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回 重逢


本站公告

    唐伯虎哈哈一笑:“这没什么难的,你等着。”

    唐庆还在叮嘱:“微风啊,微风,大风不算。”

    此时渡头人不多,有个人挑着担子,上面插满了鲜花,正要上船。恰巧有一只彩色的蝴蝶飘飘然飞了过去。唐伯虎看到蝴蝶,已经是有诗了,道:

    嫩绿深红色自鲜,飞来飞去趁风前。

    有时飞向渡头过,随向卖花人上船。

    话音刚落,那蝴蝶好像听明白了一般,在空中划个弧线,就落在花枝上,真跟着人上船了。

    唐伯虎更得意了,问唐庆:“唐先生,你看这首诗做得如何啊?不说风,说蝴蝶,蝴蝶飘飞,也就说了风了。虽然风是透明的,看不见捉不到,但蝴蝶是有颜色的。这么一来,风也就有颜色了。”

    唐庆摇头晃脑答应道:“好好,果然好,想不到唐庆也做出这样的诗来,真是近朱者赤,跟着风雅人,就说风雅事。”

    唐庆的样子把唐伯虎逗得挺开心,唐庆又说:“唐庆啊,咱们转了这么半天,姑娘没看见一个,却是口渴得紧。找地方喝茶好不好?”

    唐伯虎连连点头:“唐先生说得对,先喝茶,再找姑娘。你看前面就有个茶馆,咱们去坐坐?”

    两个人便骑马往茶馆方向来了。

    那茶馆实际是个旅店,旅店在一楼对着街开了个门脸,就成了茶馆,茶馆后面没有墙,连通到旅店的天井里。看那门上的匾,唐伯虎觉得好生面熟,因为那上面三个大字,写着“一晚园”,落款是“唐寅”。唐伯虎挺诧异,这一晚园可是多年前自己在太湖东山给悦来客栈写的,怎么到了这儿了?

    唐庆也看见那牌匾了,问唐伯虎:“唐庆啊,这牌匾竟然是我写的?我怎么不知道啊?”

    唐伯虎没说话,仔细打量着这客栈,忽然感觉自己以前来过。这客栈外面种着棵杏树,虽然已经没有花了,但枝繁叶茂。他不由得顺着杏树往上看去,不看则已,一看嘴里“哎呀”一声,脸色都变了。

    唐庆眼尖,也看见了。原来这杏树往上,是客栈二楼的一扇窗子,那窗前有个姑娘,正向外张望,可巧就和唐伯虎唐庆他们打了个对眼,也就是一瞬间,那姑娘就从窗前消失了。唐庆特兴奋,对唐伯虎说:“遇到女人了。”

    再看唐伯虎,脸已经变得通红,好像很兴奋,又好像受了什么刺激,在马上晃了几晃才坐稳当。唐庆就问:“你没事吧?”

    唐伯虎道:“下马下马,快进去喝茶。”

    两个人下了马,进了茶馆。唐庆走进去,吆喝了一壶龙井。唐伯虎是仆人打扮,不好就坐下,只好站在唐庆身旁。唐庆说:“你也坐吧。”

    唐伯虎这才坐下。唐庆低声说:“哎,怎么了?一下子变得失魂落魄的?”

    唐伯虎喝了口水,说:“你还记得么?前几年咱们在杨循吉家住的时候……哎,就是遇见老虎的那天晚上,发生什么了?”

    唐庆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早忘了。”

    唐伯虎一拍大腿,说:“你这孩子啥记性啊?在遇到老虎之前,我夜里醒了,睡不着,因为做了个梦,还写了首诗。”

    这么一提醒,唐庆想起来了。那天唐伯虎半夜就起来,说自己梦见了小徐姐姐,在墙头看着他。后来唐伯虎还做了诗,什么“分明红杏花梢上,墙上人看马上人”之类的,之后还给自己讲了半天和小徐姐姐的故事。再往后,才出了老虎的事儿。

    唐伯虎说:“今天我来到这里,就觉得这儿的感觉,和那天梦里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我就抬头那么一看,果然上面有个姑娘……”

    唐庆赶紧问:“是小徐姐姐么?”

