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逮程


本站公告

    牟斌的折子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早朝的时候,皇上当众把这折子念了一遍,在折子里,牟斌说审出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唐寅和徐经都承认,自己曾经拜了程敏政为老师,还给程敏政送过礼。第二件事情是,徐经从程敏政的废纸上看到了和考试相关的字句,就问了唐寅,唐寅徐经由此押题,没想到还真押中了。第三件事情,就是他们在考试前曾经聚众吃饭,谈论考题,考完当天也曾经当众自夸,说唐寅“必中大魁”、“会元有把握”。

    皇上把这些内容念完了,就问:“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下面怎么做合适啊?”

    话音刚落,给事中林廷玉就站出来说:“臣有话要说。”

    皇上说:“你上来说。”

    林廷玉一路小跑进了奉先殿,气还没喘匀呢,就开口道:“陛下,臣和程敏政没有什么过节,但这事关系到朝廷的公道,既然情况已经是这样,臣有些话,是一定要说的。”

    皇上道:“就是要你说嘛。”

    林廷玉道:“依臣看,这件事情有六大疑点,需要弄清楚。第一,唐寅徐经到底给了程敏政多少好处。第二,程敏政是否是故意泄题。第三,唐寅徐经是否在考试之前就知道这一定是考题。第四,程敏政出偏题,是不是事先有预谋。第五,在陛下取消程敏政阅卷资格和重新审查试卷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人做了手脚。第六,除了唐寅徐经二人,还有没有别的考生知道了这题,得到了好处。”

    皇上听了,沉默半晌没说话。要按林廷玉的说法,把这六大疑问都查清楚了,那株连的人可就多了去了,案件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审不完了。

    林廷玉见皇上沉吟,知道他是在想,事情再闹大了,那程敏政就保不住了。程敏政一直在朝廷里趾高气扬,不就是因为皇上喜欢他么?但皇上喜欢他,华昶怎么办?自己怎么办?所以今天,必须得刺激皇上,把程敏政给抓起来。程敏政不抓,这事就不算成功。

    林廷玉接着说道:“陛下啊,华昶的官职是言官,他的职责就是提意见。这一次的意见,提得是有些草率,没有拿到真凭实据,但人家毕竟还是为了国家,为了朝廷,没有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人,弹劾程敏政,程敏政没事儿,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他却被关在锦衣卫,让人心寒啊。以后要再有什么事,谁还敢说话呢?”

    皇上的脸色开始变了,被林廷玉给说红了。

    林廷玉赶紧趁热打铁:“陛下,要是事情还没发生,也就算了,但现在骑虎难下,不如找个台阶吧。臣的意思,不如将言官华昶和举人唐寅、徐经都放了,让程敏政罢官回家。这样做虽然是抹稀泥,但总比互相回护、颠倒是非强。咱们可是圣明之世,断断没有黑白不分的道理。”

    林廷玉说这些话,可真是动过脑子的。既要把程敏政推坑里去,又要显得处处为皇上着想,还要一碗水端平,还要不想把事情弄复杂。他真是个考虑周详,为君分忧的好官。

    没想到自己的话刚说完,底下的百官就躁动起来,有人大喊:“陛下,绝对不能放过程敏政!”

    皇上一瞪眼:“喊什么喊,有话都上来说。”

    两个人一路小跑上来,跪在地上直喘粗气。皇上仔细一瞧,这不是给事中尚衡和监察御使王绥么?尚衡大声说:“我就想不通,为国进言的华昶身陷牢狱,营私舞弊的程敏政安然无恙,这是什么道理!”

    王绥也跟着说:“我也没想通。”

    皇上哼了一声,问:“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尚衡和王绥异口同声道:“臣请释放华昶,逮捕程敏政!”

    皇上抬眼,往外面奉天门前扫了一眼,但见文武百官,没一个吭声的。皇上心里长叹一口气,心说,这程敏政怎么把人缘儿混得这么差啊,关键时刻,就没一个替他说情的?

    程敏政平时在朝廷里,是比较傲慢,觉得自己有才么,所以朋友并不多。只有李东阳和几个礼部的人和他还不错,但这个时候,同为考官,谁也不敢公然为程敏政说话,怕自己也被牵连进去。梁储还不在北京,朝里就有个老王鏊,算是和唐寅有交情的,可王鏊也不敢说话啊,一来王鏊和程敏政不熟悉,二来王鏊老了,一心想混退休回家过日子,三来王鏊也不敢透露自己和唐寅交好,要不自己也折进去了。所以,大家全都明哲保身了。

    就这么一沉默,皇上没了辙,“唉”了一声道:“那传旨吧,着北镇抚司把程敏政押起来,华昶先不放,问清楚了再处理吧。”

    林廷玉长长吁了口气,事情终于办成了。前几天他听皇上说把华昶、唐寅、徐经三个人交给锦衣卫审理,还暗自吃了一惊,他原以为这事是刑部管呢,没想到严重到交了锦衣卫,心想老华要受苦了。不过这样也好,锦衣卫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进去就一通臭揍。华昶知道轻重,肯定能扛住,这唐寅徐经两个小屁孩儿,一定被吓得屁滚尿流,肯定会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程敏政还逍遥法外。今天,总算把程敏政也给弄了进去。招不招再说,关键是,傅瀚面前那大石头总算给搬掉了。

    皇上诏逮了程敏政,挥手叫那几个人下去,心里已经很不痛快了,打算赶紧退朝。便问:“谁还有什么事?”

    这时候李东阳出来了,李东阳说:“臣有事要启奏。现在发榜的日子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榜单还没有贴出去,赶考的举子们都十分焦急,希望尽快有个结果,望陛下明察。”

    皇上明白,李东阳这是催自己呢,为啥啊?因为中了进士的名单,现在在皇上手里。

    皇上说:“你交给朕的名单里,一甲第一名的,是不是那个叫王守仁的?”

    李东阳答:“是。”

    皇上说:“牟斌的折子里说,唐寅等人在考前吃饭,谈论考题,这个王守仁也在场。他得了第一,这事似乎也不好解释啊。”

    李东阳被皇上这么一问,当即汗就下来了。赶紧跪下磕头道:“陛下,臣仔细问过,王守仁此前与唐寅非亲非故,素不相识,他们只是在饭馆里偶然相遇。唐寅说考题,王守仁并未搭腔……”

    皇上哼了一声:“你又知道了。”

    李东阳不敢再说话,只是趴在那里。为啥啊?因为他和王守仁他爹王华是哥们儿,他怕皇上再把这事兜出来,那自己、王华加上王守仁都悬了。

    皇上说:“好吧,朕相信王守仁是不会作弊的,不过嫌疑也不能不避啊。他这一甲第一名就算了吧,改成二甲第七名,就这样吧,前几名学问都差不多,也不算委屈他。”

    李东阳松了口气,没敢再争辩,嘴里答应着:“陛下圣明!”

    就这样,王守仁到手的会元,不翼而飞了。消息传到王守仁的老家浙江余姚,当地人都觉得王守仁太冤,这是招谁惹谁了啊?凭什么唐寅作弊,王守仁的第一就没了?心下不服,依旧在余姚给王守仁建了一座“会魁牌坊”,那意思是说,虽然朝廷没给我们守仁会元,可我们就这么认为了,皇上同意不同意我们不管,事实上,他就是会元。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