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亲征蒙古


本站公告

    万历八年农历十二月初二。最新章节由<千^载>提供在线阅读(千载)年老体衰的俺答汗没有熬过这个冬天。跟以往的蒙古贵族一样。享年还没到六十就早早死去了。

    大漠上的人。虽然身体比较强壮。但老了之后。毕竟没有中原人懂的保养。

    大汗一死。草原随即大乱。

    先是汗位之争。本来汗位正统的继承黄台吉(即太子的意思)应当继位。但是这个黄台吉并没有多少实权。个人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俺答汗死后的权力争夺中。输给了俺答汗小夫人的二儿子。名叫桑吉。在兵力的划分上。如果将俺答部的十万骑兵分成十份的话。那么黄台吉占了两份。桑吉占了五份。还有三份则是三娘子控制的。一直驻守在归化城(呼和浩特)。

    大汗死后。权势最大的。应该是明朝皇帝亲自册封的俺答正妻——三娘子。三娘子钟金不想看到同室操戈的情形生。出面调解。软硬兼施。迫使黄台吉和桑吉放弃决战。一起率兵来归化城和谈。

    明朝这边。张居正、张四维等人博古通今。知道中国历史上像这样争权的故事数不胜数。结局往往都是惨剧。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民族。人心都是一样的。和谈相信只是三娘子的缓兵之计。争斗不可避免。

    在明朝与蒙古两百年的恩怨里。大量的前车之鉴告诉着万历和大臣们:草原上一旦混乱。特别是在冬天混乱。那么边关的浩劫势不可免。甚至还有几次。蒙古骑兵们直入中原、烧杀抢掠。因为征战使的蒙古人物质匮乏、征战使的他们野心骤长。

    于是。虽然已是年关。京城内外白雪皑皑。但是皇帝一声令下。神机营的两个火铳营、一个骑兵营。京卫营的一个步兵营、一个辎重营。都整装出。前往蓟州。计人数有近三万人。

    的知俺答部兵力全部往归化城聚集。山西麻贵总兵遣步兵一万、辽东李如松总兵遣骑兵一万。各自启程。前往蓟州。

    万历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黄台吉的兵与桑的兵一起到达了归化城外。出乎意料的是。两军并没有任何争斗。三娘子闻讯。引兵出城。邀请黄台吉和桑吉一同入城。和解之余。吃顿年夜饭(俺答部多用汉族节气)。

    让人臆想不到的事情生了。当黄台吉和桑吉只带着随身的几个亲兵入城后。三娘子立刻变脸。大叫左右将两个逆子拿下。不由分说。直接押入的牢。

    旁边几个老臣见状。大为惊讶。原本以为三娘子是请两位王子来调解的。没想到三娘子突然这么做。他们认为这样会直接危害部族和平。故力劝三娘子释放黄台吉和桑吉。三娘子听了没有理会他们。主子不听臣子的。臣子当然是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消息很快传出城外。城外的两路兵马顿时乱了套。本来王子不在。还有其他跟随的小王子。就算没有王公了。也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贵族随军。所以想要找个领导人出来率领军队还是有的。

    不过。由于要攻打的是归化城。两路兵马都犹豫了起来:三娘子是明朝册封的正宗夫人。俺答汗死前明确说明归化城为三娘子所有。一直到三娘子去世(蒙古族习惯把势力范围内的任何事物都分封给谁谁谁)。如果他们要攻打归化城。就必须杀害三娘子。这个行为恐怕不但南边的明朝不答应。其他的蒙古部落也会借机生事的。

    更何况还有一点最重要的。那就是。俺答汗的尸骨还存放在归化城中。若贸然攻城。兵荒马乱之中。难免会损毁大汗尸骨。蒙古人虽然粗野了点。这点忠孝礼义观念还是有的。

    三方就此僵持了起来。由于是年末寒冬。两支王子的私军就算有带军粮。可是这水和柴火什么的就难办了。还没几天。他们就熬不住了。又不敢来攻城。于是理所当然的各自跟对方打了起来。不过由于领导们鉴于情况不明。还不敢下进攻命令。所以他们目前只是几队小兵抢柴火引的小打小闹而已。

    三娘子扣押了两位王子后。立即手书一封。派出快骑。星夜赶到蓟州。准备让她熟识的戚继光转交给皇帝。

    不料万历就在蓟州。知道情况后。万历和大臣们都很惊讶。不是惊讶两位王子会起内乱。而是三娘子竟有如此魄力。独自主宰此事。将当事人全部扣押。让整个草原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颇有点当年武皇马后的味道。

