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龙窝口的来历


本站公告

    十二龙窝口的来历

  话说伏虎禅师收了虎患以后,泰兴又过上了太平日子了,大师继续云游了,有一次禅师与师兄们同乘船去江南,船至江心船夫心生歹意,要增加船钱,全船的乘客都知道遇上了打水鸭子的强盗,又气愤又无可奈何,禅师马上站起来走到船家面前说:“我等僧人,无有钱财,送你一件东西作大家的船钱。”说毕从袖中抖出个松鼠大小的猫,十分可爱,谁知转眼之间竞变成一只白额大虎。船家吓得浑身发抖,面如土色,跪下来求饶。禅师一笑:“你以后再如此对待别的客人,我这老虎随时会来找你算帐!”船家一再跪求:“今日大开眼界,菩萨在上,小人下次不敢了,从此以后改恶从善。”众师兄见了大笑不已。这只大虎就是在泰兴收的那只虎精!这个故事也被同船的乘客带到大江南北,传给子孙后代。

  如冰听完爷爷的故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联想到自已的祖国受到小日本的侵略,恨得咬牙切,我就要象禅师一样,举起降魔杖,收复这凶狠的虎精,这降魔杖就是发动四万万同胞,这虎精就是小日本和形形式式反动势力!

  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了,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中国军队死守南京,寸土不让,生死与共。它的壮烈和结果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由于敌强我弱,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一进城,就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杀戮,哀号呼救之声,南北两岸闻之者,莫不叹伤感涕,我三十万同胞惨遭杀害!真可谓极人世之至惨!中国震惊!世界震惊!中国怒吼!世界怒吼!

  “长夜无眠天地悲,同胞无语泪纷飞!江山万里同悲泣,怒火胸涌抗顽敌!”南京大屠杀给如冰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该死的日本鬼子禽兽不如!她忍着眼泪发誓,一定要让小鬼子血债血偿。想到此,如冰突然想到如凌,她在哪里?她安全吗?她在不在南京?我多么的想她啊……。

  由于形势的发展,新四军马上就要挺进苏北,要求泰兴地下党充分做好接应准备!如冰接到通知要去位于泰兴西边的口岸镇龙窝口开一个紧急会议,这龙窝口是口岸南边靠长江边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小集镇,只有十几户人家,地又偏僻所以相对安全,在这里开会一般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如冰闯过敌人层层封锁按时到达龙窝,让如冰惊奇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不光有自已崇敬的于先生,还有金砂!真是别开生面啊!如冰高兴坏了,象个小孩一会问于先生国际国内的形势;一会又问金砂打小日本的情况,反正就是忙个不停!金砂道:“于先生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为革命奔波,真是一个可敬可佩的长者!”“是啊,他就象父亲一样关心爱护着我们!逆境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会议开始了,于先生主持会议,首先介绍了当前的形势“1938年,新四军在武汉成立后,将军部由南昌移至皖南云岭。陈毅、粟裕同志带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在溧阳水西村建立了江南指挥部,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新四军挺进纵队于1940年5月在管文蔚、叶飞率领下渡江北上,移驻江都境内的郭村休整,而当时的郭村属于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在韩德勤的挑唆下,地处泰州的地方实力派、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李长江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于6月28日围攻郭村,新四军奋起还击。战斗期间,陶勇同志率领苏皖支队从安徽天长一带飞奔驰援;(说来也奇,陶勇接到命令时天已大亮,此时的天长已被小日本占领,时间紧急,如何通过敌人的封锁,快速增援成了大问题,高人自有大胆量!只见陶勇紧急集合人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飞跑,当通过敌人的关卡时仍不停止,旁若无人继续跑步前进,把个炮楼上的日本鬼子看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平时抓一个新四军都很难,今天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还在大路上大摇大摆地列队跑步,不知是什么原因,等小日本醒过来时,陶勇支队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地下党员陈玉生率领一个团起义、参战;地下党员王澄同志率领一个营举行港口暴动。我军由被动变主动,消灭二李三个团,并追到泰州城下。7月3日,陈毅同志赶到郭村,经过一番统战工作后,二李决定保持中立,协助我军东进抗日。”于先生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现在的形势很复杂,斗争也很激烈,我们的任务是加强情报收集工作,积极配合主力部队过江北上抗日。”

