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皇


本站公告

    人类虽然居住上了房屋,可人类的寿命并没有因此有太多的延长。因为人类所吃的草木上的果实,已不如从前有营养了。而人类吃捕到的动物时,也是连毛带血一块吃。后人称这种生活为茹毛饮血。这种饮食方式极大的毁坏了人的身体,所以人的生命还是很短暂。女娲和华,夏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可就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转眼又到了冬天,天气变的非常寒冷。女娲是先天元精的化身,并不感觉到寒冷。华和夏是第一代人类,体质强健,也不惧怕寒冷。而第二代人类的体质比较虚弱,难以抵御寒冷。加之冬天采不到树木的果实,只能吃动物的血肉。人的胃口很难消化冰冷的血肉,许多人便就此死去了。女娲带着华和夏挨个察看各个部落的情况,所到之处都有人在死去,三人看着心急如焚。

    这天,三人又走到一个部落。没想到这个部落的人全死了。女娲心头一阵难过,也不停留,带着华和夏继续向前走去。当时天色已晚,走不多时天便垌全黑了下来。偏偏又是个阴天,连月光也没有,伸手不见五指。三人只能摸索着往向走。

    走着走着,夏叹了口气说:“天这么冷,夜这么黑,又那么长,让人类怎么熬的过去呀!”华也说:“是啊,要是晚上也能有太阳那样温暖和明亮的光就好了。”听华这么一说,女娲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那时我巡视大地,察看人类的生活情况。曾经走到大地极北的地方,太阳根本就照不到那里。可那里具然还生活着人。”华和夏都有问:“那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女娲说:“在那里有一棵大树,把整个的北极都覆盖住了。那树上不断发出光,而光很温暖。人们就靠树上发出的光和热来生活。”

    华一听,急忙说:“那我去看看那是棵什么树。找几颗树种带回来种下,我们这里晚上不是也有了光和热了吗。”女娲一听,华说的很有道理。但又说:“孩子,只是那地方离这里太远了。还是我去吧。你身躯小,不及我走的快。”华却固执地说:“不,还是我去吧。我一定要把能带来光和热的树种带回来。”至从夏为人类发明了栖居的巢后,华也一直想为人类做一件大事。女娲明白华的心事,也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华便向北方出发了。他翻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道道急流。也说不清是走了多少个昼夜,这一天华终于来到了太阳也照不到的极北之地。

    华很快就找到了女娲说的那棵神奇的树。一是因为那棵树长的太巨大了。二是因为这里没有太阳光,只有那棵树上发光,朝着光走就能找到树。华来到树下,只见树枝间不时有光一明一灭地闪烁着。借着这闪烁的光,华发现这棵树也太大了,枝干盘旋曲折覆盖了好大一块大地。用后来人类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顷来计算的话,树枝覆盖了足足有一万顷的地方。

    树下果然生活着一些人。这些人由于身上吸收了先天元气,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能生活。华便向他们请教这棵树为什么会发光。那些人告诉华,他们管这棵树叫遂木。由于对光明的要求并不强烈,他们并没有探究过树为什么会发光。华又问这棵树可有种子。那些人说这棵树因为生长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从不开花结果。所以没有种子。

    华一听,可发愁了。没有种子自己怎么把这树带到河水两岸呢?没有种子这树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树的前身和大鹏一样也是宇宙间的一个极点。受到天地这一大极点的吸引,便向天地飞来。当它飞到天地这一极点时,盘古和女娲已将天地分开了。它便落到了大地上,后来便化生成了这棵树。类似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当初女娲带着男儿和女儿乘着大鹏南下寻找盘古的魂魄时,曾看到在天地的中央生长着一棵树尖顶到天上的大树。那也是极点落在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棵树后来人们叫作建木。曾是人们往来于天地之间的天梯。

    华一时探不出究竟,只好先坐在树下休息。过了一会儿,他又仰头朝树上望去。借着一明一灭的闪烁光芒,华忽然发现树上原来还栖息着许多的鸟。这种鸟的模样和他曾经见过的鸱号差不多。只要这种鸟用嘴一啄树枝,就会溅出灿烂的火花。原来这树上的光是鸟啄树枝发出的。

    华看了一会儿,猛然悟出一个道理:这树上的树枝受到磨擦可以擦出火花。于是他攀上树去折了一些树枝下来。华将两根树枝拿到一起相互磨擦,果然擦出了火花。他继续磨擦两根树枝,过了很长时间两根树枝“腾”地一下燃起了火苗,树枝被点燃了。

    住在树下的人们看到华让树枝燃烧了起来,都好奇地围了过来。问华是怎么让树枝着起来的。华便把经过讲了一遍。其中一个人听了就说:“你用两根粗树枝磨擦太费力了。如果用细树枝磨擦粗树枝,细树枝不是更容易着吗?”说着,他折了一根细树枝在粗树枝上磨擦。果然他用的时间还不到华的一半,细树枝就燃着了。另一个人又说:“这也太慢,如果用双手夹住细树枝,抵在粗树枝上转动,速度会更快。”说着,他拿起一根细树枝用双手夹住,抵在粗树枝上。然后双手快速搓动起来。果然用了比上一个人更短的时间,细树枝就燃烧起来。

    大家都说是最后这个人取火的方法最好。华便向众人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帮他找到了取火的方法。因细树枝在粗树枝上转动,直到在粗树枝上钻出一个洞,细树枝才能燃着。所以后人管这种取火方法叫钻木取火。

    华折了一捆遂木上的树枝背在背上,然后告别了居住在遂木下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乡去了。

    回到河水岸边,华向女娲和夏讲述了他寻找火种的经过。然后,华取过遂木树枝,照在遂木下用过的方法,很快便将树枝点燃了。人们赶忙抱来枯草和干树枝堆在一起。华将点燃的树枝伸过去,草堆立刻燃烧了起来。熊熊的火光照在人们身上,人们顿时觉得暖洋洋的。人类终于有了在冬天抵御寒冷的方法。

    后来,人们发现火光不仅可以帮他们驱走寒冷,连野兽看见火光也不敢靠近人类了。而人们把捕来的野兽拿到火上烤熟了再吃,不仅味道美,人们的身体也更强健了,头脑也更聪明了。由于火对人类如此重要,当时火种又不易取得,人类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总是长年不熄地燃着火堆。现在的考古学者在挖掘古人类的生活遗址时,曾挖出厚达几十米的燃烧灰烬,就是这个原因。

    当时的人类为了感谢华为人类取来了火种,人便又为他起了个名字,叫他遂人氏。以此来表彰他在遂木下为人类取来火种的功绩。后来的人就把生活在遂木下的人组成的部落叫作遂明国。

    后来的人类为了表彰女娲造出人类,有巢氏为人类发明巢居,遂人氏为人类取来火种等这些不朽的功勋,将女娲,有巢氏,遂人氏尊为上古三皇。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