的脸色:“君主、太子妃,不成体统。”梁五附和着:“君主册封谁,谁就是君夫人。”狐突喝道:“殿堂议政,‘二五’不得信口雌黄。”

    群臣议论纷纷,多数不赞成,晋献公拍案道:“交头接耳,成何体统?以下犯上,该当何罪?”

    狐突:“国事不公,人言鼎沸。子以母为贵,母以子为尊,太子、君夫人本为一体。殿堂朝议立国母,这既不合礼法,也有背人情。”

    晋献公理屈地:“寡人家事,他人不得多……”

    优施急急地奔上大殿,喘吁吁地:“君主。”晋献公“忽”地站起来,紧盯着优施。优施兴奋地:“托君主圣恩,夫人生了位小公子。母子平安,臣前来报喜。”

    “天意,天意。”晋献公乐呵呵挥手:“笔墨侍候。”随侍在侧的寺人披捧来漆盘,放到案几上,铺上素帛。优施欲拿笔,寺人披眼快地夺过来,呈到晋献公的手里。

    优施气恨恨地用脚踢了踢寺人披,寺人披不屑地瞥了瞥优施,挺身站到晋献公的旁边。

    晋献公握着笔,在素帛上写着。寺人披双手举起了素帛,“西歧,奚齐”四个大字出现在众臣的面前。

    众臣不解的目光,晋献公指点着素帛,特意放大嗓门道:“这个西歧是周天子旧都,这个奚齐是寡人的小公子。夫人怀孕梦见西歧,小公子果然降生。寡人借助谐音,写上‘奚齐’这两个字,向齐国看齐,天生霸气。这是天意,骊姬应当立为君夫人。”

    狐突:“殿议册封,君主应当广开言论,听听太子、公子的想法。”晋献公断然地:“册立君夫人,他们无权参议。”

    郭偃上前:“事有疑义,可用卦爻来决定。伯姬从定亲到出嫁,都是老臣占的卦。”

    晋献公:“太卜掌卦,秦晋结亲,边境歌舞升平,有功劳。请太卜即刻起卦定夺。”

    里克有意地:“占卜归占卜,出嫁、册封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

    晋献公嘲讽地:“少傅好记性,当日你可是极力反对。”里克固执地:“臣愚拙,只记得一句话:龟长筮短,弃短从长。”

    晋献公:“用不着少傅提醒,寡人不糊涂,比你们记得清楚。”狐突立即叮牢道:“筮草龟骨算卦,倘若卜辞有异,君主又当如何?”

    晋献公冷冷地:“太傅、少傅一唱一和,又当如何?女公子出嫁有先例,寡人从长。”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