    唐伯虎肯定地说:“是。”

    这一个字,把唐庆唬得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唐伯虎说:“不仅模样像,连神态都像。她和我对了个眼神,好像也挺吃惊,之后就不见了。”

    唐庆瞪着唐伯虎说:“唐先生……呃……唐庆,你没做白日梦吧?而且现在,也不是闹鬼的时辰啊。”

    唐伯虎没理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说:“我没做梦啊。我算了算,岁数上应该差不多。”

    唐庆说:“怎么会,那姑娘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可要是小徐姐姐,到现在,应该是四十岁了啊,她比你大啊。”

    唐伯虎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轴啊?你想想,小徐姐姐去世后,若是投胎转世,到现在,可不就是十六七岁么?”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回唐庆彻底明白唐伯虎的意思了:“这真是缘分啊,我就说么,该遇到的总要遇到的。缘分没尽,那老天还会再给机会的――只是,咱们怎么再打探这个女孩的消息啊?”

    唐伯虎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他看着唐庆,眼睛转了半天,说:“我有个办法,能把这女孩勾出房间来,还能试一试,她到底是不是小徐姐姐转世来的。”说着对唐庆的耳朵嘀咕了几句。

    唐庆一拍大腿:“好主意。”接着又问唐伯虎:“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唐伯虎点点头。

    唐庆就开口大声说:“我说唐庆啊,你问问伙计,他们老板在不在。要是在的话,请老板过来说话。”

    唐伯虎答应一声,便站起来叫伙计,说:“你们老板在吗?”

    伙计一愣,说:“客官,什么事儿啊?老板今天不在店里。”

    唐伯虎哼了一声,说:“我且问你,你们老板,做不做香烛纸马的生意?”

    伙计更摸不到头脑了:“什么香烛纸马?我们是客栈啊,不卖那东西。”

    唐伯虎道:“胡扯。你们不卖香烛纸马,就是假的一晚园。你知道一晚园的来历吗?”

    伙计不解地看着唐伯虎,觉得他是来找茬儿的,说:“我来这店里三年了,从来没卖过香烛纸马。可我们的确是真的一晚园,你看这匾额,还是唐解元给写的那。原来我们这店在太湖东山,生意太好,才来这里开的分店。”

    唐伯虎点点头:“原来你也知道唐解元。唐解元长什么样你知道么?”

    伙计看看唐伯虎,又看看坐在桌边的唐庆,含糊起来:“客官,你说明白点,你到底有什么事?”

    唐伯虎道:“没什么事情,就是想找找你们老板说话。”

    两个掰扯着,突然就有人在茶馆后面哈哈大笑:“哎呀,可是唐解元来了吗?”

    再看,一个瘦瘦的老头从后面走了出来。虽然年纪变化了,唐伯虎仍然认得出,这正是东山悦来客栈的老板。只是这老板满脸堆笑走到茶馆里,却愣在当场。为什么呢?他看谁都不像唐解元。想想看,当年唐伯虎到悦来客栈的时候,年纪还小,又是晚上,他就没看清楚,再加上唐寅第二天早晨不辞而别,那印象早就模糊了。客栈人来人往,哪里能记得住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全然不像唐伯虎,记他一个,当然要容易得多。

    再想,当年唐伯虎也就十几二十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到现在好多年了,应该是中年人了。可这茶馆里,读书人打扮的,只有一个小伙子,还拿着把扇子摇啊摇的。老板是老江湖,顿时起了戒心,刚才的笑容“刷”地一下收了回去。

    唐庆呢,晃着扇子,站起来哈哈大笑:“我就是唐解元,唐寅字伯虎。”

    老板一定是觉得遇到骗子了,不过却没发作,重新笑了起来,说:“哎呀唐解元,上次你怎么_38605.html连招呼不打就走了,又不再去东山?把我想得好苦啊。”接着回头招呼伙计:“赶紧去,把我今年春天买的碧螺春泡一壶上来。”

    伙计答应一声,沏茶去了。老板坐在唐庆的对面,笑道:“唐解元啊,最近可有佳作问世么?”

    唐庆道:“刚做了一首秋风蝴蝶诗。”

    老板“哎呀”一声,说:“果然有才啊。自古以来,写风的诗就是最难做的了。”

    唐庆嘿嘿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对我来讲还不是张嘴就来?”说着就把唐伯虎在路上给他做的诗念了一遍:“嫩绿深红色自鲜,飞来飞去趁风前。有时飞向渡头过,随向卖花人上船。你看,不说风,说蝴蝶,蝴蝶飘飞,也就说了风了。虽然风是透明的,看不见捉不到,但蝴蝶是有颜色的。这么一来,风也就有颜色了。”

    这诗一念出来,周围喝茶的几个都叫起好来。唐庆面露得意之色,老板也拍起了巴掌:“果然好诗。”接着就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菜单来,递给唐庆,说:“唐解元才华横溢,帮我看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那菜单可有些年头了,纸都发黄了。唐庆看了,问:“诗呢?”

