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本站公告

    第二回  金科小儿 学成丧命

    顾剑师长 溯源成书

    诗曰:      天道东西南北中,各方各异事难同。

    八方风雨随时变,九路漕粮自相通。

    南粤鱼人习水性,北胡牧马辨沙风。

    孰将各地与时悖,断子绝孙灭祖宗。

    人们常说,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东就是东,西就是西;男就是男,女就是女;老就是老,少就是少。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法则,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天的定理,或者就叫做天对吧。

    然而,人们又这样流传着,在这天地之间,有一个造物主,她不但造出了万物,也造出了有灵性的人。这人不同它物,他不但有思想,而且有理性。这人的思想与理性,正则顺了天意,邪则逆了天理。顺,则是民之大兴,国之大兴,万物之大兴;逆,则是民之危危,国之危危,万物之危危。自古以来,无不如此。这就叫做:

    有矛就有盾,有逆就有顺。

    尽管自古一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说顺之者百繁,而逆之者也不乏其数。别的不讲,单讲千古一帝,秦国王者。要说秦国王者的当年,那是何等的威风,灭六国,并八州,天下来朝。这才叫做,民心所向,天地顺之,全国统一,欣欣向荣。然而,权之在握,邪恶横生,“举敲扑,振长策”,酷刑人民,残害百姓;焚烧经书,坑埋儒士,愚弄黎首,灭了人性。这不是人心向背,天地逆之吗?所以,一夜之间,本来是具有临天下之气的宏图,却是落得一个烟消屁灭的下场;一时之下,本来是具有传递万代为王的基业,却是落得一个土崩瓦解的结果。这就叫做:

    顺逆两重天,相去一叶间。

    然而,历史总是无独有偶,成双成对,相生相成的。如果有人使用魔幻的方法,把历史的魔影拉长,把两千多年的今天拿来看上一看,你即使不敢说是秦始皇的再生,也可以说是想做秦始皇的人已经粉墨登场了吧。别的不说,一是不敢说,二是不能说,所以,只捡一个小儿来说。有诗为证:

    何等前科一大王,相随小鬼气尤张。

    生灵枉有托天地,死死生生鬼坐庄。

    有人可能不信。但是,信不信由你,看一看下面这个小儿的事再说也不迟。

    我讲的这个小儿,就是小金科。这小金科,天性聪明,早早地就名噪我们倚山全县,早早地就被我们倚山的人们称之为小神童了。

    我们倚山县真是一个好地方,自古以来也都名噪天下,不因别的,只因地灵人杰,才子辈出。不但历史上状元不断,就是近些年来也都是“状元”连连。如今,我们别的不说,单说去年的理科“状元”,我们的小金科。人们都说他的名字取得好,姓金名科,这不是天生地设的金科状元么?然而,好事总是磨难多多,好景总是不太长久。小金科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不正是人们所说的:

    今朝荣登龙虎榜,顿时魂走阎罗王。

    也就是说,刚刚获得“金科状元”的小金科,在人们为之兴高采烈的时候,却是一命呜呼了。这确实是太令人痛惜了。然而,却又有人作出这样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天命,是小金科命该如此。小金科只能受其才,而不能受其名和享其成。”这是何等的谬说。

    不过,我们说它是谬说,人们却不承认,这是为什么呢?这当然不能按照科学的理念,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这里面有一个习惯与习俗的问题。所以,关于宿命论的问题和小金科的死有没有关联,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我们还是走进小金科的生活当中去看上一看,才有可能得出一个合理而又科学的说法。

    小金科走后,他的高中时期的国语老师,顾剑作了一番研探,留下一本札记,名叫《夭折与懊悔》。

    顾剑老师,姓顾名剑,是我们倚山县早年的文科“状元”,早就远近闻名了。所以,很多人不但崇拜他的才学,而且崇拜他的名字,对于他的名字也作了一番探讨,也有一个意蕴颇深的解说。有人说:“顾剑的意思是,给人一看便知道是一把闪闪发光的宝剑。它不仅锋芒毕露,更是铁骨铮铮,掷地有声。”这种解释,主要是把“顾”字解释为“看”的意思,既说明了顾剑老师的才气,又说明了顾剑老师的节操。这真的可以说,解释得恰到好处了。  另外又有人说:“‘顾剑’是谐音,是‘古鉴’的意思。它的意思是取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意思是,用历史作为一把镜子,告诉人们国家的兴衰。”这种解释是说明顾剑老师的文化修养与心愿。它不但说明了顾剑老师的才学精湛,更说明了顾剑老师是一位以国家为重的赤诚学士。如此等等的说法,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细细地看一看顾剑老师的书了。

