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军改


本站公告

    第三百九十章:军改

    营帐中的嬴渊,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军改。

    他喃喃自语的说道:“曹操他们想要军改,是想使大秦国力提升。”

    “朕这一次,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而是在军改上,动一些小手脚,也就是细节上的东西。”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朕这一次,一定能够败国成功!”

    经过屡次的失败之后,他这已经不是在给自己打气了。

    而是在给自己洗脑。

    总是幻想着,能够成功一次。

    随后,他就根据诸葛亮的几条建议,逐步进行修改。

    “他们不是想裁军吗?那朕就裁给他们看,只裁十万,是小打小闹,要裁,就干脆裁三十万!”

    “国库不是有钱吗?朕便将国库里的钱财,取出一大部分,全部用来安置所裁撤之人。”

    “诸葛亮想将军队统一化,朕也如他愿,分出东南西北中五大兵营。”

    “除此之外,朕会让奸臣去担任五大兵营统帅,正好,大秦的五大异姓王,就派上了用场。”

    “光有统帅还不行,朕再封五大将军,协助五王分别管辖五营,这五大将军一职,自然也要用奸臣。”

    “朕看那四征将军就不错,只是,还缺一个人选,担任大将军一职,该用谁呢?”

    嬴渊想到一个人,忽地眼前一亮,继续呢喃道:

    “白起啊,朕怎么将这个人给忘了?虽然朕对于白起知之甚少,是不是奸臣,朕说不准,但绝对可以肯定的是,此人乃是一员悍将!”

    “在前世历史上,如果此人对秦国真的忠心耿耿,那么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白起呢?没准这个人,真的有什么二心?只是历史未曾记载?既如此,那就由白起担任五大将军之一。”

    他对于历史的了解,多见于或是野史,正史是基本没看。

    所以,他压根就没想到,当初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不是因为对方不忠。

    而是因为,白起杀心太大,引得各国不满,且秦国内部,也有一些勋贵,甚至就连百官与宰相等,都看不惯白起。

    更何况,那时的白起,已生退隐之心,不想再执兵事,因此触怒了秦昭襄王。

    以及各种原因。

    致使秦昭襄王,不得不赐死白起。

    然而,人家一听秦昭襄王要赐死他之后,二话不说,便就喝了毒酒或是自裁当场。

    可见其忠心啊!

    但嬴渊不清楚啊!

    于是他就偏执的认为,白起可能是生出了二心的。

    “如此一来,五位统帅以及五大将军,都有人来担任了,他们大部分都是奸臣,一定会给朕的江山带来倾覆性的灾难。”

    “朕已经开始期待了呢,除此之外,朕要将军队士卒的兵饷等,全部提一个档次。”

    “这下一来,国库要是还不空,朕就从泰山上跳下去!”

    嬴渊暗自窃喜着。

    如今,大秦的普通士卒,大概是每个月领饷银一钱银子到两钱银子左右。

    即和平时期一钱,战争时期两钱银子以上。

    至于各国的不同士卒饷银,基本都在四百到八百文区别,这样一对比,秦国给将士们的银子,绝对算是多的了。

    以前嬴渊虽然也提升过将士们的兵饷,但那只是对于某一些部队而已,并未有全面普及实施。

    而此世界大秦采取的银钱制度是,一千文等于一钱银子。

    十钱等于一两白银。

    十两白银等于一金。

    嬴渊略微考虑一番,就决定,将每一位士卒的饷银,提升到四钱银子。

    战争时期就干脆给八钱银子。

    直接翻了个倍。

    就这个军饷,绝对是列国中最贵的,没有之一。

    “只怕光是每个月支给将士的饷银,就够户部喝一壶的吧?用不了多久,怕是国库都会见底了。”

    嬴渊想到这里,就开始乐得合不拢嘴。

    当前,国库总计存银大概在十三亿两白银左右。

    每年大秦的总税收是在三点五亿到四亿两白银区间。

    如果算上晋土的税收,那就直接破五亿了。

    而裁兵三十万,再加上派往武国的五十万大军以及晋土的二十万大军。

    便有百万之巨。

    也就是说,秦国当前内部兵力,大概是有一百七十万左右。

    再加上各地异姓王以及封疆大吏的府兵,林林总总,合计差不多是一百九十万左右。

    这样一来,五大兵营,每一营的兵力,是在三十八万左右。

    光是一营兵力,每个月的粮饷支出,就高达十五万乃至十六万两白银。

    当然,这还是按照普通士卒每月饷银计算的。

    毕竟,一个兵营里,还有偏将、参将乃至什长这样的职务。

    肯定不止十六万两白银。

    就拿二十万两来算。

    五大营合计每月饷银,一百万两白银。

    一年就是近一千二百万两银子的支出。

    战争时期,就是两千四百万两白银左右。

    这对于日益见涨的大秦国库财力来说,压根就不值一提。

    但是嬴渊现在根本就不清楚,国库增长财力有多么恐怖啊。

    所以,支出的这部分将士饷银,以大秦的实力,完全禁得住。

    当然,这还是金银方面的而已。

    除此之外,大军每月所需粮食呢?

