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选秀


本站公告

    知道小唐现在回家也不容易了,曹凤特地派了十几个人,牵着马,敲着锣,开着道,送他回家,祝枝山那几个哥们也跟着。果然,离皋桥还有一里地呢,就交通断绝了,全苏州的老太太早把这儿堵死了,手里举着大红帖子,小脚蹦达着,一个劲儿地喊:“唐解元唐解元!”

    唐伯虎啥都不敢说,只能拱着手客气,脸上堆着笑。但任凭衙役怎么吆喝,这路就是走不动。还是王宠和徐祯卿俩小孩儿有办法,跳到唐伯虎前面喊:“我们也是才子,嫁不上解元的嫁我们也成。”说着就伸手去抓那些红帖子。老太太们哪想到蹦出来俩小孩啊,还有一个龅牙,忙不迭地往后一躲,这路才算有了。

    远远地就看到唐申和小姚姑娘站在家门口,脸上也是一片灿烂。唐申原本是想去衙门口接哥哥的,没想到早晨一开门,乌泱泱拥进百十个媒婆来。怕小姚姑娘接待不过来,只好在家呆着。媒婆们把饭馆都坐满了,生意也没得做,他只好拉着小姚姑娘到门口等,门外也是人山人海的,说媒的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好不容易看见小唐骑马过来了,赶紧就招手。

    唐伯虎下马,叫唐申取点钱赏这帮为他开路牵马的兄弟,自己就一溜烟儿地往后院跑。众老太哪里肯放,就要往里冲。还是祝枝山见过世面,带领众人把门堵上了,笑道:“我是解元公的朋友,大家把生辰八字都交给我吧。这婚姻大事,也不是说定就能定的,回头我把这些都给解元公一一看了,再回复大家啊。”

    就有人喊:“小伙子,你可不能打官腔啊。你得说个期限。”

    祝枝山伸出三个手指:“三天,三天总行了吧?”

    小唐回到自己房间里,头件事,先冲着爹妈的牌位跪下了,咣当当磕了几个响头,说:“爹,妈,儿子考第一了,给你们挣脸了。明天一早,就去给你们上坟。”说罢站起来,环顾四周,看到自己贴在牌位后墙上那首诗,说不清楚现在什么情绪,既有些高兴,又有些落寞与伤心,觉得自己这回的喜悦,竟没有人能和自己分享。

    看见桌上已经放好了茶,小唐还真渴了,倒上茶就喝了起来。喘息方定,就看见祝枝山那哥儿几个,一人抱着一大摞红帖子进来。祝枝山道:“人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看你可以开矿了。”

    那些帖子直接就放唐伯虎床上了,堆积如山。王宠笑道:“哥,这回你玩大了,都可以跟皇上似的,每天晚上翻小牌儿了。”

    唐伯虎“哼”了一声道:“我不想娶媳妇儿。”

    祝枝山道:“哎,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娶不娶媳妇儿,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那是曹知府当众发的话……你这解元公,明年进京会试,说起来连个女人都没有,那曹知府脸上过得去么?好歹有一个么。”

    唐伯虎道:“什么叫好歹有一个?你们觉得我还会喜欢上谁么?曾经沧海了我,这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小徐姐姐和小徐妹妹,除非她们俩谁再活过来,否则我是再也不肯娶的。”

    祝枝山笑道:“话是这么说,但她俩活过来,这可能么?就算转世投胎,时间上也不对啊?”

    王宠插嘴道:“没错没错,不如先娶一个放着,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等考上状元了,再慢慢寻访你喜欢的人。想想状元啊,娶个三房四房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祝枝山一把把王宠推一边儿去了:“小屁孩儿你懂什么啊?净瞎说……”他转向唐伯虎:“不过呢,小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啊,根据我的经验,这女人呢,吹了灯摸上去,都是差不多的……嘿嘿,你看你读书读累了,晚上休息了,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你不还得生个儿子吗?不还得有人照顾么?这些都得女人来干……是个女人也都能干,娶谁不是娶啊?要按你的意思,这么等下去,我看那,得等到头发都白了,你父母在天之灵,不也不安心吗?”

    祝枝山这么一说,大家纷纷点头:“就是就是,功名都有了,也该有个家啊。要不你图什么啊?”

    这一堆人罗里罗嗦的,把小唐说得烦了,便说:“好好好,我随便娶一个,听你们的。但我有三个条件。”

    祝枝山赶紧点头:“说说看,这么多可挑的,别说三个,三百个也是有戏的。”

    唐伯虎扳着手指头说:“第一呢,这事得我家里人同意,不光是我弟弟,还包括我的岳丈徐廷瑞,得他点头。第二呢,这事儿得我父母同意,我得征求他们意见。第三呢,得我小徐姐姐和小徐妹妹同意。”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心里嘀咕,这第一倒是好办,这第二和第三却是难了,怎么问啊?

