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为武天龙


本站公告

    此时大名府为宋仁宗时为拒辽人建作陪都时唤北京大名府,其扼守黄河以北,为重要之军事要地,外城周长有48里,里面还建有宫城,然在后世大名府早为沙下城不复见。

    宋安进得城便想找间大点的邸店入住,只是这北地要塞的邸店单身客竟不能入住,每日有厢官来巡,不得已随便找了间小客店入住。在这北地所见人物文人之风反少了许多,倒是龙行虎步之人比比皆是,官兵也比之前所见的健壮许多,确有些精兵的样子,也难怪能扼守北地。

    宋安住店后不想在店中呆着,出去逛瓦子入勾栏看当时的伎艺人表演。对于宋安来说娱乐本来就不重要,只是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后心里一直安定不下来,除了每天必须修炼的时间外他也找不到事来消磨时间,只好到外面走走。今天也不知是什么日子,只见一个台前挤满了人,宋安上前去看是什么回事,原来是有人设台厮扑。记得在路过中州时曾看到这种象擂台的厮扑,竟如后世的散打技击一般拳来脚去的。此时台上的是个辽人装束的大汉也是擂主,另一个对擂的是个汉人,身材亦不逊于擂主。此时天气并未转暖,但习武之人却不似常人一般畏寒,无袖的紧身的褂子倒利于打斗。

    看着台上拳来脚去宋安心中泛起一阵熟悉的回忆味道,三年前的自己亦站在擂台之上,与对手对搏,耳中传来阵阵欢呼声。当时自己没有真气,没有高深的武艺,学的只是普通的搏击技法,胜出靠的是不懈的努力和拼命练出来的抗打击体格。但是那时的自己已经可说是站在了无限制格斗类别中同等级的顶峰,当时以祖父的设想,在自己体能下降的年龄后足可以当上身价不菲的格斗教练,生活和名气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只是谁成想会遇上如此诡异的事情来到了《天龙八部》中的宋朝。

    宋安的思潮为回忆引导而翻滚不息,细想来数年里心情时不时有些沮丧除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于以往的回忆外,还有最为基本的就是对生存的焦虑。这个世界和以后的世界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几乎所有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知都和自己不同,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感,是多沉重的生存压力。这些年来宋安倒把自己的性情搞清楚了不少,就算他自己是个性情坚毅,专心习武的人,但他在理想上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并没有多清晰多坚定。以往以格斗教练为目标的理想不过是一种自小养成的习惯,而且在当时来说也是必然能成功的理想。但现在都不同了,在真气为基础下所有现实格斗都成了低层次的交手。想到这里宋安不禁联想到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看过的一部外国老电影《超能》,里面的一个普通人不就是在一次意外之中得到了超乎想象的能力后成了飞天遁地的超能人,比较起来真气也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了,虽说比不上超能人的力量,但在这个世界里只要用心还是有拥有这种超能力的可能。

    虽说宋安没有专门去研究过真气,但这数年来他还是发现真气可能谁都可以练出来,但真气的数量对多数人来说却天差地别。就以自己来说一身的真气在三年里就可与练武奇才的萧峰不相上下,就算差点也算得上是顶级的高手了。但是有多少自小就在师傅教导下练了一辈子的武人连萧峰半掌也接不下,回想那躲在段王府里的霍先生在盛年时都不如还是小屁孩一个的慕容博就可想而知其中的区别。看来获得超能力的好运率还有不同之处。

    不知是思维的厚积薄发还是一时发神经了,宋安想到自己看过的电影,想到了电影里的人物不知怎的觉得自己不是象电影里的人物一样?这种虚虚的感觉可能自来了这世界就有了,但他一直没有过多地想,但是越是和这个世界的现实不合这想法就越积越多。宋安不禁问自己是不是有一双双眼睛在书外,电影外看着自己。宋安不期意地抬头呆呆地凝视着天上,象穷其目力欲以看穿这个天外边界。可是他只是凡夫俗子一个,又怎么能看穿他究竟是不是一个个文字一个个想法构成的人物呢!

