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三要


本站公告

    做人三要

    孔子三十五岁时,儿子孔鲤已十五岁,因自小由父亲亲自授教,孔鲤学问已有一定的根基。

    一天,孔鲤跟随父亲去鲁桓公庙中观光,当看见神位前有欹侧的木器,便问守庙

    “这是什么祭器?”

    守庙者回答:“这个器名叫宥坐,是帝王用的劝诫吕,即用它来随时提醒自己行仁天下。

    孔子忙借机教育儿子:“我曾听说这宥坐器,内中空虚无水它就不正,内中装水半满它就平衡,如果装满了水它就倾覆,这是贤明君王用以劝诫自己用的,所以常常将它放在身边。你不妨用水灌注试试!”

    孔鲤经守庙者同意,将水灌入器中,灌注到一半时,宥坐器即谈得平正不斜,再灌注到十分满时,宥坐器突然倾覆过来,所注水的水全部溢出。

    孔子此时长叹说:“世上哪有满盈而不倾的东西!孔鲤呀,你要谨记莫忘啊!”

    说罢,又带孔鲤观光北堂。孔鲤在门前止步瞻仰,见北面门棂尽是断损残缺的模样,便问,“父亲,这个残败的样子,是工匠的过失没有做好,还是另有典故呢?”

    孔子说:“建筑太庙,是由朝迁招来的有名工匠,选用的是上等木材,残败朽断的原因,绝不是工匠的过失而且没有做好,一定是故意留下残缺,用来告诫后人对太庙要不断修缮吧!”

    参观完后回到家中,孔子问:“你知道为父带你去太庙观光的用意吗?”

    伯雨说:“是教育孩儿怎样做人!”

    孔子说:“是的,知道就要好好去想想。你年少无知,不懂得立身处世的道理。做人之道有‘三要’,就是要知道耻,知鄙,知危。幼年不勤学,老来一事无成,这是可耻的;能够做官显贵,遇见过去贫贱的朋友而不理,这是可鄙的;常和那些德行不好的人接近,不去亲近贤良明德的人,这是危险的。这三件事,也是我平日所身体力行的啊!”

    孔鲤随父参观庙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