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子路


本站公告

    在距曲阜百里之遥卞地,有一人名叫仲由,字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诺言,比孔子小九岁,慕名赶来拜师.

    子路初次见孔子,身穿华丽的服装,面色桀骜不驯,见了孔子就郎声说:”弟子仲由拜见先生!”

    孔子见子路这副模样,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就说:”你既为我的弟子,这样穿着华丽服饰,又傲慢不可一世,算是怎么回事呢?”

    子路于是退出来,更换了练武的衣服后拔剑在庭院中舞了起来.舞罢,就对孔子说:”先生,古时候有道德的人没有不佩剑以自卫的,仲由曾听说先生的父亲生前是位虎将,至今鲁国人尚在称赞.先生应该学剑习武,继承父业.”

    孔子听后回答说:”古代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以忠诚为本性,以仁德保护自身,见到不好的就拿忠恕教化,遇到强暴的就拿仁德感化,何必要用剑来自卫呢?我听说成汤伐桀,武王伐纣,既未亲自拔剑以自卫,也未单枪匹马去冲锋陷阵,而是以仁德统率千军万马,取得了胜利.”

    子路听罢,而色羞愧地说:”仲由今日听到先生如此教诲,犹如常坐暗室中忽然见到了明灯,请容弟子去更换衣服后再来受教!”说完就退出,更换了平常衣服,除去了佩剑,趋步走近孔子,恭敬地说:”请先生赐教!”

    孔子说:”喜欢自夸的,华而不实;自认勇毅的,傲然自赏;聪明显露在面上而又自夸其能的,但是德行很差的.”

    子路连忙说:感谢先生教诲,仲由过去不学,行为鄙俗,请先生原谅,今后严加教训!”孔子见子路态度恭顺,再也没有先前武夫的神态,沉吟片刻,说道:”人生在世要做到幼年好学,壮年有勇,老年有贤德才能而能礼让于人.以我看来,只有铜伯华做到了,可惜此人已亡故,若是他在世,以他的德行,是可以安定天的啊!”

    子路说:”少年好学,壮年有勇,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身具德才还肯礼让于人,则是难以做到的.”

    孔子说:”这要看你的修养如何.从前周公官居高位,执掌天下政权,为了选拔天下的贤良之士,一饭三吐哺,甚至少有一天接见了170人,我们要见贤思刘呀!”

    子路说:”先生,您是说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仁爱天下人吧?”

    孔子说:”你是个聪明的人啊!一点就明白了.你平日的爱好是什么呢?”

    “弟子最爱舞剑!”

    “我不是问你的武功,而是问当你有了才能,是否还爱好学问?”

    “先生,既有才能,何必再有学问,学问究竟有什么益处呢?”子路又问.

    孔子答道:”国君没有直谏的忠臣,就会失去尊位;学子没有规过的朋友,就听不到对自己有益的善言;再好的良马没有缰绳,便无法去控制它位车.树木有了匠人的墨线才能成直材,人有了学问才能办好事情.厌恶学问,放逸心性,还容易触犯刑律.所以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不可以没有学问.”

    子路说:”南山上面的竹子,不去扶它却能自己长直,砍来做成竹箭,就可以射穿犀牛的皮.以这个比喻来说,又何必学习呢?”

    孔子:”把那箭装上羽尾,又将它的头磨得更锋利,再射那犀牛皮不是射击得更深吗?这学和不学是大不一样的.”

    子路听了这些道理后:”先生,仲由过去莽撞任性,就是因为没有学问,先生今日教诲,仲由将永记在心.”

    子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春秋末鲁国卞(今泗水东)人,以政事见称.性格率直,勇武过人,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卫国内乱中被杀.

    在孔庙大成门内东侧,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株,后枯死两株,唯有此株几经枯荣留存至今,树高十余米,粗可合抱.先师手植树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将它的枯荣与孔氏家族和国家兴衰命运联系在一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