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人心惶惶


本站公告

    赵之翰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快速装进了兜兜里,牵着妹妹的手到了山长面前。

    “老师,这是我妹妹大丫,今年3岁了。妹妹,快问山长好。”

    大丫看着山长的胡子挺长的,歪着小脑袋看了看,又看向自己的太爷爷的胡子,“太爷爷好。”

    哈哈哈,众人都笑了。

    山长问道,“小姑娘,你叫大丫是吧?为什么你哥哥让你叫山长,你却要叫太爷爷呀?”

    大丫捂上小嘴嘻嘻笑,

    “我不知道山长是什么意思呀?可是我知道你的胡子跟太爷爷一样长呀,叫太爷爷应该没有错。”

    山长也乐了,捋了一下胡须道,

    “嗯,按照老夫的年纪,你叫一声太爷爷倒也说得过去。既然叫了太爷爷,来,这个拿去玩儿吧。”

    说着,从手上撸下来了一个菩提手串。

    这手串是在佛前开过光的,老爷子戴了一辈子了,很是珍贵。

    赵家人连声说使不得,山长也是个倔老头,

    “什么使得使不得的,我老头子说使得就使得。

    这也是缘分,你们赵家的这些个孩子呀,就是讨喜。”

    得了礼物,自然是要道谢的。

    大丫也不例外,虽然她不知道那手串到底有啥用,可是人家给了,那就守着呗。

    小胳膊上挂着手串,小手作揖状,

    “谢谢太爷爷。太爷爷给了大丫礼物,大丫也有好东西给太爷爷。”

    大丫从自己的小包里掏出来一颗用糯米纸裹着的牛奶糖,伸着小短手,很是费力地举到了山长的面前。

    山长笑着低头接了奶糖,放进了嘴里,稍微品了一下,眼里闪出惊艳的光。

    “这糖真好吃,大丫给了太爷爷,大丫还有吗?”

    大丫又扯了扯自己装糖的小兜兜给山长看。

    “我还有这么多,太爷爷可以再拿几颗。”

    即便喜欢甜食,山长也没好意思厚着脸皮,从大丫的兜兜里往外拿糖。

    这边老的小的相处融洽。

    边上的一众先生们,包括裘县令,现在都很后悔,

    为啥没早点把自家的娃带到山长跟前,万一露个脸就被看中,那日后定然前程不会差。

    裘县令已经下定决心,想要把大丫定给自家的臭小子了。

    可是还未等裘县令去提亲呢,便被少女失踪案给绊住了脚。

    之前因为屠家人每日拿着赵青嫣的画像到处寻人的时候,庆阳县里出现了不少起少女失踪案件。

    虽然捕快们也算是用心查找,可是一直便是查无头绪。

    失踪的少女们,有的是出门采买后便再也未曾归家,有的好像只是出门倒个脏水,就再也没回来。

    到最后演变成,姑娘们晚上在家睡个觉第二天早上,便不见了人影。

    在频频接到报案,报上来的内容越来越离谱,

    裘县令已经坐不住了,别说是庆阳县,就是下辖的各个镇子的百姓家,也是人心惶惶。

    再不见年轻姑娘们出街购物。

    更甚至家里有妙龄女子的,爹娘都在用尽能力去找媒婆说亲,

    为了闺女能尽快嫁出去,免遭祸事,有些心疼闺女的人家,甚至连聘礼都不要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做爹娘的,只是希望自家闺女便成小媳妇之后,便不会再被恶徒盯上。

    最近庆阳县的布桩跟银楼的生意异常火爆,还有一个更赚钱的行业,便是媒婆市场。

    之前可能是一个月能接上一两单的生意,都算是忙碌了,现在都得排期。

    这消息传到溪春花耳朵里的时候,她除了替那些个姑娘惋惜外,还笑称为什么自己做媒婆的时候,没碰上这么好的生意。

    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都在嫁闺女,这闺女便成了从金贵矜持神坛上改放在了货架上。

    之前一些条件不咋地的人家,现在有了媒婆给介绍。

    还一介绍,便是好几个,这些个“货底子”便使了分寸了,自认为自己是畅销品了。

    人一飘就容易出岔子。

    这日,裘县令开堂审理的案件,便是“一夫多妻”的案件。

    被告之人便是涉嫌骗婚的陈三顺。

    此人年23,因幼年时贪玩,不小心打翻了装开水的盆子,一只手臂被严重烫伤。

    被烫伤的那只手臂除了留下疤痕外,便是再也不能伸直了。

    其父陈德旺共有4个儿子,三个闺女,这陈三顺,听名字便知道不是一个受宠的,

    不长不幺的,杵在中间的位置,正所谓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不然也不会小小年纪烫伤后,未曾得到良好的照顾而落下残疾。

    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都已经儿女双全了,他还单着呢。

    家里虽然在县里开了间杂货铺子,可是架不住人口众多。

    表面上看起来这家里的日子还算不错,可实际上,只有嫁进去的媳妇们才知道,

    这陈家就是个空壳子,表面光。

    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陈三顺也有人给介绍媳妇了。

    这一介绍就是两个,一个是在隔两条街的卖酒的郑安然家的闺女郑醇香,年方17,中等之姿,人稍微有点黑。

    娘家承诺,成婚的时候,给闺女陪送白银30两,外带一处小院。聘礼自然也不能要得太少。

    另外一个闺女,是泥瓦匠曲中直之女,曲美丽,年16。人如其名,是真的美丽,很是秀丽的一个姑娘。

    陪嫁15两,不要聘礼。

    一直无人问津的“货底子”突然之间变成了抢手货,选择谁做媳妇就犹豫开了。

    选择郑醇香,人不漂亮,可是陪嫁多,选曲美丽,人漂亮,可是陪嫁少。

    陈三顺是相中了曲美丽的,毕竟哪个男人不“好色”,可是陈三顺的娘却相中了郑醇香。

    虽然聘礼多了些,可就凭着自己的能耐,还能拿捏不了儿媳妇?

    到时候拿出去的聘礼,只要进了这个门,那些个聘礼跟嫁妆都得是自己说了算。

    可是另外的几个儿子跟媳妇们却不同意,明明有不用聘礼的人家,为啥还得要出聘礼娶媳妇。

    就这样,陈家在给陈三顺定下哪个媳妇的事情上,闹了分歧。

    最后这陈婆子出了昏招,便是两个姑娘都要娶进门。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