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旅5


本站公告

    迦湿弥罗国是西突厥势力范围南方的最远处。在这里,西突厥肆叶护可汗使者与玄奘分手,自行带骑兵返回西突厥,迦湿弥罗国国王另外为玄奘派出了向导。玄奘听说某地有佛影石窟,便想前去礼拜。但迦湿弥罗国的向导坚决不肯去,说路途荒芜难行,而且时有盗贼出没。玄奘不肯轻言放弃,便独自前往。果然在半道遇到了五名盗贼,持刀拦住去路,问道:“和尚要去干什么?”玄奘回答说:“去礼拜佛影。”盗贼十分纳闷,问:“你难道没有听说这里有盗贼吗?”玄奘回答说:“贼也是人。我前去礼拜佛影,即使猛兽盈路,也毫不畏惧,何况各位只是人而已。”时人都视盗贼为贼,玄奘却视盗贼为人,盗贼自视为贼则行贼道,盗贼自视为人不复为贼。这就是《西游记》中反复强调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五名盗贼由此受到点化,主动跟随玄奘一道前去石窟礼拜佛影。佛影的故事在当今印度家喻户晓,被收入教科书中。

    类似的故事在《西游记》中也有不少,不过不是从唐僧口中说出,而是孙悟空说出。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说: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西游记》中,唐僧最初的性格比较世俗化,与真实的玄奘形象相差颇大。第四十三回中谈到《心经》时,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其实都是讲“情性相和伏乱魔”的道理。这两回的故事也能很容易地看出孙悟空修为之深,因此认为石槃陀就是孙悟空原型一说决不可信。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本甚多,大约有十来种,但以玄奘所译版本最为脍炙人口。原经书《大般若经》有二十万颂、六百四十万言,被玄奘高度浓缩在《心经》中,只有二百六十个字,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影响极大,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其中最为有名的一句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部经在唐太宗死前两天才刚刚译完,据说是玄奘想以此经为唐太宗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心经》的第一个读者。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传奇小说《西游记》。关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西去印度之旅,绝大多数读者是从《西游记》这部著名的神怪小说中了解到的。其实从唐朝开始,便有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主要线索便是取材于玄奘西行求法的传奇旅程,不过也加入了不少后人的丰富想象,将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赋予了种种神秘的色彩。南宋时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明代吴承恩版本《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丰富而大胆的艺术加工,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西游记》。《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回到第八回,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第二部分为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主要写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为第十三回到最后一回,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的奇遇,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决非仅仅是一本神怪小说,其中包含了宏大而完整的宗教哲学寓意。中国有句古话:“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少不读《西游》”的意思是说《西游记》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哲理,而少年因为年纪还小,读它只当童话看,容易为故事情节本身所迷,领略不到其中的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对《西游记》的高度赞誉。虽然历史中真实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相去甚远,旅行中的经历更是大相径庭,但是从《西游记》问世即经久不衰便可看出,玄奘赴印度取经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从划时代的意义上来说,即使拿它比二十世纪的阿波罗登月旅行也不为过。

    继续回到玄奘的话题。贞观四年(630年)夏天将尽的时候,玄奘终于进入了当时的北印度境内。

    此时,距离玄奘离开长安的那天,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玄奘终于用双脚量完了从长安到印度的征程。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奇迹。

    这一年,玄奘三十一岁,唐太宗三十二岁。对他们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一年都是非比寻常的一年,甚至是他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