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本站公告

    治水途中捣毁制假窝点

    女娲托梦大禹导河入海

    150

    童律有夜视的本领,无论夜晚多么漆黑,对他来说如同白昼。尽管那天夜里没有月光,四下伸手不见五指,但在他的带领下,章商、犁娄和大翳如履平地。

    大翳听猫头鹰说,最近山上来了两个怪物,一个是山兽,一个是水兽。山兽住在碣石山后面的那个山坳里,水兽住在海边的一个半岛上。

    在童律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山坳。他们没找到山兽,便一起往水兽的住处寻来。

    水兽选的半岛靠山临海,的确是一个理想的住地。他们刚靠近半岛,就看到了一堆篝火。在火光的映照下,好像有两个人影蠕动,正在交头接耳,wWw.说着什么。

    章商和犁娄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兵器就要往上冲,却被童律拦住了。

    童律说:“司空大人是让咱们打探消息的,千万不要贸然行动,坏了大事。”

    章商和犁娄镇静下来,老老实实地伏在童律身边。

    火光太微弱了,加上距离又远,尽管童律有夜视的本领,但看不清对方的脸面,更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童律说:“前面是片开阔地,我们无法靠近,你们说该怎么办?”

    章商说:“这有何难,待我施展地行术,从地下潜到他们脚下,不就能听得一清二楚了吗?”

    犁娄也说:“对,我和你一起去,万一有什么情况,也好有个照应。”

    童律说:“事不宜迟,那就有劳二位了。”

    章商和犁娄双双施展地行术,潜到地下打探情况。童律和大翳依然隐蔽起来,观看着四周的动静。

    章商和犁娄来到山兽和水兽说话的地方,悄悄将头伸出地面,借着闪烁的火光,终于看清了两人的面孔。一个是烧伤鸿蒙的山兽,另一个长着两条肉须的怪人――肯定就是水兽了。

    山兽说:“都怪你,叫我来这荒山沟里帮你炼什么仙丹,要是让师父知道了,可不得了。”

    水兽拍着胸脯说:“怕什么,大不了和我一样被赶出师门,咱们兄弟俩一块发财不好吗?”说着,往一个破炉子里倒进一些碎石头。

    山兽怀疑地问:“跟你发财?就靠这些破石头?”

    “对,就是这些破石头。”水兽信誓旦旦地说,“前几天炼出来的不是都卖出去了吗,摸摸你的钱袋就知道是真的了。哈哈哈哈……”

    “这倒也是。”山兽摸了摸开始鼓起来的钱袋,又问,“那我再问你,你什么时候成了西王母的徒孙了?”

    “你还真信了。实话告诉你吧,就是我认识西王母,西王母也不认识我呀。”水兽笑了笑,用手点点山兽,又不以为然地说,“虽然我这个西王母的徒孙是假的,可长生不老药是西王母的独门绝活,这可是真的吧。当年嫦娥不就是吃了她的药才成仙的吗?”

    对于嫦娥成仙的故事,山兽倒有所耳闻。但他还是对水兽的话半信半疑:“就咱们烧出来的那些石头珠子,吃了能长生不老?”

    水兽说:“你看这些石头珠子,五颜六色,晶莹剔透,再加上西王母的名声,不是长生不老仙丹是什么?”

    山兽说:“像倒是像,可这不是在骗人吗?”

    “这年头,不骗人能发财吗?”水兽把嘴一撇,掂了掂手中鼓鼓的钱袋说,“再说了,这座山可是当年女娲补天时掉下来的神石,这可总是真的吧。”

    山兽还是有些不相信:“就算神石是真的,神石就能炼出长生不老仙丹吗?”

    水兽耐心地说:“我说是它就是。你看那些山神、树神,如果他们不相信的话,能乖乖把钱放进咱们的腰包?”

    山兽有些纳闷地问:“这些神灵们不是挺精明的嘛,怎么会轻易相信你的话呢?”

