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善长


本站公告

    杨逸之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他慌忙坐起身来,依稀看见外面有火光出现,他惊道,难道着火了?急忙冲出帐外,却见无数士兵正在急匆匆的朝前奔去,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武器,脸上的表情极其严肃,仿佛要去做一件大事似的。看到这种情形,杨逸之忽然想起白天时花云和他说的,他们会在傍晚对滁州进攻,难道攻击现在开始了吗?

    正当他在思索时,忽然一个士兵拉住他的手说道:“杨公子,你醒了?快点回去吧,太危险了,您要是有点意外,花将军一定不会放过我的!”

    杨逸之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正是刚才带他去的那个小头目,他连忙说道:“不碍事的,我会照顾自己的。花将军呢?”

    “花将军当然是带兵杀敌去了,他走的时候特地嘱咐我,一定不让你去前线,杨公子,你还是体谅一下属下,回去歇着吧。”那小头目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他既不能强行将杨逸之带回去,又不敢任由他胡来。

    杨逸之虽然不想无端冒险,但他深知,如果今晚退缩不去,以后一定会被他们从心里看不起,那么他要想在这支义军中呆下去的话,就会很困难了,他不耐烦的说道:“你不要多说了,我自会小心,不会让你难做的。”说完,不等那人反应过来,他就快步跑进行走的队伍中,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去了。

    此时,朱元璋的义军已经趁着夜色,元军不备的情况下,突然对滁州展开了攻击,城中的守军此刻正在休息,完全松懈下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顿时吓得都慌了神,像一只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失掉了应变能力。此时的元兵早就不像当初成吉思汗、忽必烈那时英勇善战了,他们身上的那种气概早就随着中原大地的靡靡气息荡然无存,随着各地义军的纷纷造反,城池的失陷,元军大多数都龟缩在一些大城市中,他们倚为长处的骑射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另外,朱元璋手下大将花云在几天前潜入滁州城,早就将城中的布置、兵力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元军还在抵抗的时候,防守最薄弱的北门已经被城中的内应打开了,无数头缠红巾的义军蜂拥而入。

    杨逸之随手拣起地上的一把大刀,混杂在义军中,随着大部队冲进了城,这种残酷、冷血的战争场面,杨逸之从未见过,以前他拍戏时虽然也有类似的场面,不过,那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在事前他就知道是假的,所以心中并不害怕,现在看着眼前的人一个个倒下,耳边有无数的冷箭飞过,血战中被砍断的头颅、胳膊、残腿等不时砸在他的身上,他这才猛然惊醒,这不是拍电影!这是真真实实的战争,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古代,如果一不小心的话,他也会像前面那些人一样倒下,做个屈死鬼!

    不行!杨逸之在心中猛的叫了一声,自己不能就这样死了,否则岂不是太不值得了?大好的年华,大好的青春,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尝试过呢,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吗?想到此处,他看准时机,故意在一具死尸身上一绊,口中大叫一声,往前一扑,顺势倒了下去,然后迅速的在血水中一滚,骨溜溜的到了城墙下,一动也不动。这时,义军和元军正杀得性起,谁也不会注意到他。

    杨逸之眯着眼睛观战,发现义军这时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元军正在节节败退,况且元朝并没在滁州部下重兵,他暗暗心喜,看来朱元璋攻下滁州已是转眼间的事了。

    其间不断的有断肢残腿抛到他的眼前,杨逸之虽然感到恶心,也只有闭眼忍受,忽然他觉得身边有些异样,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他一惊,急忙回头去看,却见一具尸体在慢慢向他爬来。这具尸体身上的衣衫褴褛,鲜血淋漓,低着头,看不清他的脸,杨逸之大惊,难道真的出现鬼了,他吓得顿时就想爬起身来,古代社会出现鬼怪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

    “公子,不要害怕,我不是鬼!”