    唐伯虎说:“这些事情,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自己有办法。”

    祝枝山叮嘱:“那可得快,三天之内得有结果啊,我可是当着大伙面说的,三天为限。过了三天,估计你这儿又是人山人海了。”

    唐伯虎笑,说:“这个自然,明天就能有结果。”

    大家满腹狐疑,不知道小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唐伯虎说:“你们都回去吧,我这就得去和我老岳丈说去。”

    小唐把曹知府给做的锦袍脱了,换了身普通的干净衣服,跟唐申打了招呼,说是去看老徐,拿了些家里做的点心,这才出了家门。一个人低头闷走,生怕让别人认出来。外面的人大多已经散去,但也有些好事的,依旧守在那里,想看看解元。见唐伯虎出来,就喊:“哎哎,解元出门了。”

    小唐撒丫子就是一路小跑,转了好几条街,才把尾巴甩掉,心里叹一声,都说想成名,成名了,这日子也不好过啊。这才向徐廷瑞家走去。一路上,想着以前走在这路上,心里是多么畅快,想的都是小徐妹妹,而今呢?虽说已经是名动天下,但小徐妹妹没了,终究是没意思,再大的喜事,也提不起精神来。

    敲老徐家的门,开门的就是徐廷瑞。老徐是真的老了,佝偻着身子,须发皆白,手里拿着个小锄头,正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呢,手上都是泥土。唐伯虎一进门,“咕咚”就给老徐跪下了,磕了个头,说:“岳丈大人在上,女婿给你报喜来了。”

    老徐的耳朵已经背了,一边扶小唐,一边说:“什么喜啊?啥事?”

    唐伯虎大声说:“女婿今年乡试,考中了应天府的解元。”

    外面锣鼓喧天的,老徐跟本不知道。这小唐一说,老徐就有点发愣。连问了三遍,小唐回答了三遍,这才相信,眼泪当场就流下来了。拄着锄头回身,对院子里种的两株荷花说:“女儿啊,你们是没跟错人。”

    原来这老徐失去了闺女,就在院子中弄了两个大瓦盆,种了两株荷花,便代替了女儿了。整日里闲得无事,就坐在院子中,和这两株荷花说话,只当是说给女儿们听的。老徐这么一说,小唐也觉出凄凉来,忍不住跟着流了眼泪。老徐看见了,倒回过头来安慰说:“不要哭不要哭,这真是喜事么,为什么要哭呢?”

    然后自己也哭了。

    一老一少,就在院子里坐了,互相说了会儿闲话。唐伯虎正琢磨怎么向老徐开口,徐廷瑞倒是先问起来:“你这中了解元,想必上门提亲的人就多了吧?”

    小唐这才把曹知府怎么当众招亲的事儿给说了,告诉老徐,自己今天就是来问问岳丈怎么办。徐廷瑞说:“这有什么怎么办?你这岁数,也该再娶了,要生孩子啊,还要多生,你过得好了,我也才能放心。”他又指指那荷花,“她们也才放心。”

    已经是深秋了,那荷花已经开败了,花朵飘零的。

    第二天小唐起了大早,唐申已经备好香烛纸马,停了生意,祝枝山王宠等人也一早过来,大家一起往横塘去了。到了横塘,已经是晌午,大家七手八脚地摆好香案,小唐再穿锦袍,在父母和唐小妹的坟前跪了,唐申和小姚姑娘也跟着跪在后面。唐伯虎上了香,告诉他们自己高中解元,没辜负父母的期盼。小唐说:“儿子小时候太愚顽了,净惹爹妈生气,没能让爹妈和妹妹活着的时候,看到今天的风光。儿子现在敬爹妈和妹妹一碗酒,聊表愧疚之心。”说完这话,祝枝山等人把酒端上来,小唐把酒洒了,又不停地磕头,泣不成声。

    小唐一伤心,大家也都跟着抹泪。哭了一会儿,小唐抬起头来又说:“曹知府美意,叫苏州城的人到咱家提亲。但婚姻大事,得听从父母之命。今天来,就是讲给爹妈听,若是儿子能再娶妻,请父母大人明示。”说罢,就又不停地磕头。说来也怪,这坟前平白无故的,突然就起了一阵风,刮得人衣袂飘飘,草木摇曳。这显然是唐广德丘阿姨在天之灵听见了。

    大家都觉得这风来得蹊跷,也全跪下,跟着磕了头。小唐抹抹眼泪,烧了纸,又起身来到旁边小徐姐姐和小徐妹妹坟前,再次跪下。大家赶紧把香案等物挪过来,看着小唐依旧向姐妹两个禀报一遍喜讯,祭了酒,磕了头,也把娶亲之意说了一遍。这回更邪门,响晴薄日的,竟然劈里啪啦落下了太阳雨,仿佛是姐妹两个的眼泪。

    小唐再也把持不住,嚎啕大哭,边哭边说:“其实我谁也不喜欢,我真的喜欢不起别人来了……”

    小唐不管不顾,在那里不停地哭,越哭越是伤心。祝枝山等人赶紧过来劝:“凡事要往好处想,你看天降异像,想是他们都是同意的,你应该高兴啊,你过得好了,他们才会满意,对不对?”