    这样一个才气横溢,思想崇高的人,没有人不是闻而敬之,见而趋之的。然而,他不但是小金科的高中国语老师,还可以说是小金科的监护人呢。为什么说,他就是小金科的监护人呢?这话说来有点复杂,但是也很简单。因为小金科的父亲金刚是一位军人,与顾剑老师是十年的同窗好友,所以小金科还在入托的时候,金刚就把小金科送到了顾剑老师的家里,由顾剑老师来管教小金科了。金刚的目的是清楚的,他是希望小金科在顾剑老师的呵护下,也能像顾剑老师一样,一朝荣登龙虎榜。

    老同学的希望,顾剑老师是心知肚明的。所以,顾剑老师对小金科不但呵护有加,而且可以说是倾尽全部心血。只因这个原因,我们当然就可以说,顾剑老师就是小金科的监护人了。所以,我们如果走进顾剑老师的《夭折与懊悔》,也就走进了小金科短暂的生涯当中。这不但可以看到小金科的生活情景,同时还可以看得到顾剑老师育人的行为与理念。那么,对于道士的说法是否正确,小金科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就可以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了。这就叫做:

    欲将根底出水面,定要找出原本来。

    当然,要找出原本,是要花工夫的。对于顾剑老师的书,我就作了一番研读,也有一些体会。但是,为了掩去抄袭的嫌疑,也为了自己的创作,我只能对顾剑老师的书,作一个掐头去尾的简单介绍,里面还得加上一些自己的评说,谨请大家不要见怪。

    小金科成了顾剑老师家庭中的一员,自然而然,也就等于进入了书香门第一样,不但言行举止有理有节,就是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也必须安排得周全详细。这就叫做:

    家而连其贯,学而优则仕。

    小金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顾剑老师就为他设计了一套完美的计划,一天里面吃什么,学什么,睡多少,学多少,以及要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的,都罗列得祥祥实实,完完满满。用顾剑老师的话来说,这就是素质教育,这才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有人可能会说,小小年纪,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按照一般的人的所见所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幼儿园的那两本书,就是老师们在课堂上教,也是玩耍似的教一教,有谁还去管其它的呢?不可否认,这话说得当然在理。然而,我们的顾剑老师却不然,他的理论根据是,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所教导的:“生无所息。”在我们的顾剑老师看来,孔子的话就是至理名言,要想成为有用的人才,也就必须如此。

    所以,我们的顾剑老师要求我们的小金科,不但要把课堂上的知识绝对学好,还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不但要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学好三四级的外语,还要练习音乐与书法。这样高强度地挤压,作为一个小小的孩子,他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啊!然而,我们的顾剑老师却说,这就叫做夯实基础,开阔视野,修身养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高的境界,才能成才。这又是多么好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工作啊!这在一般的人看来,是不可理解,是望而却步,见而生畏的。而我们的小金科就是在这样的圈子里生活着,遨游着的。一年,两年,十年,都是这样。

    我们的小金科就是这样苦苦的熬,全然没有了童年的自由,早早地失却了孩子们那天真烂漫的生活。这是多么的可怜啊!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要问,这样小的年纪,这样艰苦的熬着,能承受得起吗?这当然承受不起。不过,有办法啊。要知道,我们的顾剑老师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是非常相信和崇拜科学的。身体吃不消,那就补嘛:补气的,补血的,补心的,补脑的,反正缺什么,就补什么,甚至于不缺也要补,这就叫做有备无患嘛。

    这又是何等的补补大法啊!

    然而,各位有理性的人们,你们是否可以想一下,这“补补大法”会有几分好处呢?我想,大家只要稍微动一动脑子便会明白。所谓的补,用我们最常见的话来说,不就是坏了才补么?坏了的东西要补,那是出于无奈。因为坏了的东西,如果不加以修补,就会越来越坏,就会成了废弃的东西了。如果把一件完好无缺的东西与一件破损的东西放在一起,由你去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件呢?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了。同样的道理,这人难道就不一样么?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便对顾剑老师的一些方法,产生怀疑了,认为他这样的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是不是有点迂了呢?

    当然,如果读过顾剑老师的《夭折与懊悔》这本书的话,你也会清楚地看到,顾剑老师在“懊悔”中讲的意思,实际上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意思又是怎样得出来的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麻烦。要知道,顾剑老师在培养小金科上,是事先想好了的一场美梦。这一场美梦却成了一种懊悔,这里面又会有多少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呢?所以,要了解这些美梦下的懊悔事实,就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了。所以,我们只有继续追踪顾剑老师和小金科的足迹,才会有有知有悟的可能。想知可能,请看下回。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