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我空,皆空


本站公告

    无崖子心中记挂着丁春秋一事,由于苏星河也不是太了解如今丁春秋的功力如何,所以无崖子为了宋安对付丁春秋更有把握便开始为宋安补全之前所学的‘北冥神功’,另外‘凌波微步’也是缺了三百多个步法一并教了宋安。尤其是无崖子与李秋水在无量山中时曾修炼了李秋水的‘小无相功’,与宋安说处理了丁春秋之事后便传予宋安,宋安问之前无崖子不是说过不可两种功法同练吗?无崖子只说同门的可以。想到自己同时学了三种不同的功法,便与无崖子商量是否该继续三功同练。无崖子为宋安再探了经脉和了解了如同打坐冥想的《易筋经》第一个体位,还有见慎的‘长河映阳诀’。最后让宋安放弃了‘长河映阳诀’毕竟按无崖子了解了‘长河映阳诀’运功方式后认为比之‘北冥神功’相差不是一点,还是以后学‘小无相功’为妙。

    宋安到谷中时芒种将近,阴雨天时至,如此天气看来丁老怪短时间是不会来了,无崖子听着屋外的雨声人也更显得平静起来。

    “师尊,你说经脉断了后要再续非天材地宝不可,不知还能有其他方法吗?”宋安问无崖子,他倒能想到无崖子自身的经脉再续不来应该是条件难符合的,他这样问是想看黄纬的伤能否还有其他的方法。

    无崖子看了一眼宋安,说道:“这要看伤势的轻重了,为师的伤势过重再加上本身真气太盛,若非弃了性命,否则用真气疗伤只能加重伤势徒使疼痛。对于真气不至于冲击经脉,而且伤势不是很重的人来说大可以找人,比如说你来从外以真气帮助其修复经脉。当然,也必须用相应的药物辅助方有望成功,但出手施救的人必须对医理有相当的了解,而且这样的救治虽有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医者须有一定耐性方可。要知人之经脉为天地所赐,灵气所塑,便如人之脏腑,齿舌,一旦受损纵所治好终是不如天地所生一般纯美。所幸这经脉由灵气所塑求之天材地宝,以灵性还是能还原如初。”

    宋安听毕又问道:“还请师尊指教,这真气是来自何处,那经脉又为何看不到?依师尊之言,弟子若要向经脉受损之人施救还需习医,那倒是难办!”

    无崖子笑道:“你不欲习医也好不然又耗时间在杂学上误了武艺,那就有违为师收你入门的初衷了,你大可以掌门之令,命你师兄施救呀!说回那真气之来由这可是天地间的一大奇事,别说你不了解为师亦不了解,想这天下间也应是没人能解。试看这天下间真气之类数之不尽,有的有色,有的无形。那虎豹威猛,鹰隼掠空却是筋骨之力,唯独习武之人能取力于真气,增寿以真气,有降龙伏虎之能,鹰击长空之势。前辈先人也为此事不解一生求索之人又何其之多,这天下间的武艺心法便由这些前辈先人在求索中而来。只是真气之来由出处,无人得知。有人揣测人自诩为万物之灵,这天地间众人又语,什么灵气所钟,或许这灵气与真气自有关系也不定。在一些旁门奇术中有‘辨气’之术,习之能运气于目观人真气之形色,发见真气之形色又与功法所偏重的脏腑经脉各有联系,而脏腑与阴阳五行,宇宙星辰有关,前人说真气与天地灵气有关便来于此。但为师也心有疑惑的是这阴阳五行出自祖宗的《黄帝内经》,而《内经》又是以先秦道家方术为基础的。若说真气与道家之说密不可分,那你师伯所学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其名应是出自晋时方成书的沙门经典《长阿含经》,连那少林寺亦说七十二技,《易筋经》书也是来自天竺沙门,由此可知真气之根源并非是来自道家或那一家之说,想是人生而有之,习而强之,道家或沙门心法不过是一种习而强之的方法。而这生而有之的真气谁又能考究其为何生而便有,那不是象人问世间万物从何而来,若是神明之为,那神明又是何为?”话说到此无崖子笑了笑,又道:“当然,为何人有真气自不必论,单论这真气始于人体之内何处才有些头绪。这真气虽是天生,但不如人之肢体脏腑各据其位人人如此。那真气在习练心法后多是据于丹田,气海,亦有藏于泥宫,膻中等等。但它先天之时有时据于心,有时据肝胆,五脏六腑,经脉,奇桓,包络无处不藏。而真气先天之所据又定了人后天真气的成就如何。据你师祖所说为师先天真气便出在气海丹田两处,说来端是奇妙,说来若你他日有志亦可考究这真气之来由,只是此时去想它却是徒乱心思,切记,切记。”