    虽然宋安是呆呆地抬头看天在想东西,但别人看在眼里可是不同的意味。台上的宋人的身手虽说也算得上是好手,但还是比不过那辽人,最后在辽人从上蹬演变而来的膝撞下只匆忙护住心窝,脸上让辽人顺手一肘开了花飞下台正好跌在宋安面前。

    那辽人之前就留意到宋安一直在抬头望天一脸不屑的,早就看不顺眼了,把对手打下台后就指着宋安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而站在宋安身边的宋人除了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外都‘哗’地一声自动清场挪到了两边去。宋安已被跌在面前的宋人从无边的思绪里拉了回来,看到辽人正指着自己在说着契丹话不用翻译也猜到了是在挑自己。宋安倒没有多少两国争战的仇恨,毕竟这是离他快千年前的事,他生活的时代表面上也是早无战事自然体会不了国破家亡的憎恨。不过他也不是怕事的人,想打就打呗。

    宋安笑了笑,向身边几位想替他上台的壮汉抱拳笑道:“多谢诸位仗义,不过区区一个辽人在下还不至害怕,这就上去会会,请!”然后就不慌不忙地拾级而上,懒得用轻功显摆。台下那几个壮汉也是常年奔走的人,见宋安毫不在意的样子想来也是有功夫在身的人也就静下来。

    宋安上台后辽人为了折辱宋人当然不会一扑而上,而是让宋安先出手,宋安却摆了个普通的搏击架子让辽人先上。其实以他的实力当然可以一招让辽人或生或死或残,但他不想让自己养成把对手看轻的习惯,也想看看辽人的武艺。

    辽人摆的擂台自然不是只有一个人的,摆了快一个月也折了数个好手,所以这次在台上的辽人也是十分谨慎的,见对手让自己先出手也就不客气,一纵身便跃过数尺距离拳头直进宋安面门,其跳跃间的姿势不同一般如同奔马飞跃脚下随时可以运劲下踩,正是上打面门下欲废膝。宋安也想探探辽人的武艺不同之处,步法通玄自是不怕,台下人看去台上如怒马跃入舞蝶溪谷,马虽野却奈何不了轻蝶!

    辽人打了两拳便明了对手是中原武林中人,辽人与宋人交战多年,明面上的军马对阵,暗地里的武人相拼已经延续了不知多长时间,要不是草原上出了不少天骄人物创下不少近身相搏的厮扑技法的话,宋人神出鬼没以的武艺对于贵族们的暗杀可是一大威胁。虽说宋人中惊才绝艳的武林高手少之又少,但就是一个也要命得很,一旦对上这些人物除了认输就只是把命留下来换口硬气来激励族人了。而这上得了台的辽国汉子都不会是怕死之人不然便辱了祖先的名声。所以在明知宋安武艺高于自己的情况更是毫无保留的上劈下踢,勾手落肘一副拼命的架势。宋安细探了十数招后发现这一般的武艺纵使是有些许内力,但对上武林绝学却用不上半点劲,心中明了,见辽人正踏步发力想击其咽喉却不避让,步法一滑右掌已经后发先至印在了辽人心槛之上,内劲一吐便不再计较,随着辽人往台下跌落的身躯飘落人群中眨眼便已远去,辽人已无生机的身躯方落实地上。

    这次虽是宋安路上的一个插曲,但其中引起宋安思绪的事却很多,他更加觉得这个世界很不真实,认为自己如同《超能》中的人物一样虚幻,虽说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他却不知二十多年来他真实的感受是来自家庭,来自亲情和所习惯的环境,当一切都消失后他就没有确切的责任感;没有设计好的前途,他便搞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但是长久的习惯让他对一个想法更加的清晰,那就是以前他以武成就了名气,有了真实的存在感;那现在唯有以已往成功的方向来作为如今生存的指引,也就是成为这世上武艺顶尖一类的武者。

    此时把大名府抛在身后的宋安心里暂时把烦心的求真心理放在一边,不想去计较自己活得真不真实,而是重拾回忆想着在《天龙八部》中有什么武林秘籍,什么秘籍对自己可能有用,什么地方有秘籍。从他越发显得清澈的双眼中,透露出那几乎要被各种怀疑消磨掉的坚毅,唯今要义,为武天龙。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