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蔺相如之死


本站公告

    就此,卫鞅从一介草民,成为大秦的朝中新贵。

    在此之前,他顶多就是一个学业有成的读书人罢了。

    【想当年,曹丞相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却被陛下委以重任。】

    【如今,连我这个几乎没什么资历的人,也都能成为刑部侍郎。】

    【看来,传闻果然不虚,大秦皇帝,用人从不看背景、身份等,而是只重能力。】

    【估计也是因此,才使得秦国人才济济吧!】

    卫鞅不由得感慨起来。

    但说实话,至今为止,嬴渊都很后悔当初突然命曹操为帅这事。

    反正,这在他心里,已经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了。

    当然,这些年,坎很多...

    随后,曹操又向嬴渊说起晋国囤兵于边疆这件事:

    “陛下,以晋国当前的实力,还敢向我秦国挑衅,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臣建议,举重兵,伐晋!”

    话音刚落。

    嬴渊便当即摇头否决,“如今土改刚成,仍需稳定国内矛盾,此时不宜对外用兵。”

    开什么玩笑?

    要真是趁着这个机会,把晋国给灭了。

    那么秦国的实力,岂不更上一层楼了?

    这距离自己昏庸败国的目标,怕是更远了啊!

    闻言,曹操顿时愣了愣神。

    他一度认为是自己听错了。

    如今大秦国力雄厚。

    与各国的冷战,也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每日死去的江湖侠客与密探等,简直数不胜数。

    何不趁着晋国有所动作的时期,一举将晋国覆灭呢?

    还等什么等?

    这让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对于嬴渊的决策,他也不敢反对,于是便就作罢。

    冷战期间,各国兵力倒是没有什么损失。

    但彼此间的江湖人、密探组织等,却是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陛下,我大秦,何须要忍晋国那个小国?”

    最终,曹操将自己的疑惑问出。

    嬴渊不胜其烦道:“晋国只是将军队放在了边疆,又没有对我大秦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为何要伐晋?朕心意已决,此事休要再提!”

    如果曹操建议他伐奉甚至是夏,那么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毕竟,以大秦当前的国力来说,长途跋涉,绝对打不过奉朝。

    至于夏朝那就更不用说了。

    那对于各国来讲,都是一尊庞然大物啊!

    听到嬴渊所言,曹操只好作罢。

    退出大殿后。

    曹操心情无比沉重。

    这些年,他身为大秦丞相,虽然做出过许多功绩。

    可却从未给大秦开疆拓土。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不再为相了,这必然会是一种遗憾。

    卫鞅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丞相还在未不能伐晋一事心忧?”

    晋国的军队,囤聚在了三国接壤处。

    也就是秦、晋、武三国之间。(后续将世界观地图做出发在书评区)

    曹操点了点头,“若本相为帅,至多一年,便可灭晋!”

    卫鞅笑道:“丞相难道没有听懂陛下的意思?”

    曹操眨了眨眼,皱眉道:“此话怎讲?”

    卫鞅道:“陛下说..晋国没有对秦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难道,丞相您还不明白吗?”

    忽地。

    曹操原地一怔。

    旋即意识到了什么,顿时豁然开朗。

    他心中暗想。

    怎么没有细细琢磨陛下的意思呢?

    为何各国会有冷战这样的事情发生?

    是因为,彼此间,都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攻伐的理由。

    倘若师出有名,占据民意,顺天时,所谓的冷战,早就变成‘热战’了。

    陛下常说自己是一位马上皇帝,肯定也是愿意伐晋的。

    只是迫于没有个合适的理由。

    否则,草率伐楚,只怕会给各国落下一个群起而攻的把柄啊!

    本相倒是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详!

    晋国为何突然派兵?

    就是看准了秦国内部,有可能会因土改一事而爆发内乱。

    倘若...

    内乱真的存在了,晋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侵犯大秦,或者是以武国为跳板。

    想到这里。

    曹操瞬间大笑道:“卫鞅,多谢你提醒,本相知道该怎么办了。”

    “晋国不是想看到我大秦内乱,然后无暇他顾么?本相便演一场内乱,给他看!”

