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诡计(一)


本站公告

    杨逸之望着眼前这些原本是朱元璋的得力部下,心中微微有些得意,朱元璋就算再厉害,先也是鞭长莫及啊,一切还不是任由自己所为,以后只要将他们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收服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眼下最重要的却是如何度过难关,巩固应天及向周围发展的问题。

    “今天将诸位找来,大家一定猜到是什么事了吧?现在的形势非常紧张,可以说一刻也耽误不得,应天的将来就是大家的将来,希望你们群策群力,能够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

    李善长第一个发言:“现在应天表面上看去危机重重,处在各个势力的包围中,但其实却是很安全的,元朝的脱脱死后,元顺帝更加腐败,可以说整个统治阶级已经衰败到了极点,它就像一栋倾斜的危房,只要伸手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下,哪还顾得上我们这股不算很突出,对他威胁不大的势力呢?所以他们不会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威胁。真正对我们危险最大的是北面的刘福通、西面的徐寿辉、东面的张士城,,但他们目下并没有将我军当作真正的对手,而是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和元朝政府作战上,其次,就算他们中的一股势力对我们有敌意,也不敢轻易的前来进攻,因为他还怕其他势力趁机打他主意,可以说他们三股势力为我们筑起了三道很牢固的屏障,谁也不会轻易的来进犯我们。”

    众将听了李善长的话,一直紧张的表情终于松懈下来了,互相开始攀谈起来,杨逸之暗暗佩服李善长将当前的局势看得如此透彻,这样一个人才怎么也不能放回朱元璋身边去,虽然此人不大好收服,而且和朱元璋又是同乡,但只要他们不在一起,总会有办法的,还是先给他表现的机会吧,让他知道只要在自己身边,他的才能才可以尽情施展出来。于是,他笑道:“李先生的见解真是非常的独到啊,不过事实的确如此,表面上看上去越是危险,其实却最安全,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了,因为等他们巩固势力,发现我们的潜在力量后,就会转过头来对付我们,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趁这段时间早作准备,不要到时候被动挨打,自取灭亡。”

    “那如今该怎么办呢?”杨逸之的话又让在座的诸将紧张起来。

    “大家不用心急,我们听听李先生的高见如何?”杨逸之笑眯眯的望着李善长说道。

    李善长的脸上情不自禁的动了一下,他大概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想的东西都被杨逸之看透了,犹豫再三,说道:“元帅过誉了,其实我想的元帅肯定也知道,既然如此,我就权当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来。”

    杨逸之赞赏的点点头,李善长鼓足勇气说道:“要想确保应天这块根据地,就必须廓清周围的敌对势力,攻取镇江、宁国等要地。”

    杨逸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不料李善长和自己想得竟然一模一样,而且和朱元璋下的命令也是如出一辙,他突然哈哈大笑,说道:“李先生果然神机妙算,竟然和朱元帅想得一样!”

    就在众人惊诧莫名他的话时,他拿出了朱元璋的那道命令,说道:“朱元帅虽然身在和州,但他时刻关心着我们的处境,所以前日就传来命令,让我们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向纵深发展,这正和李先生提的建议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攻取镇江、宁国作准备!”

    常遇春的脸涨得通红,他似乎一直在为朱元璋不重用他而耿耿于怀,此时听了杨逸之的豪言,“呼”的一下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请元帅将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一定不负众位的所托!”

    杨逸之正是需要有这样的将领,他满含赞许的望着常遇春,微微点头,但是一旁的花云却坐不住了,论资历,他比常遇春可老的多,再说,他和杨逸之还有一份别人所没有的交情,要知道当初他在滁州里遇险时,是杨逸之出手救的他,而且又是他在杨逸之投奔红巾军后对他照顾有加的,凭着这股交情,和他自身的实力,这个功劳自然应该是他去立。所以他不待杨逸之答应,急忙说道:“元帅,常将军虽然英勇过人,有一身本领,但是他毕竟从军的时间尚短,而且这行军打仗和个人比武又有所不同,不是讲究个人武艺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谋略和统率能力,我想元帅如果用常将军为先锋,是不是有点冒险?”

    花云的这番话实在让常遇春有点下不了台,他的话中分明是在说常遇春还不够资格领兵出战,这对一向自居才具不凡的常遇春来说,简直是种侮辱,他立刻瞪红了双眼,怒道:“你说什么?”

    花云见常遇春如此表情,知道自己言语失当,但他又拉不下面子承认自己错误,于是回道:“我说的难道不对吗?你叫大家说说看!”

    众人和花云相处久了,自然替他说话,但是又不好明说,于是都微微点头,望着杨逸之,等待他的决定。杨逸之感到一丝为难,若论真实本领,不管是从个人还是统率能力来说,常遇春都在花云之上,但是可惜他资历尚浅,如果强要任命他,恐怕会惹出乱子,况且他也不一定能服众,他眉头一皱,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笑呵呵的走到二人中间,说道:“二位不用相争,我有一个主意,不知你们是否愿意听听?”

    众人当然愿意听了,于是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耳朵,杨逸之说道:“我相信以二位的能力,不管是谁领军,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但是一支军队,总要有一个名义上的统率,这倒有些让我为难了,我看不如这样,你们各自拿出一些本领来,分个高下,这样输的一方就为付,赢的一方为正,你们看如何?”

    杨逸之的决定出乎大家的意料,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都望着花云和常遇春,二人也是不由得一愣,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一分高下,都望着对方。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突然外面有人高声喊道:“朱元帅有信使到!”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