    当兵的每日都要经历残酷的训练,所需饭量必然是惊人的。

    还有战争时期,所需的民夫数量,也是非常离谱的。

    这样一来,和平时期,大秦需要支出的军费,每年就可能高达三千万两左右。

    这是包含粮食价格在里面的。

    而战争时期,保守估计,也需六千万两,甚至是一亿两白银。

    可这对于秦国来说,也完全不是事啊!

    于是乎,就在嬴渊沾沾自喜的情况下,将自己所修改的细节,命人快马送到咸阳。

    这个时间。

    嬴渊一直在朱棣夫妇的陪同下,在晋土的边境一带游览。

    就当是散心了。

    而当晋土的百姓,知道秦国的皇帝要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显得很是激动。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

    晋土上京城的某间茶馆里。

    就有那么三五人,在偷偷议论此事:

    “秦帝到来,不知对我等平民百姓,是喜是忧,希望,他能够好好对待我等晋国遗民吧。”

    “能有什么好事?传闻秦国皇帝爱民如子,我看就是屁话,这都那么长时间过去了,咱们也没见到啥好处啊!”

    “话不能这么说,最起码,你每个月需要交给官府的税少了不少吧?据说秦国要给一些贫苦百姓分地呢。”

    “真的假的?这样一来,那些世家勋贵们能答应?秦国怕不是给他们穿一条裤子吧?”

    “唉,咱们这还是晋国的时候,不还是一样?寻思着改朝换代了,日子能好过一点呢。”

    “你们且看着吧,我认为,秦帝的到来,绝对能够我们老百姓带来一些利处,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

    “想我大晋,立国数百载,怎么就输给秦了呢?”

    “好了,这样的话少说,现在,咱们都是秦民!”

    “...”

    有一些人很期待嬴渊的到来。

    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忧心。

    认为秦帝是来搜刮民脂民膏的。

    毕竟,古往今来,哪个大官游行,不得苛刻百姓一番?

    估计秦帝也不例外。

    但毫无疑问,所有人,都想看看,秦帝的到来,能为晋土带来什么。

    -------------------------------------

    七日后。

    从晋土千里加急的书信,传递到了曹操手中。

    他召集百官,在朝殿中,与妲己一同商议此事。

    而妲己这些年,明显是收敛了很多,毕竟,嬴渊已经牢牢把持着朝政。

    她自然可以放心下来。

    再加上,军改一事,她确实有不懂之处,所以就摆出了一副仔细聆听的模样。

    也不插嘴说自己的一些意见。

    曹操看向百官,率先说道:“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将我大秦境内,所有军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兵营,镇守我大秦五个方位。”

    “至于裁军数量,就依陛下所言,暂定为三十万,诸位大臣们,没有意见吧?”

    这是嬴渊的主意,他们肯定没有意见啊。

    而且,五统帅与五大将军的职位任选,都是合情合理的,五统帅有资历,五大将军能带兵练兵。

    没有人说个不字。

    白起论行军作战的经验,已经是稳居朝中名将前列了。

    由他担任五大将军之一的职位,岳飞等人,也是心服口服。

    在一众赞同声音中,曹操开始说起最重要的一件事,

    “陛下在来信中,还说要给将士们涨军费,还有那些被裁掉的士卒,需要大量钱财来妥善安置。”

    “不知户部那边,有没有困难?”

    他乃至百官,都觉得,以大秦当前的财力而言,确实也该给将士们涨涨饷银了。

    所以在他们知道涨军费的事情后,一个个都显得很淡定,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甚至还觉得,这是一件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要是让嬴渊知道他们的心态是这般,估计会怀疑人生。

    毕竟,他觉着,涨到四钱到八钱银子的饷银,已经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了。

    然而,久久不处理朝政,不关心国库有多少钱的他,压根就不清楚,大秦现在多么的有钱。

    就这么说吧,大秦立国这么久,就从来没那么富裕过。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