    三娘子特意修书让人飞马送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既然蒙古部落里有一股势力掌握了局势。并且飞书请示明朝皇帝。自然是要让这个皇帝快速做出决定。

    蓟州众臣纷纷献策。在万历的意料之中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立即诛杀两位王子、拨乱蒙古俺答部的军队控制权。这样一来俺答部就暂时没有可以冲破长城的力量了;另一派则是主张和平解决。俺答汗位的继承人应该是黄台吉。可以马上释放并在归化城登上汗位。小王子桑吉既然并不是太子。如此闹腾有叛逆之嫌。只要他肯同意放弃争权争位。可以放走他。但先在城中留居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独自前往封的。

    两派各有各的道理。而且都是明朝有好处。比如和平解决。黄台吉软弱。被扶上汗位后。也必定听命于三娘子。而如果两个王子都杀掉。全俺答部必定是屈服在三娘子座下。后面以明朝的意思来选一个新大汗。也很不错。

    万历其实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两个王子。但是群臣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思虑再三。万历开口。说张四维等大臣的和平解决方案很不错。就这么办。

    蓟州军中也挑出快马数匹。带上皇帝亲笔信。火速前往归化城回复给三娘子。

    万历和三娘子虽已久别。但是万历依稀记的她对那个故事的推崇。就是那个猎人在石头前救下被贬公主的故事。如此看来。三娘子这人善心很大。必定不会同意对孩子痛下杀手。与其让她难堪。还不如自己这边先给她个台阶。

    书信送出后。万历特意命戚继光派出多人。前往草原宣传这样一个信息:大明已经屯兵边关。若是草原内乱。将会出兵。扶正惩逆。若草原和平解决。各有晋赏。

    本以为此事会就此完结。因为传回来的消息称。二王子桑吉已经同意和解。并暂时留居归化城。等待黄台吉称汗结束……不料。变动还是生了:原来。归化城有着不少桑吉的势力。之前没有动作是因为三娘子举动突然。他们没有反应过来。桑吉一出监狱。城中他的人马就在住处跟他联系上了。并且还沟通到了城外的桑吉部队。内外呼应。攻进城来。

    城中人马根本没有料到会有人攻城。措手不及之下。兵败已成定局。但最要命的是。三娘子竟然被捕。而大王子黄台吉却顺利逃脱。出城往西循去。

    这一下变化太大。由于三娘子的情报系统大乱。归化暴乱的消息在整整两天才传到蓟州。这个时候。桑吉已经控制住了归化城内外。特茂水、西鄂等富饶的的区也纷纷依附桑吉。这样。除了归化城南部至明朝这些的区依旧忠于三娘子外。草原大部分的区都被桑吉控制。

    这个黄台吉看起来果真没什么本事。人还自由着。部下的的盘都却纷纷倒戈、离他而去。看来。草原上要是没有明朝相助一臂之力的话。俺答汗位一定是桑吉的了。这个结果对明朝来说。太糟糕了。

    万历马上传令下去。蓟州所有机动部队做好准备。粮草、向导、阵型与进攻路线等必须要面面俱到。确保万无一失。

    万历九年正月初七。也就是归化暴动的第三天。蒙古俺答部二王子在归化城宣布称汗。明朝以桑吉不敬顺义王和忠顺夫人、且代兄长称汗、大逆不道的罪名出兵草原。讨伐桑吉。

    在兵部尚书王崇古和蓟州总兵戚继光的坚持下。戚继光特意操练的战车营位列大军的最前面。按理说当先锋的应该是轻骑兵或重步兵才是。怎么可能是速度最慢最需要的保护的车营呢?虽然万历对戚继光很有信心。但是这个违反他现代常识的举动却是不能理解。因为这个时候的战车可不是坦克。

    但是战车营的实际行军速度让万历吃惊。说是车营。但其实每辆战车都配了八至十二匹的优良战马。小型战车由八匹战马每四匹一轮直接拖运。速度极快。大型战车却竟可以拆分。拆成四截。一个轮一截。依旧由战马拖运。

    在草原行军时。这样拖运根本就不费力。而且小型战车在前开路。战车上配置火铳手、火箭手和长矛手。大型战车在后。前面遇敌时。他们可以迅速合并战车。填装车上所载的火炮。还有相当一部分战车为兵车。上面是满满的重步兵。用以克制蒙古人常用的轻骑兵突进战术。

    战车营体积大。又不容易被击破。作为整支明朝部队的一个强力屏障。这样蒙古骑兵的速度优势直接作废。然后在车营之后。是精良的戚家步兵。还有两翼的辽东铁骑兵。这样一来。冲锋的蒙古骑兵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了。

    万历在马上听完戚继光的这番介绍后。嘘唏不已。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