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唱礼


本站公告

    赶快低着头跟着小姑娘一起往山上走。

    走了几息后,又听到了唱礼,

    “二少奶奶娘家送活鸡两只,鸡蛋二十枚、礼金一百文。”

    “赵河山家礼金五十文。”

    “赵锦州家礼金二两银。”

    “刘庆才家礼金五十文。”

    好吧,刘家人此时更羞臊了。

    张翠翠的娘家人,也很忐忑,很担心自家送的礼太薄,给亲闺女丢脸。

    领路的小姑娘很是耐心。

    走一段路后,便把这行人交给更上面一段的小姑娘。

    赵家之所以这么安排,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青山小筑太大了,里面种的东西,杂七杂八的又多。

    大喜的日子,丢一个人不是那么回事儿,让人把家里的种的东西给祸害了更不是那么回事儿。

    整体还是好的,基本上被赵家人指引着,没人能走岔路,说的更直白些,也不是太敢走岔路。

    到了赵家的主院这里,外面的空地上已经摆满了桌子。

    除了赵家老两口住的主屋这里是大敞着门的,其他各栋木楼的皆是锁着门。

    刘婆子到了主屋这里,看着赵家的这一栋栋建造得十分考究的木楼,心里很不是滋味。

    怎么也没想到赵家会发达到这程度。

    早知道这样子,就该对闺女好些,到时候闺女怎么的也得把私房钱多给自己一些。

    现在倒好,平日里没烧香,临时抱佛脚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刘婆子正后悔今天就不该小气,没带钱就来吃席,这时候儿媳妇又开口了。

    “娘,你看,小姑家这日子过得可真气派。

    你说他家是不是把钱都用来买这山头了,没钱盖砖瓦房,才整这么些个木头房子充数装阔?”

    刘婆子恶狠狠地瞪了儿媳妇一眼,

    “你快闭嘴吧,刚才怎么教你的?啥话都敢往外咧咧。”

    秀芝很是不服气,在她的心里,确实是木头房子没有砖瓦房值钱。

    这木头跟木头还是有区别的,房子亦然,若是把大门打开,估计这秀芝就不会这么想了。

    刘母瞪完了儿媳妇就开始在人群中搜索自己闺女。

    闺女没看到,倒是看到了赵青依在人群中安排座位。

    身后跟着两个丫鬟似的小姑娘,来人被赵青依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桌子上。

    刘婆子虽然不大认识赵青依,可是赵青依安排人的那利落劲,猜想定然是赵家的某个姑娘。

    再见赵青依粉面桃腮,杏眼含笑,妥妥的一个美人胚子,想想自己的二儿子,便动起了心思。

    赶快走过去道,

    “你是赵家的大姑娘还是二姑娘?我是你大嫂也就是刘小花的娘。

    这些是人我家的你大哥,二哥……”尤其是在二哥上面做了停顿。

    赵青依倒是认识刘小花的娘家人,感官说不上好还是坏,反正就那样,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不值得她多关注。

    微笑道,“原来是亲家婶子呀,欢迎欢迎,请到这边来坐,今天县令大人来了,嫂子们正在主屋接待客人。

    稍后嫂子们忙完了,我便知会嫂子过来看亲家婶子,可好?”

    赵青依这么安排倒是并没有什么怠慢的心思,

    主要是这刘家人到底是个什么品性,她还是清楚的,可别惊扰了县令就真不好了。

    刘家人听说县令大人来了,还是自家姑娘正在接待着,也不知道咋想的,顿时那脖子跟得了颈椎病似的,仰得高高的。

    实际上是因为县令大人带了女眷,王秀才的夫人带着儿女也来了,据说王秀才跟其侄子参加乡试还没回来呢。

    刘小花在接待女眷的时候,主要功能便是递茶倒水,然后站在婆母身后跟着微笑。

    如果刘家人看到这一幕,不知道那脖子是否会软化些,他们不累吗?

    张翠翠娘家只有爹娘一起过来了,下面的弟妹们都没过来。

    张家爹娘都是老实人,赵青依可没敢把他们两位跟刘家人安排在一桌,而是特意安排在了辣子花那一桌。

    还特意跟辣子花打招呼,请求帮忙多关照一二。

    辣子花自然应允,她是泼辣,可也是讲理的,对张翠翠的爹娘很是和善。

    摆好的桌子上都会有一盘子的花生瓜子,还会有一盘子的炸果子。

    刘家人才一坐下,便伸手把两个盘子里的东西都捞干净了,装进了自己的兜里,也不怕把衣服给弄脏了。

    其他的客人落座后,便发现啥都没了,喊赵青依拿点东西甜甜嘴,赵青依赶快安排小伙子给再上一份。

    秀芝见了又想给一扫光,被新来的客人给直接挡了回去。

    安排在这桌的可都是本村的出了名的泼辣货。

    今天赵家上菜的没请本村小伙子,而是之前被黄氏雇佣送外卖的那群小乞丐。

    经过这一年多的好生养着,吃好喝好,这些个小子们各个都长了个子不说,一张嘴也锻炼得能说会道。

    赵家今天是按照流水席的规格走的,所以村里的一些未出嫁的小姑娘们也跟着过来了。

    看到赵家的这一溜精神小伙儿,有的害羞得连头都不敢抬了。

    桌上的长辈们看到了,哈哈大笑,笑称赵家村又要办喜事了。

    这边人热热闹闹的磕着瓜子等菜吃,那边有小孩子狼哭鬼嚎的,不为别的,大伯娘王彩霞家的娘家孙子抢糖打起来了。

    都是孙子,哪个也不舍多说一句重话,都是活祖宗,抢不到了,

    大伯娘的嫂子就问人赶快再多拿些,那样子她比主人还主人。

    因着裘县令的到来,所以在赵家的主屋里开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中间用屏风隔开了,主位上自然是裘县令,然后是五方镇的韩掌柜韩四方跟庆安县望月楼的韩三通。

    剩下的便是赵谦辞,赵金发,二叔公、三叔祖、赵长庚等人作陪。

    女眷这边是县令夫人带着一双儿女,王夫人带着一双儿女,黄氏,王彩霞、田小澜、刘小花、张翠翠等人。

    今天的饭菜请的除了远近闻名专门在乡下做厨子的王一勺以外,韩四方特意从自家的酒楼里又调了两个厨子过来,再加上赵家本身就有的几个厨娘。

    今天的菜色可谓是丰盛。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