    “这就叫投其所好。”水兽说,“现在谁都想长生不老,只要打着西王母的旗号,再说这些珠子是用女娲补天留下的神石炼成的,不怕他不信!”

    山兽说,“真是恶习不改。别忘了,当初就是因为你欺骗师父才被逐出师门的。”

    “逐出师门有什么不好,你在师父那里见过这么多钱吗?”水兽说着,朝着远方双手一拱说,“谢谢吾灵子仙师了,要不是你老人家把我赶出师门,我还发不了财呢。”

    山兽向四周看了看,战战兢兢地说:“快别提师父的大名了,要让他知道咱们在这骗人钱财,肯定饶不了咱们。”

    水兽说:“怕什么,我早就不归他管了。”

    “你不怕,我还怕呢。”山兽说,“我可是偷偷跑出来的。”

    水兽说:“怕什么,反正师父去郁华子仙师那里要待一阵子呢。”

    山兽说:“要是让师父知道我跟你来这骗人,那我就惨了。”

    水兽说:“惨什么,我看你干脆就别回去了。跟着吾灵子那个老头子能有什么出息。”水兽看看那个破炉子,又说:“快喷火吧,这一炉炼出来,咱们又大发特发啦。”

    山兽听了,鼓起丹田之气,用力朝破炉子一连喷了三口。

    三股神火往破炉子一喷,顿时火花四溅。水兽扳倒破炉子,烧化了的石浆落到地上,立即变成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小珠子。

    有几颗珠子正好落到了章商和犁娄旁边,他们连忙拿到手里。现在,情况已经弄清了,也拿到了证据,章商朝犁娄使个眼色,便双双缩回地下,从原路返回与童律和大翳会合。

    151

    童律领着大翳、章商和犁娄向大禹报告了情况。大禹高兴地说:“这回你们立了头功,我暂且给你们记上,等黄河疏通了,一并论功行赏。”

    童律看大禹高兴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有了对付两个怪兽的办法。

    大禹问狂章:“这回可到了你施展神行术的时候了。你的神行术一天能行多少里?”

    狂章说:“一千八百里吧。”

    大禹说:“好,这里离首山不足两千里,你快去我恩师那里搬救兵。”

    狂章不明白地问:“搬救兵?”

    大禹说:“对呀,童律他们不是说,那两个怪兽的师父吾灵子仙师正在我恩师那里做客吗?只要把他请来,还愁降不住那两个怪兽吗?”

    大章说:“这个办法好,把他们带回来的石头珠子也带上,让他们的师父看看骗人钱财的证据。”

    狂章走了以后,大禹又对其他人说:“狂章去请救兵,咱们也别闲着。明天跟我先去对付那个水兽。”

    童律问:“先对付水兽?”

    大禹说:“对。根据你们探来的情况,我断定那个水兽除了会骗人之外,一定没什么真本事。”说着,大禹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大家。

    大章有些怀疑地问:“能行吗?”

    大禹胸有成竹地说:“这就叫兵不厌诈。你们就看好吧。”

    第二天一早,大禹带领众人来到水兽居住的那个半岛。

    半岛上空无一人。大禹装出一副怒气冲天的样子,大声喊道:“咳!哪里来的怪物,快出来受死!”

    童律等人也大呼小叫地助威:“快滚出来!”

    众人的喊声未落,只见睡眼惺忪的水兽从一个岩洞里钻出来。

    大禹指着水兽问道:“就是你在这里败坏我家主人的名声吗?”

    水兽被问了个大瞪眼。他眨眨眼睛问:“怎么回事,你是什么人?”

    大章指着大禹说:“这位是西王母驾下的金斧将军,还不快快上前答话。”

    水兽一听是西王母的手下,连忙上前行礼:“金斧将军,有事尽管吩咐。”

    大禹厉声问道:“西王母接到举报,说有人冒充他的徒孙,在此炼制假长生不老仙丹,是你干的吗?”