    宋安见师尊说得认真,自是沉思静听。但其心中却想道:“说得是那么一回事,但以前用了多少先进科技,考证了多少个春秋也无法确定真气的有无,反正现实中没有见过受得起考证的真气。看来这真气就是超能的一种,只是书中名,画中色概念罢了。不过现在这个世界里是真实是存在自有它的一套道理,学学就好了,考究那还是免了。”

    无崖子见宋安沉思不语的样子以为他是在想着真气的道理,心中亦感此徒学艺用心,便又多嘴说了几句:“因为前人种种根由,是以如今习武有成之医者辨气论症远非常人能比。”实际上他是看高了宋子安了。

    无崖子多年没有授徒了,因着对苏星河的失望,一身学识藏得太久。如今再收了个关门弟子相处了四五日之后对其用功态度大为欣赏,说了一阵之后便把之前所说的旁门奇术教了给宋安。这旁门奇术便是可辨先天真气的‘辨气之法’;可迷人心窍的‘传音搜魂大法’这个可是此后李秋水用来扰天山童姥的损招;还有比宋安之前学过的‘天视地听’之术要详细得多的‘辨音识物’。其实以无崖子之智身上那会藏什么秘籍,都是藏在他脑瓜子里的,就看他传不传人。

    其实以宋安自已的想法他倒不会专门去学太多的什么绝技,他真正感兴趣的就是攻守搏击之术,不过无崖子肯教他当然用心学了,这可是个老神仙样的人物,教的东西总不会差。

    对于《易筋经》宋安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入定是最合适的,反正到了夜晚练完当天定下的功夫后,他就会找个寂静的时间入定他根本已经把这视作一种休息而非修炼了。

    在‘北冥神功’中的存想各个穴位与‘冥想’是一样的,入定不是‘冥想’,以入定的表现来说几乎可以把入定称作‘寂灭’。宋安从来没有了解过佛学,也不知道少林寺为禅宗祖庭,他对于佛教的直接观感是光头向佛的就是和尚,佛教有多少部派他也不知,他更加不知道他学的《易筋经》是出自天竺三藏高僧之手,宋安之所以能把入定冥想修习成寂灭般,却是得益于佛学中以苦为基础的思想。

    诚如当年佛陀本为部落首领之子,为一方土地之主,生不知苦为何物若非大智慧之人当一生以奴役他人,享受纵欲为乐。偏偏佛陀成长后便为领地一众之感受所动,越探求越了解人生之苦终逃离个人享乐的幻象转而探求解一众苦难之路。是以佛学中当是不知苦则非为修佛,即念佛缘起来知苦觉苦。原来的佛教是求解脱众生之苦但后来到了那天竺三藏高僧时天竺佛学日渐式微,佛学亦因部派不同修行方式也有不同,以为禅宗之始的三藏高僧便是以觉知受苦执着从而放下执着脱苦离难为修行方式的,他所创下的《易筋经》中的秘图就是求空求放下执念的心法。

    宋安不知何谓众生苦,只他心中自有所苦之处,譬如不合世人,亲人难见,生存压力等等而恰恰这些苦是来自逾越时空,是以每当入定宋安便把一切以为是虚幻在空寂中离恨脱苦,宋安之所以能炼《易筋经》第一图便有成却非是偶然。

    此时宋安无知无觉,在虚空处另一宋安之形象越发清晰,作至善座并从之前并无动作变成以混身经脉穴道融为一体,以‘北冥神功’与《易筋经》线路为基础自动流转不息。正当这“宋安”体内真气流转时,宋安体内真气便没了踪影,整个人象没了生气一般,也脱了他人感知,就算此时让人站在他面前也看不到那里有个人在。

    因为宋安就是在无崖子的黑屋子中入定的,无崖子本来也是在悬绳上在丹田和气海间温养真气的,突然发现屋里有变便张目向宋安处看去,却发现那处空无一物。毕竟无崖子非常人,他知道宋安一直便在那里不可能忽然便走了自己还不知道的,而且无崖子博闻强记知道故老相传天地间自有能人异士练成异术即可离尘隐匿,虽当面而他人不知。但无崖子却不认为宋安这样子是什么异术,毕竟他一直在自己面前根本没必要施什么异术来显摆。

    无崖子静思宋安之前与已说过所学功法,想到宋安曾说修习过沙门一种冥想打坐的功法,联系自己所看过的佛学感到宋安现在的情况与佛学中所言的‘色空’和‘五蕴’有点关系。别人说‘色空’是自心观他物如幻非真,五蕴中也是指自心受他物他识而心生感应的。那反过来已身已‘色空’‘五蕴灭’那不正是成就了他人之‘色空’‘五蕴空’?想到这里无崖子对收了这个关门弟子的决定不再心存不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