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 名篇


本站公告

    大家又叹了一回气,祝枝山道:“咱们先别替小徐难过了,今天是祝贺子畏新园落成,先喝咱们的酒吧,咱们过得乐了,小徐不也眼馋吗?也就回来了。”

    王宠应和道:“对对。喝了酒,一切都变得好了。”

    唐伯虎依旧情绪不高:“酒是喝得的,我只是心里觉得好笑,书上说读书是为了国家么?结果读了这么长时间,国家都不要我们。”

    王宠道:“唐哥哥你管他要不要呢,你喝三杯酒,我就做诗给你听。”

    沈周哈哈笑了起来:“既然是这么说了,想必已经胸中有诗了。”

    王宠道:“当然有了,只是必须唐哥哥喝了,才能有引子,我这诗才能引出来。我这诗又是唐哥哥的引子,估计我做了,他的诗也能出来了。”

    这么一说,黄云来了精神,道:“早听说你们都是出口成章的,还没有见识过。今天算是让老夫赶上了,快喝快喝。”

    唐伯虎拿了酒杯,仰脖儿就干,连干了三个,放下杯子,直愣愣看着王宠。王宠道:

    海内几词伯?当筵逢酒俦。却来桃花坞,披草成献酬。

    夫子嵇阮辈,簸弄天地浮。闭关?泥滓,袒裼参王侯。

    或时舞长袖,回拂隘九洲。神龙不自惜,勺水甘垂头。

    苍蝇顾营营,一日千里游。萧疏竹林聚,窈窕柴门求。

    形骸兀土木,辨难森戈矛。贯穿穷百氏,驱驰蹙千秋。

    气酣尽感激,雪涕怀伊周。老鹤志霄汉,雄剑奔兜鍪。

    痛饮师古人,谈玄恣冥搜。是时大火中,偃息宜林邱。

    松萝在高户,菡萏披长流。沉冥我辈事,河朔同悠悠。

    唐伯虎听了,哈哈大笑,这诗又把他比隐士,比酒鬼,说他有霄汉之气,报国之志,但现在最适合逍遥过日子。只是沈周听了,依旧摇头,道:“你这诗还是没放开。书读得太多,酒浇得不透。”

    王宠说:“本来我做诗就是做不过唐哥哥的,我都说了是引子。要浇就把唐哥哥浇透好了。”

    唐伯虎道:“好好,我浇透,大家也别闲着,都浇透。”说着举酒让让大伙,自己又喝了。连喝数杯,早已经双眼通红,酩酊大醉,摇摇晃晃站起来,对沈周道:“沈爷爷,你听我的……”

    说着吟道:

    茅茨新卜筑,山木野花中。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

    梅梢三鼓月,柳絮一帘风。匡庐与衡岳,仿佛梦相通。

    列伍分高下,杯盘集俊贤。五陵通侠逸,七姓号神仙。

    春月襟期好,秋风卞射联。遥知文集处,伐木有诗篇。

    泉源深逶迤,嘉树乱芳妍。地缩武陵脉,轩开郁蓝天。

    寄情聊蚱蜢,随手奏觥船。别撰游仙调,临池促管弦。

    昔闻竹溪逸,今见竹溪亭。陈迹难题品,清风尚典刑。

    密丛围曲砌,高节映疏棂。借看应容我,西风满眼青。

    六尺青苔滑,酣?称醉眠。不劳人荷锸,喜有叶如毡。

    白眼西风里,黄花小径边。啸声多伴侣,何惜一陶然。

    唐伯虎边喝边吟诵,诗做完了,人也几乎站不住了,往亭子边一坐,双眼迷离,俨然是喝大了。祝枝山赶紧倒了茶水,给他灌了。黄云在旁边,则一个劲地赞叹:“好诗啊,好诗。七姓似神仙,是指我们七个吧?江南才子,名不虚传啊。”

    没想到沈周却说:“确实已经很好了。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

    唐伯虎挣扎道:“再喝上几杯,就达到境界,一定能做出最好的诗来。”

    祝枝山赶紧拦:“这样子还能喝么?不如胡子替你喝了吧。”

    唐伯虎拽着祝枝山的袖子站起来,道:“怎么不能喝,你先把酒拿过来,我……喝给你看。”舌头都打卷了。

    王宠看着局面,倒是十分兴奋,干脆端了一瓮酒过来,道:“这样喝,保证一把达到境界。”

    一个劝,一个拦,正热闹间,唐伯虎却捧了酒瓮过来,对着自己喉咙就倒,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喝完了,咂摸咂摸嘴,拿袖子擦擦脸,喊:“唐庆,唐庆!”

    唐庆应声过来。唐伯虎道:“你搀着我,到那桃花林中转一转。转一圈,就有诗了。”

    唐庆点头,看了眼祝枝山,祝枝山挥挥手,喝都喝了,想转就转吧。

    唐庆只好把唐伯虎的胳膊搭在自己肩头,两个人东倒西歪的,出了亭子,到桃林里去了。

    看两个人去桃树林里了,祝枝山问沈周:“沈老师,今天算你把他给灌醉了?”

    沈周自己也喝了不少,听祝枝山问,哈哈大笑,说:“我是说今天他会做出好诗。今天要再做不出来,以后就难了。”

    祝枝山嘿嘿笑了笑,心想:“我看是做不出来了,都喝成那样,还做什么啊?”心里想,嘴上却不敢说,拿着酒杯,在那里喝。

    王宠却在旁边提建议:“沈爷爷,你说我们要是成立一个桃花坞诗社好不好啊?”