    “什么长生不老仙丹?”水兽虽见大禹说得有鼻子有眼,但还是不愿承认,“冤枉,我可没冒充西王母的徒孙呀。”

    大禹又说:“冤枉?要不要我把山神、树神他们请出来和你当堂对证呀?”

    水兽一听,以为是山神他们向西王母告发了他,心里一边骂,一边想着对策。

    大禹见水兽不马上回答自己的问话,又将章商他们捡回来的部分彩色石头珠子往水兽面前一扔说:“你再看看这是什么?还不如实招来!”

    童律等人也催喊:“快说,快说!”

    水兽一看,正是自己和山兽炼出来的石头珠子,知道无法抵赖,扑通一声跪倒在大禹脚下,把头磕得咚咚响:“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我说,我全说。”

    大家一看水兽果然如大禹预料的那样不经一诈,警惕的心马上松弛下来。

    大禹见时机一到,厉声喝道:“还不快快给我拿下!”

    大家如梦方醒,一拥上前,乌涂和?辰竟撞到了一起。

    就在这稍作慌乱的时刻,水兽猛地站了起来。没等天将、地将把他抓牢,随着“嗵”的一声,只见水兽身后立即冒起一股黑烟,紧接着便是臭气弥漫。

    突如其来的变化,立即扭转了眼前的局势。大禹和所有的人,谁也没有想到水兽竟然还有这一手。

    水兽见自己的臭屁逃生法奏了效,撒腿就跑。他一边跑,一边连连大叫:“师弟,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大禹不敢怠慢,带着众人就追。

    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张牙舞爪的山兽出现了。

    152

    山兽让过水兽,挡住大禹和众位地将、天将。

    天将、地将们一见山兽,就想冲上前去为鸿蒙报仇。大禹已经领教过山兽的本事,自然不想贸然动手,便挥手叫大家停下脚步。

    水兽气喘吁吁地说:“师弟,西王母的金斧将军抓咱们来了,咱们……快……快逃吧。”

    山兽定睛一看,一把抓着水兽说:“师兄,你骗了半辈子人,今天竟然也会钻进了别人的套儿。”

    水兽听山兽话里有话,便问:“师弟,此话怎讲?”

    山兽指着大禹说:“他是开山疏水的司空,哪里是什么西王母的金斧将军。”

    “原来你们就是我师弟的手下败将呀。”水兽一听,马上又神气起来,“怎么,今天还要领教一下我师弟的三色神火?”

    大禹见山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就不再隐瞒:“对,我是开山疏水的司空,我们是为天下百姓治理水患的。而你们竟为了骗人钱财,霸占这碣石山,阻挠我们开山疏水,该当何罪?”

    “凡事有个先来后到,我们已经占据此山。你们开山疏水,坏我财路,我岂能容你?”水兽说,“至于长生不老仙丹嘛,我们是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两厢情愿,你们管得着吗?”

    大禹说:“山我们要开,骗人的事也要管,今天我管定了!”

    “别跟他磨牙。”水兽还想说什么,但山兽拦住了他,“闲话少说,今天我就要看看你是怎么个管法。”

    山兽说着就要动手。

    大禹说:“不要着急,前天你只是侥幸取胜,今天咱们就在这决一胜负怎样?”

    山兽不知道大禹在有意拖延时间:“好,我有的是时间,好久没和人交手了,今天就拿你们过过瘾。”

    大禹说:“一定奉陪。你说吧,怎么个打法?”

    山兽不明白大禹的意思,问:“打就打嘛,还讲什么打法?”

    “我知道你也不懂,今天我就教教你。”大禹说,“打仗也分文打和武打,不知道你想文打还是武打?”

    山兽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文打,什么又是武打?”