    杨逸之更加吃惊,眼前这个鬼竟然说起了人话,他刚想举起手中的那把大刀砍过去,却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张血肉模糊的脸来,原来并不是鬼,是一个被血水浸染的人!他镇定下来,仔细看了一眼这个像鬼一样的人,此人身材颀长,风度翩翩,颇有一副长者的气度,他约有四十岁的年纪,脸上虽然涂满了鲜血,但是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却告诉杨逸之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不过,他为何如此模样的出现在此地,却令他感到疑惑不解。

    “你是什么人?为何在这里?”杨逸之低声喝道,手中的刀紧紧握着,他怀疑此人莫非是蒙古人的奸细?

    “小心背后!”那人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的表情,伸手指着杨逸之的后面叫道。

    杨逸之大惊,丝毫没有怀疑此人在诈他,他想当然的以为必是有人在背后向他偷袭,于是,情急之下拔刀往后就刺,只听一声惨叫,他感到刺中了一个人的身体,猛的把刀一抽,只觉一股热血就像一道喷泉射到了他的脸上,他急忙往旁边一闪,一个蒙古兵正好倒了下来,他双手捧着肚子,满脸痛苦的样子,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杨逸之惊魂初定,一时怔在那里说不出话来,看着倒在地上的尸体,才明白自己终于杀了人,他心中各种味道都涌了上来,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

    “你没事吧?”刚才那人关切的问道。

    杨逸之这才回过神来,他苦笑了一下,连忙掩饰自己的窘态,想想若不是他提醒,恐怕自己此刻已作了刀下之鬼,于是将那人拉到一边,郑重其事的向他道了谢,那人慌忙扶起他,连称不敢当。

    二人于是躲在死尸堆中交谈起来,周围的喊杀声竟然也没有影响到他们俩,那人开门见山的报上了自己的大名,原来他叫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地方上的有名人物,有智谋,善于料事,治法家学问,欲在这乱世中求取功名,谋得天下太平,他听说朱元璋的义军是支正义之师,且善待名士,所以特来安徽求见,不料才出滁州城门就遇见了兵祸,躲闪不及,只好藏到了死尸堆中,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杨逸之听到这儿,耳中嗡嗡作响,身子猛的震了一下,李善长,这个名字听上去是那么的熟悉,难道在哪里听过?他口中敷衍着李善长,脑中却在不停的思索,忽然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在他脑中闪过,这个李善长不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吗?他和刘伯温一样可以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他们两人,朱元璋就不会那么容易夺得天下,也就不会有明朝的二百多年江山,但是他现在却是如此的落魄,使人不敢相信。杨逸之怀着一丝好奇,又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看上去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反而还不如他显得精神呢!原来在这时,李善长还只是一介白丁,正要去投靠朱元帐,以献一技之长,却不料好事多磨,被阻隔在这里。

    杨逸之知道此人肚中有智谋,而且还是朱元璋将来夺取天下的重要因素,如果就让他在此死掉的话,不仅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就连朱元璋的大业也会受到影响,那么自己的将来也就悬了。他看看李善长薄弱的身子,又受了惊吓,已如惊弓之鸟,如何躲开那无处不在的冷箭呀,自己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好歹还会一点武艺,总是比他灵活,有自己帮助,应该可以逃得一命,想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一个主意油然而生,如果此计可成,也许就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发展了。

    事不宜迟,他连忙让李善长趴下身子,因为他已经看到几个蒙古兵朝他们冲了过来,幸好一群义军及时迎了上去,很快就将这些残兵败将消灭。杨逸之暗叫一声好险,爬到李善长身边,紧张的问道:“李先生,您没事吧?”

    李善长毕竟年长,遇事还算镇定,稳了稳心神,添了一下嘴唇,说道:“我不要紧,我们还是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杨逸之点点头,再呆下去,恐怕真的要命丧疆场了,他站起身来,刚想将李善长搀扶起来,忽然感到脖子上被一把冷冰冰的刀架住了,这下子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完全将杨逸之惊呆了,他愣在那儿,不敢有丝毫动弹。

    “不要动,将手中的刀丢下,你们这两个蒙古人的奸细!”一个声音低沉的喝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