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咱家人都有厨艺天赋


本站公告

    小麦的回归,村里相熟的人家,都或多或少地送了些吃的过去。

    黄氏听说回来了,也马上拎上一包红糖,五十个鸡蛋外加五斤大米出门了。

    当然了,她的这些东西都是赵青嫣给准备的。

    不为别的,只是很心疼那个姑娘。

    赵青嫣此时更能体会到原生家庭带来的灾难有时候是毁灭性的。

    甚至在心里祈祷,小麦这胎一定要是个男孩。

    这么折腾都没掉,简直就是个汉子,够坚强。

    更能体会到这时代女孩的不容易。

    黄氏把东西给送了过去,又跟辣子花聊了一会儿天就回来了,毕竟家里还有好些事儿要她老太婆指挥呢。

    苗圃整好了,青峦两兄弟也把水缸给买回来了。

    水缸足够了,那必须得把黄豆泡上,然后是大伯娘跟二伯娘要学习做麻辣烫。

    “嗯,这东西还真好吃,没想到,我的厨艺也能这样好。

    要我说呀,之前我做的饭菜不好吃,那绝对不怪我,都是因为没这老些的好东西。”

    田小澜边吃边夸赞自己,同时甩锅自己不是厨艺费的事实。

    “你个贼婆娘,厨艺不好就说厨艺不好的,放了这么多好料,就是个鞋底子拌在里面都能好吃。

    还真会给自个儿脸上贴金了。”黄氏笑骂着。

    “大伯娘做的味道也挺好,应该说咱家人都有厨艺天赋。就是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

    赵青峰说道。

    赵青嫣冲着三堂哥竖起大拇指,“三堂哥会说话,是这么个理。”

    当晚,一家人又凑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

    “你们之前在山里的时候,我带着乖囡去镇上买了一处宅子。

    那个宅子我打算一下倒座跟东厢。用来做咱家的吃食铺子。

    里面有井,用水也方便。

    之前都说男人当家,咱家以后得改一下了,以后男丁们都要读书,不管你们年纪大小,一定要给我老婆子考个功名出来。

    我也不求你们一定要考上举人、进士的,先给我老婆子考个童生秀才出来就行了。

    瞅瞅你们那抽吧的脸,咋,有条件读书,那是多大的运气呀,咋就你们还不愿意?”

    黄氏向来发号施令惯了,之前是有透露过这些个想法,却没有这么正式地说出来。

    年纪小的娃子们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甚至还露出了期待的表情,可结了婚的,跟做了爷爷的,那表情就很是好看了。

    黄氏根本就不给他们挣扎的机会,

    “行了,老娘我还活得好好的,你们用不着那副哭丧的表情。

    以后咱家女人赚钱养家,你们男人就要负责考功名,撑起门面。

    如果不给老娘考出个功名来,老娘打断你们的腿。

    不过你们暂时还不用去私塾读书,年前这段时间,每天晚上抽出两个时辰跟着你们爹读书,其他的时间给老娘干活儿。

    老大,明天早上,你带上乖囡去镇里找泥瓦匠,到时候该怎么改动门面房,全听乖囡的就好。

    剩下的,女人们在家练习厨艺,男人们去田里把地翻了,把垄沟打好,准备苗圃里的苗长好了,就移栽过去。

    还有,到了九月中再去山谷里,把那些个地瓜秧剪藤回来,栽种在咱家的田里。

    应该也能长出些地瓜来。

    就算是长不出地瓜,地瓜藤也是能吃的,人吃、喂猪都是好的……”

    黄氏一顿操作猛如虎,别的没记住,干活就是了,男人们在没去私塾之前,白天干地里的活儿,晚上要念书。

    女人们,在铺子没开始之前,全员在家学厨艺。

    赵家的女眷们太想能够经济独立了,娘(奶)说是以后每个月都给月钱的。

    厨房的大厨是500文,在前堂支应的每个月300文,负责收钱的账房,每个月400文。

    灶房里打杂的,每个月收入200文,这钱工钱是可以做为私房的。

    已婚的自然要用作私房,不管是各自的小家还是逢年过节回娘家也能有一份体面的礼物。

    赵青依这种待嫁的则想着一定要好好的学会手艺,赚的钱可以攒起来做嫁妆。

    13岁的赵青琳跟10岁的赵青荷则是琢磨着,自己顶多能在灶间里烧个火,洗个碗啥的。

    那赚的钱可以自己买头花,买布料还能买好吃的。

    赵家的女人们干劲儿十足。一个个的都想去灶房当厨子。厨子的月钱高呀。

    黄氏也不说,反正就看着他们之间相互的竞争,努力锻炼厨艺。

    女眷们的厨艺好了,家里的男人们也跟着沾光。一个个的脸上的肉都多了起来。

    赵家的吃食铺子菜单基本是确定了的,就做早餐跟午餐。

    早餐包含包子、面条,水饺、豆浆跟豆腐脑。

    午餐只卖麻辣烫。有辣的、辣的、酸甜口的、咸口的。

    价格方面,只能是按份计算,没办法像后世一样论斤称,毕竟称盘子耍起来不是那么好玩的。

    因为做麻辣烫需要大量的蔬菜,所以全家人每天伺候苗圃伺候得那叫一个精细。

    铺面装修用了不少时间,赵青嫣参照后世的快餐店设计的。

    一个是方便堂食,另外也避免了过多跟顾客的接触。

    还有准备设定一个规矩,就是客人吃过早餐后,要把餐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当赵青嫣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集体表示不认同,

    “这怎么可能,人家是来咱家花钱的,怎么可能还做小二的活计?”

    一项是唯女儿马首是瞻的赵明庚提出了异议。

    赵青嫣浅笑,“规矩都是人定的。

    咱家吃的东西属于快餐的一种,早餐的时候就定做木头的餐盘,麻辣烫就定制专用的大碗。

    客人只要习惯了咱家的用餐规矩,以后就会形成习惯。

    再说,咱家都是女人在店里忙活,若是在大堂里忙活着收拾东西,难免有擦碰,那样就不美了。

    爹你就放心吧,咱家东西好吃。生意肯定不会差的。”

    赵永庚这人的交友圈子比较广,没事儿的时候也能经常听一些个八卦什么的,好的坏的自然都有。

    “青嫣,咱家的吃食,都是别人家没有的,以后会不会有人来跟咱家抢生意,或是强买强卖要咱家的方子呀?”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