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刘伯温(二)


本站公告

    “刘伯温?!”杨逸之猛的跳起来,两眼放出狼一般的眼神,死死的盯着宋濂,“你说的是刘基吗?”他不太敢相信宋濂竟然会说出刘伯温的名字,这个像神仙一般的人物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崇拜的偶像。

    宋濂惊讶的望着杨逸之,似乎不理解他为何如此激动,杨逸之这才感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抱歉的笑笑,说道:“宋先生不必见外,我实在是仰慕刘伯温先生很久了,刚才听到他的名字,觉得非常的意外,所以失礼了。”

    宋濂这才舒了口气,说道:“不瞒元帅,我和刘基其实相识已久,他的才学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元帅如果想成就大业,那么一定不能缺了他,在他面前,我就好比一颗流星,而他才是那璀璨永恒的恒星,元帅,您一定要将他请来,他对天下大势可说了然于胸,有了他,大事成矣!”

    杨逸之不料宋濂如此谦虚,竟然向他举荐了刘伯温,这种情景就像当年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一样,杨逸之感激的说道:“多谢宋先生,刘先生他现在人在哪里?我们马上去找他吧!”

    宋濂呵呵笑道:“元帅真是求才若渴呀,不过,刘先生乃当世奇才,如果就这样贸然前去,恐怕会对他不敬。不如,让我先修书一封,然后我们再去,这样把握比较大一些。”

    杨逸之沉思道:“这样一来,会不会耽误时间呀?”

    宋濂解释道:“哦,忘了和元帅说起了,刘基现在就隐居在应天城外,只要派个人去送信,一天之内就能收到了。”

    杨逸之大喜,激动的紧紧握住宋濂的双手,道:“一切就拜托先生了!来,我们再喝两杯!”

    当天,三人酒逢知己千杯少,畅所欲谈,将近子夜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一大早,宋濂就修书一封,然后派了一个士兵,按照他指定的地点,去送给刘伯温。而杨逸之三人,过了午时就迫不及待的向城外出了。

    按照宋濂所说,刘伯温也是最近才来到应天附近的,他因为看不惯元朝政府的黑暗,而当时的义军又没有一个能让他信服的领,所以才愤而隐居,远离世事。杨逸之暗自庆幸,刘伯温幸亏没有先他遇到朱元璋,不然自己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沉思间,不觉已出了应天城,宋濂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说道:“刘伯温就住在那山脚下,现在他应该在午睡呢!我们去正好。”

    杨逸之挺身远望,果然郁郁的青山脚下隐约有一间茅草屋,他欣喜的说道:“我们快走吧,也许刘先生就在家中等我们呢!”

    三人再也不说闲话,很快就到了山脚下,这里果然是个僻静的所在,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空气清新,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杨逸之不禁暗暗佩服刘伯温的眼光,他倒可以躲在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但他过惯了这样的日子,还会听他的话出山吗?杨逸之想到此处,心头浮上一层忧郁的感觉。

    “刘先生在家吗?我是宋濂呀,我带人来看望你了。”宋濂使劲敲打着紧闭的木门。

    但是,过了良久,屋中仍然不见有人出来,宋濂有些失望,自言自语的说道:“往常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出门,而是在家午睡的呀,今天真是奇怪,会到哪里去呢?”说着,仍旧不死心,又敲了几下门。

    杨逸之的心在逐渐的沉下去,他本以为会一帆风顺的将刘伯温请回去,不料,第一次来就吃了闭门羹,他默默的叹了口气,对宋濂道:“咋们先回去吧,也许不凑巧他有事出去了,我们明天再来拜访。”

    宋濂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本想刚刚加入义军,就送一份见面礼给杨逸之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刘伯温偏偏不在家,竟然扑了个空。他会不会是故意躲起来的?宋濂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可不愿被杨逸之看轻,于是闷闷不乐的转过身来。

    这时,只听“吱呀”一声,门竟然打开了,宋濂惊讶的回看去,却又是一阵失望,原来是一个书童打扮的小童,他上下打量了一遍杨逸之等人,当他的目光落到宋濂身上时,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走上前来,朝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原来是宋先生呀,我家主人不在家,你来得真是不巧。”

    宋濂忙追问道:“那他到哪里去的呢?他应该收到了我的书信会在家等我的呀?”

    小童说道:“今天,主人的确收到了一封书信,但他看完之后就出去了,也没有和我说起到哪里去。”

    “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杨逸之追问道。

    小童警惕的看了杨逸之一眼,摇了摇头,宋濂忙解释道:“这两位是我的朋友,我带他们来见你主人,有事向他请教的。”

    小童迟疑了一下道:“要不,你们先进来坐一会儿吧,也许主人很快就会回来的。”

    宋濂征求了一下杨逸之的意见,杨逸之不甘心就这样扑空而去,于是点点头,三人在小童的带领下进了刘伯温的小屋。小童招呼杨逸之等人坐下后,就下去倒茶,杨逸之站起身来,仔细打量了一下屋中的布置,墙上挂着一把宝剑,桌椅非常的简陋,却拜访得很整齐,上面也是纤尘不染,而书台上放着的几本书都是非常深奥的古代兵书,杨逸之暗暗佩服,刘伯温果然不同寻常,从他家中的摆设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物,这样的人要不收在自己帐下,岂不是暴殄天物吗?

    小童很快端上了茶,然后他就告辞退了下去,剩下三人坐在那里,有心无心的攀谈了几句,眼看外面的太阳就要下山了,还是不见刘伯温的影子,杨逸之不由得坐不住了,他呼的站起身来,说道:“再等下去,刘先生恐怕也不会回来了,我们还是明天再来吧,天黑了,路上不安全。”

    宋濂和李善长只好答应,于是就把那个小童叫了过来,宋濂吩咐他等刘伯温回来,就说他带人来拜访过他,明天还要来,让他不要出去。小童满口应允,把三人送出了家门,三人恋恋不舍的从刘伯温家出来,向应天城走去,如果天黑了,城门就将关闭,到时候就要露宿野外了。

    三人走了一会儿,过了一道山峰,正当杨逸之还在暗暗叹息今天运气不佳时,忽然,宋濂大声叫起来:“元帅,快看,那不是刘基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