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转运


本站公告

    杨逸之在毫无防备之下,被人在背后拍了一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条件反射之下,他挥拳向后打去,不料背后之人却轻松的闪开了,杨逸之的拳头打了个空,他正待再次攻击,那人却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拳头,说道:“杨兄弟,是我啊!”

    杨逸之听得声音非常熟悉,急忙回头一看,不由又惊又喜,原来是花云,他连忙握住花云的手道:“花兄,怎么是你?”

    花云在杨逸之的印象中一直不错,他没有心计,讲义气,所以杨逸之见到他,一颗绷得紧紧的心终于松了下来。花云虽然也是欣喜,但是很快,着急的表情又显现了出来,他顾不得问杨逸之的近况,说道:“总兵在城中等你,快跟我走吧!”

    杨逸之犹豫不决,他担心郭子兴的人正在城中等着他,花云见到他的神色,大概知道了他内心的想法,急忙解释道:“你不用担心,元帅已经不会再为你了。”

    “哦,真的吗?”杨逸之大喜过望。

    “是真的,是总兵恳求元帅的。”

    “难道元帅就这样答应了?”杨逸之还存有一丝疑惑。

    “元帅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对你似乎仍然抱有偏见,不过,有件事情让他不得不改变了主意。最近,形势发生了变化,城中因为士兵越来越多,粮食紧缺,所以元帅定下了攻打和州的大计,因为和州是座大城,有足够多的粮食,但是和州兵多将广,而且城高壁坚,元帅麾下无人敢请命出战,万般无奈之下,元帅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总兵。总兵于是提出了将你找回来作为出兵的条件,并且说如果没有你,将没有把握攻下和州,元帅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大局要紧,只好答应,所以,事不宜迟,你就放心的回去吧。”花云详细的诉说了事情的经过。

    杨逸之这才相信自己已经绝对安全,他兴奋的握住花云的手说道:“那走吧,不要让总兵久等了!”

    滁州城内,朱元璋的总兵府内,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将领们,朱元璋坐在正中的一张太师椅上,正愁眉苦脸的低头苦思,而他的下首,一边是胡大海、汤和、郭英等人,另一边是李善长、徐达等人,也都皱着眉头,似乎都无计可施。

    “你们看我将谁带回来了!”花云的声音老远就传了进来。

    朱元璋猛的站起身来,张眼一望,花云已经快步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儒雅、颀长的男子,不正是失踪了几日的杨逸之吗?众人也都站起了身,朱元璋激动的迎了上去,紧紧的握住杨逸之的手说道:“你总算平安无事的回来了,你可知道我们大家有多想你啊!”

    杨逸之心里明白,自己此番能够平安无事的回来,全是仰仗朱元璋,当然他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把自己弄回来的,花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有求于自己,而且看他现在的姿态,似乎有些过分,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有些在众人面前做样子的嫌疑,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代枭雄,耍些小手段,笼络部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杨逸之连忙毕恭毕敬的给朱元璋施了一礼说道:“多谢总兵相助,如果没有您,我不知道------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

    “快快请起,我怎么敢当呢!”朱元璋这时只是一个郭子兴手下的总兵,还不习惯受别人的大礼,所以急忙把杨逸之扶起。

    “总兵,现在情况如何了?”杨逸之迫不及待的问道。

    “唉。”朱元璋叹口气,将情况的大致经过和杨逸之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杨兄弟可有什么高策?那和州城委实难以攻下,元军龟缩在城中,加上他们又比我军兵多,我不想弟兄们无谓的伤亡,看来力敌是非常不明智的,只有智取,可是大伙又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是啊,现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各地的义军纷纷攻陷城池,元军几乎不敢和义军正面交锋了,他们将大部分的兵力布置在一些大中型的城池里,等待义军前去攻城,从而消耗义军的兵力,到一定时候再发动反击,可说是非常毒辣的计策。但是如今我军又不得不去攻城,因为随着兵力的壮大,需要更多、更大的有足够粮食的城池来作支撑,否则必然会起变乱。”徐达作进一步的说明。

    杨逸之其实对目下的形势早就了然指掌,在去总兵府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计策,本来这个计策是属于朱元璋的,不过,被他拿来抢先用了,在朱元璋的脑子里,也许这个计策还尚未形成呢!他微微一笑道:“既然总兵说了,只能智取,不宜力敌,那么有一个办法,也许可以一试。”