    回到政事房,他写信告知燕王朱棣,让其境内兵力,制造一场哗变兵乱。

    然后又命三卫,即锦衣卫,东西二厂,将内乱与土改失败的消息,传出去。

    并且,严格封锁大秦边境,争取在短时间内,不使晋国的一名密探,出入两国。

    当然,面对以假乱真的大戏,即使是晋国的密探,怕也是会被迷住双眼。

    数日后。

    朱棣接到曹操来信,知晓来龙去脉后。

    当即就命令自己麾下的一些悍将,假扮成世家商贾,营造一场假的民变。

    在军队里,也营造了一种骚乱的迹象。

    果不其然。

    在三卫的通力合作下,此事以极速传到了姬重耳的耳朵里。

    晋帝忍不住疯狂大笑,他认为,自己的机会到了。

    于是。

    便就命令扈辄进攻秦国。

    当知兵事的蔺相如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觉困惑,向晋帝作揖道:

    “陛下...老臣建议,此事还是再等一等的好。”

    “如果陛下执意要打,那也应该是打武国才对。”

    闻言,姬重耳冷笑道:“武国?等朕拿下秦国的幽云,自然会腾出手收拾武国!”

    他知道朱棣那边爆发了内乱。

    而且,此刻的朱棣,据说已经方寸大乱。

    向朝廷求援。

    然而却不见援军。

    如此机会,姬重耳怎能放过?肯定是要先打秦国,将朱棣的地盘趁机夺下!

    看到姬重耳态度绝然,蔺相如竟是剧烈的咳嗽了几声,甚至还咳出一大块淤血。

    见状,姬重耳皱眉道:“蔺相,保重身体,朝中的事情,你就暂时莫要掺和了。”

    听到这番话后。

    蔺相如的脑海里,像是想起了晴天霹雳一般,不知所措。

    他只是身体有些不好...

    可是,晋帝却直接让他在家养病...

    那这病,还能好吗?

    或者是说,该好,还是不该好?

    一时间,蔺相如想了很多。

    他又联想起,此前临阵换帅一事,不由得摇了摇头,暗自叹息一声,随后徐徐退出大殿。

    返家途中,他掀开轿子上的帘子,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微微皱起眉头,喃喃说道:

    “陛下啊,老臣是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但是,您又或者我大晋,有没有生病呢?”

    三日后。

    蔺相如在书房郁郁而终。

    临死前,写下了两个人名:

    【李牧、廉颇】

    然而,这在晋帝看来,却是文臣武将私通的铁证。

    不过,他倒也没有追究此事。

    只是心中对李牧与廉颇二人的提防心更重了。

    蔺相如死后不久。

    扈辄那边。

    就开始谋划侵略大秦的计划了。

    毛遂深知,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加重了蔺相如的病情。

    他有些老糊涂了,当了一辈子的官,按理来说,会对国际间的局势,看得比较透彻。

    然而...却难以看透,此时伐秦,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但是蔺相如的死,给了他一个答案。

    那就是,伐秦这件事情,真的做不得。

    不然,蔺相如,就白死了。

    晋国皇宫。

    朝殿前。

    年迈的毛遂,细心地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服,眯着眼,唉声一叹,喃喃道:

    “蔺兄,你我同朝为官数十载,经历了我大晋中兴的时代,也亲眼见到了它的衰落。”

    “如今,大晋病了,而我却非良医,你倒是轻松,摆摆手就走了...”

    “真是...令我好生羡慕啊!”

    随后。

    他步入大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缓缓来到高坐皇位的姬重耳身前,深深作揖道:

    “臣,御史中丞毛遂,有奏禀报。”

    “秦国乃虎狼之邦,国力如日中天,若陛下执意伐秦,终会将晋国带到绝境。”

    “陛下要是不同意撤军,臣今日...”

    说到此处时,毛遂双眼一凝,略显凌厉,继续道:“便就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58xs8.com