    沈周道:“当然好啊。文人雅士,成立诗社,定期饮酒唱和,自然是风雅不过的事情了。”

    王宠拍着手说:“那就成立了。一会儿唐哥哥做诗回来,我就跟他说。”

    话音未落,就见唐庆一个人从桃花林里跑出来,一直跑的竹溪亭上。祝枝山就问:“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诗做出来了么?”

    唐庆哭丧着脸说:“做出什么来啊,唐先生进了林子,扶着一棵桃树就坐下了。我以为他构思呢,谁知道没一刻,就听见他打呼噜。仔细一看,原来是睡着了。怎么也推不醒。我一个人弄不起来他,回来叫你们帮忙,好歹把他抬到屋子里去睡吧?”

    祝枝山说:“好好,我跟你去抬他。”说着就起身往外走,谁知道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喝大了,骨软筋酥的,走了没两步就要倒。唐庆赶紧扶住他,说:“你也别去了……可谁去啊?”

    在座的几个,沈周、周臣、黄云,年纪都大,不能去,张灵早喝得烂醉,自己还需要扶呢。王宠还小,力气不如唐庆,唯一能帮上忙的就是祝枝山,却也喝成这样了。

    祝枝山对唐庆道:“得了,你自己想别的办法吧。”

    春暖风和,但后半夜还是有点冷。唐伯虎是被小风吹醒的,睁眼看,天已经蒙蒙亮了。一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再看四周,自己人是靠在桃树下,屁股底下有个棉垫子,身上盖着薄被。唐庆在旁边,守着盆炭火。那火已经熄灭了,唐庆却全然不知,东倒西歪地打着瞌睡。这下明白了,自己昨天喝得大醉,就在树下过了一夜。自己脸上有东西,一摸,却是夜风吹落的桃花瓣。想想,说是要做诗来着。不由得笑了起来。

    笑声不高,唐庆却是一激灵,睁眼看见唐伯虎,道:“唐先生你醒了?昨天夜里我实在是搞不定你了,只好拿了垫子薄被和火盆过来。唐先生你怎么了?睡魔怔了?你笑什么呢?”

    唐伯虎看着唐庆,只是笑。这一笑,把唐庆笑毛了:“哎,我看你这一笑,身上还真有点发冷。要不我去找炭来,咱们生火?”

    唐伯虎嘿嘿笑着,说了一句:“桃花坞里桃花庵。”

    唐庆多伶俐啊,一听唐伯虎说话,就跳了起来:“知道了知道了,唐先生做出诗来了。”说着起身,拔腿就跑。

    不一刻,取了笔墨纸砚来。唐伯虎就把那纸铺在地上,写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一边写,唐伯虎就一边笑。唐庆跪在旁边,伸着脖子看,问:“唐先生,这四句好啊,这些字我都认识。”

    唐伯虎道:“我还没写完呢。”说着往下续: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写完了,兀自看着那诗在那里笑,心里显然是得意万分。唐庆念了一遍,连声说:“好懂,好懂。”

    唐伯虎问他:“知道五陵豪杰,是哪五个么?”

    唐庆摇摇头。

    唐伯虎道:“汉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当年曾经迁徙万千人入关中,看守五陵,可如今呢?也不过是田野而已。哪比得了我们这里,桃花庵。”

    唐庆问:“唐先生的意思,可是皇上的日子,还没有我们过得好么?”

    唐伯虎点点头来:“那当然。”

    唐庆乐了:“既然如此,我去把祝大叔他们几个叫起来,告诉他们诗做出来了。”

    唐伯虎就是一愣:“他们在哪儿呢?”

    唐庆道:“他们都在竹溪亭上睡着呢。昨天唐先生你喝大后,大家就成立桃花坞诗社了,你当头。诗社有了,不做出诗来怎么能行?所以大家就都在这儿等,说等你做出来了,算是给诗社剪了彩,再走。只有沈老师他们几个年纪大了,先回去了,说做出诗来,立刻给他送去。其余几个,就都睡在亭子上了。其实就算是不等这诗,他们几个也走不了,喝得根本走不动了。”

    唐庆_38605.html一通说,把唐伯虎说得哈哈大笑。便让唐庆扶自己起来,一起到竹溪亭上去叫醒那几位。到了竹溪亭,只家杯盘狼籍,祝枝山、王宠和张灵,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躺在地上,有的抱着柱子,正睡得东倒西歪,鼾声如雷。唐庆倒是给他们每个人都盖了外衣,不过有的被扔到一边,有的被压在身下,没一个盖着的。唐伯虎是又好气又好笑,本想让他们再睡的,没想到唐庆喊了一嗓子:“诗做出来了。”

    祝枝山翻了个身,眼睛都没睁,只是嘴里嘟囔着:“念来听听。”

    唐伯虎便站在亭子上,把那诗抑扬顿挫地朗诵了一遍。祝枝山听了,继续嘟囔道:“好诗,灿烂,传世了。”说完就翻了个身,继续睡。半晌,张灵吭哧了一声:“好,疯癫。”也继续睡。最后小王宠道:“唐哥哥,写得好,大气。”也是没睁眼,不起来。

    唐伯虎看这几个醉得实在没形了,也没计较,出了亭子,对唐庆道:“酒醉必然叫水。你去烧它一大锅滚水来,我去找茶叶。”

    唐庆点点头。

    唐伯虎又道:“还有,今天这诗,我一会抄几份,你给沈爷爷他们送去。”

    唐庆又点点头。

    唐伯虎从怀里又拿出些钱来,说:“送诗回来的路上,再去办桌酒席,带回来,我们继续喝。”

    唐庆这回彻底晕了:“唐先生,还喝啊?”

    唐伯虎开始点头:“半醉半醒日复日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