    大禹说:“文打就是一个对一个,点到为止,只是分个胜负。武打就是……”

    山兽还没等大禹说完,早就不耐烦了:“不过瘾,不过瘾,咱们就武打。”

    山兽说着又要急着动手。

    这回大禹没拦他,却被水兽拦住了。

    水兽说:“师弟且慢,你可不要上他们的当。”

    山兽不明白:“上什么当?”

    水兽说:“他们人多,咱们人少,若打要吃亏的。”

    山兽不以为然地说:“人多又怎么样,那天不是照样让我打得落花流水,更何况今天还有师兄你呢。”

    “师弟说的是。”水兽眼珠转了几转,又对大禹说,“咱们今天文的武的一块来怎么样?”

    大禹没想到水兽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没搞清他的意思,就问:“你说说看,什么叫文的武的一块来?”

    水兽说:“我师弟擅长陆战,我擅长水战,咱们兵分两路,摆两个战场如何?”

    大禹说:“就依你。”

    水兽点点头,对山兽说:“师弟,陆地上就全靠你了。”

    水兽话音未落,不等山兽回话,不知是怕山兽不同意,还是怕大禹反悔,拔腿就往海边跑。

    153

    大禹立即命令擅长水战的地将章商、乌涂和犁娄去追水兽。

    山兽仗着自己有三色神火,根本没想水兽在耍什么鬼心眼。他伸长脖子就向大禹扑来。没等他来到跟前,就被童律、大翳和?辰三位天将挡住了。

    章商、乌涂和犁娄见山兽气势汹汹,有些不放心,便迟疑地停住了脚步。

    大禹见状大喊:“不要管我。快追,水兽要跑!”

    章商、乌涂和犁娄见三位天将已经和山兽战在一处,知道已无大碍,便奋力向水兽追去。

    本想借机溜之大吉的水兽见大禹识破了自己的诡计,加快脚步甩开追兵,就在他刚跳进海水中的时候,章商、乌涂和犁娄已经追了上来,先后跳入水中,呈三角阵势将他围住。

    水兽见自己的诡计落了空,便振奋精神迎战三位地将。

    水兽大喊一声,双臂用力一搅,他身边的海面上就像起了一阵大风,立即波涛汹涌。

    几丈高的巨浪在水兽的驱使下,一齐从四面八方朝章商、乌涂和犁娄扑来。

    水兽见三位地将被巨浪团团围住,赶紧趁机潜进水中,想逃之夭夭。

    三位地将被巨浪围在中央,被激浪冲击得不辨南北,只觉得天旋地转。

    章商知道水兽想借机逃跑,连忙招呼乌涂和犁娄潜入水底,躲过了巨浪的攻击,继续追赶水兽。

    水兽见第一招没有奏效,又见三位地将很快就要追了上来,便张开大嘴用力吸了一口海水,然后全力向三位地将喷去。

    海水一出口,无数个水珠就像锋利的箭镞,密密麻麻地直奔三位地将射了过来。

    章商、乌涂和犁娄不敢怠慢,连忙抡动手中的兵器进行封挡。只听得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过,箭镞又重新落下,融入海水之中。

    水兽使尽全力,又喷出两口。尽管三位地将被震得手臂发麻,但谁也没有受伤。

    水兽喷完三口之后,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屁股一撅,又是一股臭气熏天的黑烟。

    在陆地上,三位地将已经领教过这种臭屁,现在看水兽又故伎重演,便将身体一缩,都沉入水中。等他们重新浮出水面的时候,水兽已经逃远了。

    三位地将使出全身解数,踏着水浪奋力追赶。但是,水面上的臭气还没有散尽,直熏得三位地将有些头晕,眼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大。

    水兽毕竟是水兽,他知道越落越远的三位地将无法追上他,便停在水面上大喊:“有种的快来追呀!”

