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事到北京找我。”


本站公告

    12、“有事到北京找我。”

  我的天,叫邓小平是老头子!张绪贵连忙站起来,敬礼说:“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

  冷东进招招手,说:“小鬼,你坐。”

  张绪贵坐下,冷东进继续说:“哎,正是年富力强当口,却被说成老头子的人打成右派,现在老头子出来了,刚刚干了三年,一心指望安排更重要的工作,却又说年纪大了,要让年轻人上。其实呢,我这把老骨头还是蛮硬朗的,想当年在老子在太行山端着一挺机枪硬是顶住了一百多个敌人的进攻……”

  邱萍正好炒菜过来,笑说:“小同志,你别听他瞎吹,老来夸少年……”

  “什么老来夸少年?难道我这军区副司令是你送我的?老头子多次与我单独谈话,夸奖我作战英勇,战斗有方……”

  邱萍笑了笑,继续炒菜去了。

  这么大的官,现在改革开放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可以攀攀,张绪贵赶进拍马屁:“前辈功劳卓著,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跟着老前辈您干革命,一定前途无限……”

  冷东进苦笑着摆摆手,说:“哎,算了,我还是听从老头子的意思,率先主动退下来了,申请都已经写了,春节前就要批准下来,新的厂长春节前就要上班了。哎,现在想发挥余热都没有地方了。”

  “前辈,其实呢,您为革命吃了这么多的苦,也应该休息了,不过呢,要说经验和能力,后辈的人就远远不如您了。许多事情还是要您这些老前辈做主的……”

  冷东进笑了笑,说:“算了,退休后我回北京了,不再管这些事情了。等申请批准下来,手续办好了,我就去北京过春节。”

  俩人边说边喝,张绪贵不觉得,冷东进已经很醉了。邱萍不再炒菜,走过来说:“老冷,你看你,都喝醉了,瞎说什么,退就退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文革那阵子都过来了,现在是邓小平同志当政,还怕谁吃了你?尽在这里发牢骚,你要继续革命,有本事到了北京你再找老头子去。”

  冷东进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

  张绪贵连忙站起来,搀扶着冷东进,按照邱萍的指示送进卧室。

  临走的时候,邱萍说:“小同志,多亏你搀扶着老冷冷东进身材高大,要不是你,我还真的不知道咋办。平时呢,他喝酒不是这么多的,只是今晚心里不痛快,又有人听他说话,才喝这么多的。”

  “奶奶,谢谢前辈买我的木炭……”其实呢,邱萍只有五十多岁。

  “好了,小同志,我就不送了,你回吧。”

  张绪贵拿起箩筐要走,邱萍说:“小同志,以后呢,我和老冷可能就要走了,你木炭要尽快送来,有的工人家里还只下发一篓木炭,现在天冷,木炭是少不得的。你家的木炭就是好,全工厂的人都说我家老冷做了一件大好事,为此,老冷心里高兴,在我面前夸你呢。”

  “奶奶,你放心,等天一晴,木炭就可以送来了。”

  邱萍说:“将来我们去了北京,你要是到了北京,就去高级干部休养所找我们……”

  走下楼,陈赛芝卷缩在树根下瑟瑟发抖。见到张绪贵,站起来哭说:“绪贵,你咋不肯下来?”

  “走了,陈老师,等下我告诉你。”

  离开生活区,张绪贵说:“厂长留我吃饭,我不能不吃吧?”

  陈赛芝凑上闻闻,嗔说:“浑身酒气,还喝酒了。”

  “厂长要我陪他,也不好意思推辞的。”

  陈赛芝笑说:“哼,半担子红薯,你又是吃肉又是喝酒,都被你吃回来了。”

  “呵呵,人家厂长就是就是客气。他说他是军人出身,跟老百姓打成一片,送点土特产,他就高兴了。叫我喝酒了,就不欠我的人情了。”

  “哼,红薯还是特产,你以为他是住在大城市呀?这样的工厂,林彪时代为了防止苏修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我们县就建设了三处,全部是山区,整天与农民对望,还没有吃过红薯?”

  张绪贵无以回答。

  陈赛芝问:“绪贵,厂长家肯定很高级的,里面什么样子的?”

  “地板咯,电灯照耀的墙面闪闪发亮咯。”

  “楼板呀?与我们乡下的楼板一样呀?听说是水泥地面呢。”

  张绪贵懒得回答。

  “喝什么好酒呀,是不是洋河酒?”

  “你见过洋河酒?”张绪贵说,“好像商店里没有的买的。”

  陈赛芝红着脸,再也不敢问了。

  两人相依而行,路上,被风一吹,张绪贵酒气上涌,浑身发冷,昏昏欲睡,拼命坚持。终于,在接近学校的时候,走路磕磕绊绊,走不动了。陈赛芝搀扶着,蹒跚着拥进房间。

  陈赛芝烧水洗脸洗脚,弄糖水醒酒,体贴入微,无微不至,不在话下。

  次日,张绪贵发烧。但是,生怕被人问起缘故,依然坚持上课,不动声色,只有陈赛芝暗暗照顾。

  天气渐渐晴朗,最后一批木炭很快烧好,7532厂长全部拉走,总数达到五万零四百多斤。

  除去雇工和买山的钱,一算,尽赚两千一百四十九块八角三分!

  距离春节只有二十天,张绪贵与父兄商量,当务之急,乃是建设房子,房子建好了,二嫂就可以娶进门。

  做土砖是来不及了,木料也是如此。经过商量,有人暂时不做房子,又不卖,就借一部分,买一部分。青砖和瓦片就好办,全部买。

  以前家里也有一部分木料,再申请在村里的山上砍一部分,这次在中山烧炭买了一点。

  几经繁忙,木匠先开工,八天以后,泥水匠进门。来了八个泥水匠,三天就把房子做好了。

  巨大的土砖在泥水匠的手中快速堆砌,让张绪贵亲眼见识来了农民的效率。

  有钱的人工钱是赊不住的,连同所有应付支出,三间房子建好后,总共花费四百三十六块七角。

  全大队都在议论张远清家发财了,家有合适年龄女儿的人,试探张远清的口气,想把女儿嫁给张绪富,甚至打起张绪贵的主意来。绪华的媳妇自然不比说,都羡慕她有好的八字和眼光,碰上了这个突然富裕起来的家庭,将来享福。年轻的小伙子,本来就看见银花长的漂亮,蠢蠢欲动,现在更是偷偷委托媒人上门说亲。金花是有婆家的,婆家生怕被有钱有貌的男子抢去,想方设法凑钱,和颜和颜悦色说服张远清同意看日子娶金花进门。

  (各位大大,票票好少啊,恳请收藏推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