  会上还具体分了工,如冰的任务是收集泰兴和黄桥的敌情变化,及时送给新四军,会议在紧张和有序中结束,这时如冰又象个孩子,突发奇想象个小孩子问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龙窝口啊?”这一问还真的把人问住了,众人无言可答,这时于先生想了想,慢慢地说:“这里有个传说故事呢,那就是----龙窝口的来历,在口岸之北有个刁铺镇原名环溪镇,之南有龙窝口,在古代环溪镇有个袁姓少女,夏夜乘凉露宿室外,露水龙使之有孕,家人发现追查,袁女无以自解,父母认为有损家风,逐女门外,袁女哭诉无门,拟自沉于江,奔赴江边,竟产一子如龙,小龙离母即浮水而去,袁女更无生趣,即投江自尽,以后年年此日,龙必来出生地寻母,该地因名龙窝口,龙身长来时有三十里,弯弯流水,汹涌澎湃,常造成水灾。乡人玄想恐系小龙为母鸣冤而致。”听完于先生讲述,众人非常佩服,都知道于先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也让人大开眼界!

  如冰就要回泰兴了,于先生和金砂紧紧握住如冰的手,久久不能分离,于先生道:“这次为什么我军在郭村能取得如此大战的胜利?除了我军战士英勇作战外,还有你和当地地下党的重要情报起了大作用!让我军及时了解敌人兵力部署,做到了心有数!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如冰道:“我们一定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请你们放心!”金砂道:“如冰,我们会想你的!”“我也会想你们的,你们记住了,清风会送去我的祝福;明月会带来我的问候;流星记截了往日的故事;玉兔会留给你们永恒的吉祥!再见了!”

  在如冰等地下党的艰苦努力之下,我军获得了敌人一个又一个重要情报,为我军在苏北站稳脚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7月,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全部渡江北上,把江南指挥部改称为苏北指挥部,下辖三个纵队。陈毅、粟裕任正、副指挥,叶飞、王必成、陶勇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司令员。7月25日,新四军由郭村东进黄桥,根据情报巧妙地歼灭顽保安四旅何克谦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两千余人,解放了黄桥及其附近地区。从此,黄桥回到人民的怀抱得到了新生!

  1940年,江苏省省政府设在兴化县,国民党的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就盘踞在那里,这个反共顽固派对我军东进黄桥恨之入骨,于9月3日在营溪一带向我军发起进攻,其目的是想试探我军到达黄桥的实力,这一仗由于我军出击及时,很快取得胜利,但激战中,九团团长徐绪奎同志身先士卒,不幸壮烈牺牲。

  同志们在整理徐团长的遗物时,看到了徐团长写下的一份遗书:“......战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敌人很猖狂,战士们抱着必死的信心来保卫自已的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我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要站在战斗的第一线,要起好带头作用,要为祖国而战!如果我牺牲了请同志们不要为我悲伤,要为我自豪!因为我是为人民而战为祖国而牺牲的!我的在天之灵也会和同志们一起战斗,当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时,那就是我,是我在为你们遮风挡雨遮太阳,当天边出现彩虹时那是我在为你们祝贺胜利,当天空刮起微微春风时,那也是我在为你们吹干身上的汗水和湿衣,当百花盛开的时候那也是我在和同志们欢天同庆......”当如冰看到徐团长的遗书时,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韩德勤不甘心失败,又在姜堰这个水陆交通码头、粮盐集散之地架设电网,构筑碉堡,妄图断我粮源。我军多次呼吁和警告无效,决定于9月13日攻打姜堰。我军先派了两个排的“勇敢队”,用橡皮轮胎裹着大铁钳,剪断了敌人的电网,打开了突破口,激战一昼夜,共歼灭了顽保安九旅张少华部两个团一千余人,顺利攻克了姜堰。为我军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