    章商生怕水兽趁机逃脱,便迅速地抄起金背玉胎弓,搭上两支利箭,使劲拉了个满月,“嗖嗖”两声直射水兽。

    水兽没等利箭飞到面前,早就将身体一缩沉入水中。等利箭从头顶上飞过之后,又跳上浪尖向三位地将肆意挑衅。

    水兽在浪尖上来了个金鸡独立,朝着地将们一面扮着鬼脸,一面有恃无恐地大喊:“来呀!我给你们当裁判,三个人比一比,看谁跑得快。”

    三位地将虽然技不如人,但也不愿受到如此奚落。

    犁娄忍无可忍,也大声回击说:“有本事咱们一对一地大干一场,光逃跑算什么本事。”

    水兽本事不济,但嘴上的功夫实在不浅。他跳上一个更高的浪尖上,摆了个白鹤亮翅式,干笑几声说:“你们三个人都奈何不了我,还说什么一对一?”

    三位地将几乎耗尽了全身的气力,就是追不上水兽。

    水兽见三位地将速度越来越慢,得意忘形地停了下来。他朝着三位地将大言不惭地高喊道:“实话告诉你们吧,只要是在水里,你们谁也别想……”

    水兽的话音未落,只听得身后响起了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大胆狂徒,竟敢在此撒野,还不束手就擒!”

    水兽听着声音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没想起来。等他回头一看时,立即惊得目瞪口呆。

    154

    三位地将一看有两个人挡住了水兽的去路,立刻来了精神。他们定睛一看,一位从来没见过面的银须长髯老者,老者身后的那位竟是狂章。

    水兽万万没有想到,拦住他逃路的,竟是曾将他逐出师门的师父吾灵子仙师。

    说时迟,那时快。水兽一见吾灵子仙师,就知道大事不好。他刚想施遁水之术,只见吾灵子仙师把手轻轻一扬,从衣袖中飞出一条绳索,立即将水兽捆了个结结实实。

    狂章把三位地将向吾灵子仙师引见之后,便乘风踏浪向半岛驰去。

    半岛上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山兽的三色神火虽然厉害,但童律、大翳和?辰对他的身形步法已经熟记于心。他们辗转腾挪,进退自如。虽然他们的兵器对山兽没有构成多大威胁,但山兽的三色神火也无法伤到他们。

    山兽身高力大,精力过人,尽管三位天将轮番进攻,也丝毫没能挫伤山兽的锐气。

    山兽越战越勇,火焰越喷越烈,烧得三位天将只有躲闪之力,毫无还手之功。

    大禹见三位天将不能取胜,也挥动开山金斧,加入了围攻的队伍。

    时间一长,大禹和三位天将的体力渐渐难以支撑,脚下的步法也开始有些慌乱。

    山兽也感到身困脚乏,喷火的频率也慢慢降了下来。他不再贸然喷火,只想瞅准时机,一喷取胜。

    时机果然来了。大禹明知道和山兽面对面的后果,但他的脚有些不随心愿,稍一不慎偏偏给了山兽一个面对面的时机。

    山兽一见机不可失,运动丹田之力,就想对大禹喷出三色神火。

    大禹明知大事不妙,但败势已经难以挽回。他只好一手持斧,一手以袖护面。

    就在山兽的三色神火快要出口的紧要关头,猛听得一声大喝:“小畜生,还不住口!”

    山兽一听这熟悉的声音,马上收回了丹田之气。

    大禹听到喊话声,扭头一看,虽然不认识喊话的长髯老者,但他已经知道吾灵子仙师到了。

    大禹赶紧给仙师施礼:“多谢仙师,要不是老人家及时赶到,我可要受毁容之苦了。”

    山兽一见吾灵子仙师,扑通一声跪倒仙师面前:“恩师饶命,恩师饶命。”

    吾灵子仙师对山兽喝道:“小畜生,等回山为师再处罚你。快给大禹司空赔罪!”