    劝了半晌,小唐才起来,被大家搀扶着走了,一步三回头的,不忍心就这样离去。

    再回到吴趋里的家中,天已经擦黑了。唐申赶紧准备了些酒菜,招待大家。喝了几杯酒,唐伯虎的情绪才算逐渐平复下来。大家聊了会天儿,祝枝山说:“昨天晚上,我也是忙了一宿,找人把那些帖子都合过了。十五岁以下的全部淘汰,太小了,不能照顾你。二十岁以上的全部淘汰,太老了,想必剩到这个岁数还没嫁的,不一定好看,也不一定贤良了。剩下的人又筛选一遍,只选八字相合的,大概还有三十余位吧,我都带来了,你看看吧。”

    说完就跟对面的王宠使了个眼色。王宠伶俐,从小包袱里拿出一叠红贴放在桌上:“来来来,翻小牌儿。”

    唐伯虎眼睛都没抬,说:“随便,哪个都成。”

    祝枝山急了:“那你也得看看啊,好歹得挑一下么。”

    唐伯虎伸出手来,随便从中抽了一张,说:“就是她了。没什么可看的,来了再看吧。”

    王宠就要抢唐伯虎手里的那张帖子,没想到被祝枝山抢先抓了过去:“你个臭孩子添什么乱啊,让大人先看。”他边拆帖子边说,“不知道这个撞上鸿运的,是哪家姑娘。”

    祝枝山打开帖子一看,这个姑娘姓何,叫做何莲儿。家境算是中等,也曾读过些书,笑道:“也好也好,既然读了书,也就明事理,算是安稳的人。”说罢把帖子给唐伯虎看,唐伯虎扫了一眼,说:“可以,能生就行了。”

    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了。

    唐伯虎看大家觉得都还行,就说:“这些日子我是累着了,既然你们也觉得这姑娘行,那我就先去补补觉,好好缓一缓。”说完就自己回房了。祝枝山则和唐申等人商量给唐伯虎娶亲的各种细节,直到后半夜。都觉得这娶亲的事情,宜早不宜迟,第二天就去下聘礼,择吉日。要不唐伯虎变卦了可怎么办?而且也不要大办,只讲速度,不讲规模,一则因为是续弦,二则也因为唐伯虎的心思也不在这里,他还得读书准备考试呢。商量定了,这才各回各家。天一亮,唐申就亲自带着聘礼去何家了。

    这何家是小户人家,自己明白,闺女在众多竞争者不占优势,所以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万没想到早晨就有人敲门,来的竟然是解元公的弟弟,请进来一说,是被唐伯虎选中了,自然是喜出望外。何老爷子儿女众多,就剩下这么一个小闺女还没嫁,这回也算是无心插柳,攀龙附凤,一个劲儿地和唐申客气,马上准备回礼给唐申。看见女方如此乐意,唐申方才松了口气,就与何老爷子商量,自己哥哥还在忙着准备进京赶考,不如尽快定下来哪天过门。

    何老爷子让唐申稍等,就进去和女儿商量。过了不大一会儿出来,对唐申道:“我家闺女听说要嫁唐解元,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只是她说了,尽管是续弦,也该隆重些,毕竟女儿家只嫁一次,太简单了,心里会不好受。所以,这个想法,还得请唐公子转告解元公。”

    唐申沉吟着想,看我哥那意思,根本就没心思大办。不过要是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呢,没准会有感情,那时候再补办也是可能的。管他呢,先把姑娘哄过去再说吧。打定主意,就说:“隆重是没有问题的。何叔叔你看这样如何?亲事么已经定了,我哥哥也急需要有人在身边,不如就把何姑娘先嫁过去。等明年我哥哥进京赶考成功了,那时候回来,风风光光地补办,岂不是更有面子么?”

    老何一听,觉得也有道理,而且怕坚持大办,人家唐解元再跑了,于是就又进去找女儿商量。商量完再出来,对唐申说:“我女儿问了,唐解元明年进京赶考,就肯定能考上么?”

    唐申笑了,说:“现在都传说我哥哥能连中三元,他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但是不是真能连中,我也说不清楚。不过考上我想是没有问题的。你想想,古往今来,有考上解元的,第二年进士落榜么?这简直是不可能。”

    唐申这么一说,老何想,还真有道理,一颗心才算放下,又进去去说女儿。来来往往数次,这才把事情敲定,看了黄历,三天后就是好日子,就决心把女儿一起抬到唐家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