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教子


本站公告

    颜氏教子

    颜氏天天教孟皮读书识字。孟皮学习认真,徵在心中甚是高兴。孟皮把颜氏当作亲娘孝敬,除了读书,还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家人母慈之孝,兄弟相亲,生活虽然清苦,倒也过得舒心。

    这一天,颜氏教完孟皮后,看到仲尼又在院内做俎豆祭祀的游戏,精神饱满,毫不厌倦,于是就对仲尼说:“你天天戏演俎豆,难道学会了这祭祀的礼仪,要去做管宗庙的礼官么?”

    仲尼说:“孩儿要读书识字,母亲说我年纪小,只肯教哥哥读书,不肯教我,我没有事做,不玩游戏干什么?”

    颜氏说:“你本来就小嘛!”

    “还小,我已经六岁了。”仲尼接着哀求道:“母亲,你就教我识字吧!”

    颜氏想,这孩子天资聪慧,教孟皮之时就认识了不少字,现已六岁,既然他主动要求读书,那就随他的心意吧,于是说:“好,从明天起,娘就教你识字,不过,再不能贪玩了!”

    仲尼跟着母亲识字读书,听母亲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不久,母亲就感到孩子禀赋特别,不像一般孩子仅仅满足于识几个字,读几本书,而是穷根问底,追寻生活中更深刻的道理。颜母见儿子如此聪明好学,心想,还是马他送入学堂就读为好。一则自己没有时间去教他,因为还要靠自己来供养一家人生活;二则自己教的也不系统,容易耽误他的前程。于是,便去与那讲学的老生生联系,把孟皮,仲尼都送到私塾就读。

    进了学堂后,以前常人仲尼一志玩的小朋友们也慢慢疏远了,仲尼心里总有一个疙瘩解不开: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去学堂读书呢?

    这天,仲尼终于忍不住问颜氏:“母亲,我的那些伙伴们为什么不上学呢?”

    颜氏回答:“学堂不收他们啊!”

    “我和哥哥为什么可以收呢?”

    “因为你们是叔梁纥的儿子!”

    “叔梁纥的儿子为什么能上学呢?”

    “因为叔梁匕是陬邑大夫。”

    “大夫和种地的人有什么不同?”

    “大夫是官,种地的是民,学堂历来不收农民的孩子,只收当官的孩子!”

    “这是为什么?”

    “老百姓可以让他们干活,但不能让他们学得知识,自古以为就是这么说的。”

    颜氏也知道这个规矩不公平,但因循已久,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也就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现在,经小仲尼一发问,仔细一想,倒真的是个非同寻常的问题啊!

    小仲尼没等母亲回答完就接着说:“母亲,我长大后,要改掉这规矩,自己办学堂,自己当先生,不管当官的孩子还是种地的孩子,我都教他们!”

    颜氏听后,心中一热。要心想小仲秋尼不仅智力超群,会读书,而且思想特别,志向远大,也许这孩子将来真会成大器。

    但是,仲秋尼的学堂教育,并没有顺利地完成,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一天,老师讲古历史文献中“盘庚”一课,先读课文,然后释字讲解,课堂里一片寂静,小仲尼和同学们都端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

    老师讲盘庚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如何有政绩,如何爱护奴隶,去世后有许多奴隶为他殉葬。仲尼听到这里,向老师举手质疑道:“老师,殉葬的事为什么没有写进‘上古史书’呢?”老师说不知道。仲尼又问:“用活人为死人殉葬对不对呢?”先生说是对的。先生说:“盘庚要奴隶陪葬正是爱奴隶,把奴隶带到阴间去享福。”仲尼反问:“盘庚的母亲非常疼爱盘庚,为什么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不把盘庚也拉去陪葬呢?”这时,先生恼火了,说小仲尼亵渎圣明先王,是大逆不道,就将他赶出了学堂。

    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颜色氏觉得儿子没有错,先生说的不在理,准备亲自找先生说说,但转念一想,小仲尼资质不同于一般孩子,只用两三年时间就学到了不少知青识,懂得了不少道理。这位先生也许难以继续教他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孔子三岁丧父,随母搬回曲阜阙里,由于受到礼俗环境熏陶,他在与小伙伴玩乐中即常以泥制俎豆开状祭祀

    孔子十七岁入平仲(晏婴)乡学,接受启蒙教育,这种说法与史实不符,因晏婴此时已为刘国国卿,但孔子幼时接受过乡学启蒙教育。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