    山兽将身就地一转,又朝大禹叩了一个响头,连连说:“小的冒犯司空大人,望大人恕罪。”

    吾灵子仙师对大禹说:“多谢大禹司空报信,要不然这两个小畜生可就闯大祸了。等我带他们回山,一定予以严惩。”

    大禹重新给吾灵子仙师施礼说:“多谢仙师移驾,为我等解围!”

    大禹送走吾灵子仙师之后,让大家就地安营扎寨。第二天,大禹在半岛转了一圈,见半岛太小,无法容纳数千民工,便取出开山金斧在碣石山后开出一片平台。

    这块平台被后人称为禹王台。

    155

    大禹在碣石山上安营扎寨之后,展开云华夫人送给他的治水地图,但图上并没有现成的疏水方案。

    在碣石旁开出一条水道,虽然可以将黄河的干流疏通入海,但大陆泽一带积聚的洪水还没找到出路,怎样将黄河干流与大陆泽的洪水相通,也使大陆泽的洪水归流入海,这才是治理水患的万全之策。

    大禹日思夜想,想了一天也没理出个头绪。心绪烦乱,再加上近日与山兽、水兽的争斗,已使他感到十分疲乏,吃罢晚饭就和衣躺下,昏昏睡去。

    睡梦中,大禹恍恍惚惚地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轻轻地召唤着他的名字:“禹,来。禹,来!”

    大禹身不由己走出帐外,在呼声的引导下,顺着一条上山的小道竟登上了碣石山顶。

    一轮弯月在云中穿行,使山顶上忽明忽暗。借着时而出现的月光,大禹发现山顶上盘腿坐着一个女子。

    尽管有月光,但不明亮,大禹看不清这个女子面庞,但大禹料定这个女子必定大有来历。

    大禹不等女子说话,主动上前施礼说:“不知仙姑驾临,还请赎罪,我这厢有礼了。”

    那女子摆摆手说:“我非仙姑,这里就是我的家。”

    大禹一听女子的话中含义,马上领悟:“莫非你是女娲前辈?”

    女子笑了:“真不愧是当朝司空,果然聪慧过人。有你为百姓治水,真是天下之大幸呀。”

    大禹一听果然是女娲,便再次施礼:“当年前辈为救天下苍生,舍身补天,实为我辈楷模。晚辈一定全力效仿,也为天下做点好事,不枉来人间走上这一遭。”

    女娲说:“今夜叫你到此,正是此意。我看你克俭于家,兢兢业业,实在可嘉,才特意找你到此。”

    说话间,天色黯淡下来,月亮也躲进厚厚的云层之中。

    大禹又说:“晚辈正苦无疏水之策,还请前辈不吝赐教。”

    女娲说:“这座山,本是我当年炼五彩石补天时,特意留下的一块玄武石。只因远远望去酷似一尊碑碣,所以又名碣石。今你也将此山命名为碣石山,足见你悟性通天。有此悟性,还愁疏水良策吗?”

    大禹还想问个明白,突然天空中响起一阵雷声,紧接着就是一道刺眼的闪电。雷声闪电之后,就是大雨如注。

    大禹被雷声惊醒了,他抹掉脸上的雨水四下寻觅,黑暗的四周除了密密的雨帘,什么也看不清。

    大禹正在回想着刚才发生的情景,猛听得通往山下的小路上,又传来呼唤他的声音。他仔细一听,渐渐清晰的呼唤声不是女娲的,而是参差不齐的呼唤,最响亮的当属大章的声音。

    大章和众将打着火把,拿着蓑衣斗笠寻上山顶,正看见被大雨浇成落汤鸡一般的大禹,正在四下寻觅。

    大禹问众人:“你们看见女娲了吗?”

