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虚惊


本站公告

    杨逸之一听这声音不惊反喜,因为他听得清楚,这人就是花云叫来照顾他的那个小头目,他激动的转过身来,一看,果然是那人,说道:“你不认识我了吗?是我呀!”

    那小头目一听他的声音,仔细打量了他几眼,虽然杨逸之的身上沾满血迹,但还是很容易的辨认出了他的相貌,他惶恐的连忙放下手中的兵器,口中连连说道:“该死,该死,我竟然连杨公子都没有认出来,还把你当作------我真是瞎了眼!”

    杨逸之也不忍心看到他如此模样,就顺手把他扶起道:“不必放在心上,既然是场误会就让它过去吧。”其实他见到这小头目,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的安全总算有了保障。

    “花将军知道杨公子跑了出来,将我痛骂了一顿,说一定要把你毫发无损的带回去,否则的话就要小的脑袋搬家,幸亏在此处遇见你,不然的话我可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向花将军交代了!”小头目欣慰的说道。

    杨逸之这时也暗暗后悔自己不该如此鲁莽,逞匹夫之勇,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悔之晚矣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自己躲在营中不上前线的话,也就遇不到李善长了,那么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你是什么人?鬼鬼祟祟躲在这里干什么?快说,是不是蒙古人派你来的?”那小头目忽然发现了杨逸之身后的李善长,他狐疑的望了他两眼,把手一挥,他的手下立刻走了上去,将李善长团团围住。

    李善长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不料对方却将他当作蒙古人的奸细了,顿时大惊失色,饶是他足智多谋,一下子也反应不过来,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辩解。杨逸之见情况不妙,急忙说道:“你们误会了,他不是奸细,他是来投靠义军的。”

    小头目仔细思索了片刻,问道:“杨公子和他认识吗?”

    杨逸之脱口道:“我刚刚和他认识。他是李善长。”

    “李善长是谁?”那小头目一愣,疑惑的望着杨逸之。

    杨逸之迎着他的眼神,恍然大悟,自己是过来人,当然知道李善长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他在历史上还是个无名之辈,就算朱元璋也不认识他,这些小兵怎么会知道李善长是谁呢?他张大嘴巴,不知该如何解释了,总不能说李善长是朱元璋未来的军师吧,恐怕没人会相信。

    那小头目看杨逸之无话可讲了,还以为他对李善长的底细也不了解,换句话说是受了李善长的蒙骗,不由得勃然大怒,喝道:“快将他抓起来去见花将军,我不相信你不说实话!”

    杨逸之见势不妙,刚想上去阻拦,那个小头目似乎料到他会如此,把他拦住,满脸堆笑的说道:“杨公子,此事和你无关,你还是不要惹祸上身,朱大总管最恨那些和蒙古人勾结的人了,你要是有个意外,我就不好跟花将军交代了。”

    此人话虽然说得客气,手却没有停下来,拽着李善长就想走,杨逸之见状大惊,他知道中国的农民军的手段并不比那些官军好到哪里去,如果李善长落到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手里,恐怕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挨刀子的,他情急之下急忙追了上去。

    “你们住手!这是干什么?欺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一声暴喝从天而降,众人一看,原来是花云带着一群士兵走了过来。

    杨逸之见状大喜,正想迎上去,那个小头目却抢先一步,快步走到花云身边,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两句,花云顿时脸色大变,一把推开那小头目,问李善长道:“你真的是蒙古人的奸细?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像啊,你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快点拿出来让本将军看看,以免冤枉了好人!”

    李善长这下真是有苦难言,这兵荒马乱之际,又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如果真有的话,也早被蒙古人抓去了,他怔在那儿,苦着脸,让他求饶又难以岂齿。花云见他哑口无言,还以为他心虚,顿时变了脸色,对左右喝道:“将此人拿下,带回去好好审问!”

    杨逸之这下再也不能不说话了,他冲上去抓住花云的手道:“花将军,听我说几句!”

    花云回过头来,一看是他,脸上露出笑容来,惊喜的说道:“原来是杨兄弟啊,你怎么会在这里的?我早知道你是个坐不住的人,这样也好,到战场上见识一下,以后就不怕那些蒙古兵了。幸亏你没事,咦,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的?”

    杨逸之于是将他所知的李善长的情况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花云,当然他将李善长的能力夸大了好几倍,朱元璋正在用人之际,不可能不会动心。果然,花云听了他的话,将信将疑的望了李善长两眼,虽然仍有疑惑,但是看在杨逸之的面子上,还是笑道:“哦,原来和杨兄弟相识,那就没事了,我看也不像奸细,你们一定是看走了眼。”

    那小头目见邀功无望,讪讪笑道:“既然将军说没事,那定是我们错怪了他,多有得罪,还请包涵。”

    李善长遭受这番惊吓,直到这时才定下神来,于是过去向花云施了一礼,花云连称不敢当,对杨逸之说道:“如今滁州已被攻下,元军正如那丧家之犬,仓皇被逃,我军实力大增,正是大力扩展的好时候,总管正在城中安顿百姓,我带你们去见他,你们这样的人才,他一定会重用的!”

    杨逸之一听大喜,急忙谢过花云,李善长也激动的欲上前拜谢,花云忙阻止了他,说道:“不必多礼,我也是看在杨兄弟的面上,我相信他的眼光。”

    李善长朝杨逸之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杨逸之反而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竟然对自己感恩戴德可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一下子有点手足无措了。这时,周围的喊杀声已经完全消失了,三三俩俩的士兵正在打扫战场,有的在检查有无侥幸活下来的义军,不管如何,弥漫在四周的是一片肃穆的气氛,让人看了有些伤感和无奈。众人沉默了半晌,花云说道:“大家不用多想了,打仗就是这样的,蒙古人残暴无道,迫害我们汉人,死有余辜,我们不必为他们难过。我们先进城去吧,这里有人会善后的。”

    杨逸之点头答应,叫上李善长,二人紧紧跟着花云,慢慢进了滁州城。一路上所见,城中尸横遍野,到处是断瓦残垣,街市上已无行人,和杨逸之两天前的所见已截然不同,百姓大门紧闭,只有义军在打扫着街市。杨逸之见了暗暗叹息,拿眼一瞥李善长,却见他板着一张脸,没有丝毫的表情,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这时,花云的马停了下来,杨逸之抬眼一看,前面是一所大宅子,虽然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但是从门前两座巨大的石狮像,还能依稀辨出它往日雄伟壮观的景象。

    “杨兄弟,你和李先生先在此住下,好好休息,我已命人将宅子打扫干净了,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和士兵们说,他们会尽量满足你们的,我马上去见总管,和他说明情况,相信他很快就会见你们的。”花云说完,不等杨逸之回答,扬起鞭子,狠狠的在马背上抽了一下,像一道闪电般的蹿了出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