    老板做了个翻篇的手势,唐庆这才把菜单翻过来,看到了那四句诗:

    门前不见木樨开,唯有松梅两边栽。腹内有诗无处写,往来都把轿儿抬。

    唐庆字都还认识,老板问他什么意思,却答不出,他哪儿知道这典故啊?拿眼睛瞧唐伯虎。唐伯虎呢?正在看周围的人:旅店的伙计们,还有客人们,都出来了,有的站在天井里,有的在楼上凭栏而望。楼上楼下的,都想看看出名的唐解元是什么样子,还想看唐解元当场做诗呢。

    只是,住在二楼的那个姑娘一直没露面,唐伯虎心里就有点着急。

    唐庆也不傻,看唐伯虎不搭理他,干脆就开口叫道:“我说唐庆,过来过来,这中 文首发首诗好熟悉啊,你给我看看,我最近记性差多了。”

    唐伯虎走过来看了,笑嘻嘻对老板说:“这是香烛纸马啊。我家唐先生破解过的……怎么,唐先生记性不好,老板的记性也差了?大家记性好像都不好了啊?”

    最后一句,声音提高了许多,想楼上的姑娘,也是听得见的。这老板也越发糊涂,要说不是骗子吧?眼前这个唐解元明显是假的,要说是骗子吧,香烛纸马的典故只有几个人知道,骗子绝对不可能说得上来。

    只好说:“的确记性差了,给解释解释吧。”

    唐伯虎就把这四句又说了一遍。周围的人听得有趣,都笑了起来。这回老板有点明白了,这个仆人打扮的,闹不好才是真的唐伯虎呢。

    楼下这么喧哗,可楼上那姑娘,还是没出来。

    这时老板又问了:“这位唐庆……哦,你倒和我说说,唐解元还有什么好诗,他是记不住的呢?”这意思,就是要考考,看看这唐庆是什么来头。

    唐伯虎大声道:“他全忘得差不多了,什么都得我替他记着。”说着就大声朗读起来: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风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销魂。

    云龙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他日河桥重回首,明月千里故人遥。

    这首诗,是唐伯虎小时候参加苏州院试的时候,在考场上给小徐姐姐写的。唐伯虎心说,念了这首诗出来,你肯定会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

    念完抬头再看,果然,那女孩出现在二楼的廊道上,正往这边看着。两个人眼神一对,女孩竟然荡漾出一点点笑意。但见她脸上薄施粉黛,细长的柳叶眉,笑得如弯月般的眼睛,嘴唇上点了小小的红,乌黑的头发挽了一个桃心髻,额前用根细细的丝带一系,风采盎然。再看身上,丰身细骨,穿着身淡绿色的圆领小纱衣,袖子宽大却刚刚过肘,露出雪白的胳膊来,下身是长长的青色百褶裙,胸前戴着玉坠,腰间系一条黑色的小带,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银子链环,坠着讲究的女孩子常带的小零碎:镊子、耳挖、牙签、小刀。那笑容、那神态、那装扮,不是小徐姐姐,又是哪个?

    唐伯虎简直心花怒放,恨不能立刻就跑上口去,把小徐姐姐抱在怀里。哪知道老板却一把抓住他的袖子,道:“我看出来了,你才是唐解元,对不对?”

    再看唐庆,沮丧地把扇子往桌子上一放,道:“没错,他才是唐先生,我才是唐庆。看来光换衣服,肚子里没货真是不行。唐先生,你也别装了,坐下说话吧。”说完,自己倒先站起来了。

    唐伯虎哪有心思坐啊?眼巴巴看着楼上那姑娘。大家看他魂不守舍地,也都跟着他往上看,谁知楼上已经没人了,姑娘回了房间。

    唐伯虎心里叹一声,坐了下来,招呼唐庆道:“你也坐吧,咱们自己人还瞎客气什么。”

    接着就问老板:“我说,你们不是在东山吗?怎么到了这里?”

    没想到那老板从椅子上起来,咕咚一声就跪在了唐伯虎面前,道:“唐解元,今天无论如何我得给你磕头,要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