    众人被大禹问愣了。大章问:“什么女娲,你犯夜游了吧。”

    大禹将刚才的情景向众人学说一遍。

    大章举起火把四下一照,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半人多高的山石,就像一块碑碣一样立在雨中。

    大章对大禹说:“你一定是把这块碑碣看成女娲了吧。”

    大禹走到那块山石面前,借着火把的光亮仔细一看,发现山石上有好些清晰的纹路。

    大禹端详半晌,突然恍然大悟,说:“快看,这纹路就是女娲前辈指点的疏水良策呀。”

    众人大为惊诧。

    156

    第二天,雨过天晴,大禹又来到山顶,在那块山石前焚香祈祷之后,朝山石连叩三个响头说:“黄河疏通之时,我一定在此建一座女娲宫,以谢前辈点拨之恩。”

    后来,大禹果不食言,在碣石山建了一座女娲宫,可惜不知毁于何朝何代。又不知何朝何代,有人在女娲宫的旧址上,又修建了一座“碧霞宫”,依然拜者如云,香火很盛。

    根据女娲的指点,大禹制定了一个名为“播为九河”的疏水方案。按照方案,他让四位天将和四位地将各领一队人马,分别去疏通复釜、胡苏、钩盘、鬲津、马颊等八条河流,剩下的一条河由他带领一支人马疏通。

    大禹将天将、地将派出去之后,自己也带领队伍出发了。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大禹只用了七天,就把这条河疏通了。惊人的速度和优良的施工质量,让其他八队人马大为惊骇,所以这条河便被命名为“徒骇河”。

    九条河流疏通之后,大陆泽一带的洪患得以解除,紧接着大禹又使黄河干流从碣石山南面流入海。后人将此项功绩记入我国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书中记载曰:“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上游和中下游数条支流尽数归入黄河之后,大陆泽一带的百姓开始在洪水退却的土地上播种五谷。百姓笑逐颜开,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感谢大禹疏通黄河成功,当地百姓在部族首领的带领下,在碣石山召开了庆祝大会。

    居住在海岛上的东夷人,见黄河疏通入海,给他们开通了与大陆交往的航线,也纷纷带着礼物前来庆贺。从此,他们把碣石作为导航标志,为他们与内地各部落的贸易和向帝都朝贡提供了极大方便。

    这一天,天气晴朗,海风吹拂。大禹开出的那块平台,上下站满了前来欢庆的百姓,大家欢欣鼓舞。

    大禹站在平台上搭起的临时台子上,宣布庆祝大会正式开始的话音刚落,台子两侧堆积的干竹已被章雷点燃起来,浓烟过后,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爆竹响过,百姓们振臂欢呼:“神禹!神禹!功高万世,功高万世!”

    大禹谦恭地低下头,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接过大章递过来的香烛,恭恭敬敬地插入香鼎之中,带领手下向天地行礼祭拜。

    礼毕,一个当地部族首领来到台上,开始宣读专为此次大会撰写的贺词:

    吾辈祭拜,祈告上苍。开天辟地,洪水茫茫。

    夺吾良田,冲吾茅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尧舜贤明,禹泽四方。平息水患,造福炎黄。

    ……

    157

    祝词还没读完,突然被人打断了。

    大禹一看,原来是现任后稷伯阳。

    大禹认识这位伯阳。他见这位舜帝幼时的挚友来此,料定必然有非常重要或机密的事。

    大禹刚想上前和伯阳见礼,伯阳却展开诏书宣读起来。

    伯阳的诏书刚刚宣读一半,就像在热锅里撒了一把咸盐一样,立即引起激烈的反响。

    庆祝会现场上百姓纷纷为大禹打抱不平,四下里响起了不满的唏嘘声、叫骂声,甚至有人向伯阳投来随手捡来的污物。

    刚才,还沉浸在成功中的大禹,差点被这个突然妄加在自己头上的罪名击垮。但他清醒地知道,现在不是自己申诉的时候。他勉强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安抚可能闹事的百姓和部下,接过诏书陪同伯阳进了自己的大帐。

    大章和天将、地将焦急地守候在大帐之外。他们想尽快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大禹和伯阳的说话声十分轻微。他们就是竖着耳朵,也听不清半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