    “哦,什么办法?快说!”朱元璋着急的问道。

    众人也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从杨逸之嘴里吐出来的奇思妙计。杨逸之不慌不忙说道:“诸位还记得以前我军攻打民寨时,曾经俘虏了三千庐州兵吗?我们可以让他们扮作北军模样,用马匹载着货物,声言是庐州兵护送北使前来犒劳众将士,守军必然不会怀疑,当他们打开城门时,尾随其后的红巾军就可趁势攻入,大事可成矣。”

    朱元璋低头思考着杨逸之的计策,众将也都紧张的望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朱元璋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停下,猛的抬头,脸上显出欣喜之色,大声叫道:“好,此计甚妙!和州城已是指日可待!”

    杨逸之见朱元璋采纳了他的计策,终于松了口气,不过,心里却有点暗暗惭愧,说来其实是他盗用了朱元璋的计策,可怜那人却还蒙在鼓里,犹自兴奋不已。朱元璋立刻下达指令,分派任务,由杨逸之率三千人马假扮庐州兵,前去赚开城门,然后举火为号,而他率领大部人马随后杀入,一举攻下和州城。

    “好,此次一定能够大获全胜,定要叫蒙古靼子知道我们义军的厉害!”胡大海等人纷纷叫嚷着,情绪霎时间被渲染起来了。

    二日后,戒备森严的和州城下来了一列军马,后面还浩浩荡荡的拉着许多货物,毫无疑问这正是杨逸之所带领的三千红巾军,他们已经假扮成了庐州兵的模样。

    “你们是什么人?没有命令不准靠近城门,否则的话就放箭了!”城上的守军大声问道,并且搭弓上箭,高度戒备。

    “我们是朝廷派来犒劳兄弟们的,你们看,这些马上装的都是一些丞相大人指定送来的东西。”杨逸之纵马上前,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呆在原地,他指了指身后的货物大声说道。

    城上的守军互相低声交谈了几句,眼中流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来,杨逸之看在眼里,他手向后一挥,一个精通蒙古语的部下走上前来,他按照事先的吩咐用蒙语和守军说了一通。守军随即问了几个问题,杨逸之的部下不慌不忙的应付,那守军看看城下装得满满的货物,终于相信了,一个守城军官一挥手,下了开城的指令。

    杨逸之大喜,命令装运货物的马匹先走,到达城门口时,突然把住城门,然后他命令其余人马立刻杀将进去,紧接着,他将手一挥,早有准备好的部下点燃了火把,丢到那货物上,马匹被火一烧,疼痛难忍,顿时往四下乱蹿起来,城中易燃的物体触之立刻燃起熊熊大火,埋伏在城外不远的花云、胡大海等人见到信号,急忙挥军杀了上来。

    守城的元军根本就没有料到会受到偷袭,他们本以为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了,这下顿时慌了神,手忙脚乱的拿起武器,还没来得及抵抗,大部分的人已经做了刀下之鬼,其余众人一看情况不对劲,一边抵抗一边向内城退去。

    这边,杨逸之见形势一片大好,绝不给元军一刻喘息之机,和花云等人分兵追杀溃逃的敌军,红巾军对蒙古人自有一股发自内心的仇恨,此刻,仿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手下更不容情,那些蒙古军中有一部分人是汉人,早早就放弃了抵抗,剩余的元军不到一日就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和州城的战斗解决时,朱元璋在众将士的拥戴下,策马慢慢进了城,显现在他脸上的是一种志得意满的神情。

    杨逸之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断瓦残垣,尸横遍野,再望望朱元璋,心里却是出奇的平静,他想,也许这就是朱元璋霸业的开始了,那么自己在这中间又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他不由得想起了那个神秘老者说过的话来,自己的命运将会受到一个姓“朱”的人的影响,找目下的形势来看,能够影响自己,又姓“朱”的人只有朱元璋了,这个一带枭雄难道会作左右自己的命运吗?杨逸之无法猜测,他觉得自己快走进了一个迷淖之中,出路似乎离他很近,又似乎很远。

    “杨兄弟,快过来呀,今天你是最大的功臣,怎么可以躲在一边呢?”

    杨逸之抬眼一看,原来是朱元璋在叫他了,他暗叹一声,只好强颜欢笑,走了过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